前言 课程介绍

前言 课程介绍

按照惯例,第一堂课应该介绍这门课的基本内容,和课程进行的方式。“当代文学史问题”这个课程名称,我去年上课已经用过。但是这学期的内容和过去的不同。为什么不同的课要用相同的名称呢?说起来有点可笑。按学校的规定,不论是给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上的课,都要确定下来,包括课程名称、内容,然后由学校输入电脑。并且规定以后开设新课,要提前写报告申请,得到批准之后,才可以开课。这种办法,对于和现状研究有关的学科,造成了许多障碍。说这是规范化,便于管理。可见“规范”不是什么时候都是好东西。我想出的对付办法,就是以后上课,都用已经登记的课程名称,内容却随时变化。这样,课的“名”和“实”,有的时候就不完全吻合。这次的“当代文学史问题”,同上一次的内容不一样,或者说,大部分的内容不一样,和这些年我开过的“当代文学研究专题”等课程,也有很大的区别。这是需要首先说明的。

这门课,要讨论的是当代文学史研究的现状,当代文学的生成情况,讨论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基本观念和描述方法这样一些问题。因为我为学校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教材在上个月已经出版,所以,在讲的过程中,会联系自己写作中遇到的问题这类经验。教材的写作花了许多时间和力气,结果还是没有写好。实在不是不想写好,能力有限吧。其中一个问题,就像陈平原老师批评的,定位不清楚,介乎教材和个人专著之间。这个问题确实存在。这门课本来是想采用讲授和讨论结合的方式。我讲一点,提出一些问题,读一些书,同学一起讨论,这样收获会大一点。但是,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听课,很意外。现在人这么多,就没办法讨论了,只好还是一个人哇哩哇啦讲下去。“文学史”问题,况且又是“当代”的,这名字听起来就是既枯燥又无味。“当代文学”在现在的学科体制中,又普遍被看作是“没有学问”的。是不是这学期选修课太少了?有一次,我和谢冕老师一起参加中央电大的教材讨论会。讨论的有会计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当代文学等好几门课。讨论会计学等课时,我和谢老师都不敢说话,洗耳恭听。但是,轮到最后讨论当代文学,经济学等的教授们,都争先恐后提意见,从政治方向,到艺术评价。虽然他们开始总会说,我们是外行,说的不一定对。但其实,心里想的可能是:这有什么难的?不就当代文一学吗?会后,我和谢老师都惭愧万分(学生笑)。

我先开一些参考书。其他的参考书,在上课时我还会陆续介绍。[1]

————————————————————

[1] 参考书目改附在本书的最后。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