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谁念秋风独自凉

第一节 独卧文园方病渴,强拈红豆酬卿

“祸兮福所倚”,正在遭遇的一切坏事,都未必只是坏事。

成为举人后,纳兰性德跟随徐乾元潜心钻研学问,翘首以盼会试和殿试,他坚信自己会有金榜题名的那一天。

1673年,纳兰性德踌躇满志地参加了会试,面对“所谓平天下一节。樊迟问知一章,尽其心考一节”这道试题,他信手拈来,下笔如有神。不出意料,他再次中举。接下来就是殿试,如此一来,成功近在咫尺。然而,就在殿试之前,他却患上了寒疾,本只是小病,却因为过度焦虑而酿成了大病。

无奈之下,只好眼睁睁错过殿试,由此失去了由学入仕的机会。可谓造化弄人,凭纳兰性德的学识,考取功名易如反掌,如今却因病耽误了似锦的前程。久卧病床的他,以一首《幸举礼闱以病未与廷试》来排解心中的忧闷:“晓榻茶烟揽鬓丝,万春园里误春期。谁知江上题名日,虚拟兰成射策时。紫陌无游非隔面,玉阶有梦镇愁眉。漳滨强对新红杏,一夜东风感旧知。”

若是没能中举,便是失意,然而连参加的机会都没能把握住,则是失落。一向顺风顺水的他,在人生的重要节点上,却莫名地受挫,这是一种难以弥补的遗憾,既已发生,也只好担下来。

父亲明珠已是武英殿大学士,他自知儿子并非技不如人,便宽慰纳兰性德“吾子年少,其少俟之”,意思是他年纪尚小,大可以等一等。对纳兰性德而言,这次因病错失良机或许会抱憾终身,但他心里也清楚,自己绝对有实力争夺三甲,怀着满腔热血写下了《临江仙·谢饷樱桃》:“绿叶成萌春尽也,守宫偏护星星。留将颜色慰多情。分明千点泪,贮作玉壶冰。独卧文园方病渴,强拈红豆酬卿。感卿珍重报流莺。惜花须自爱,休只为花疼。”

在家中养病的三年中,他依旧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每日与书为伴,博览群书。正是书读得多了,才慢慢察觉到一些问题,他发现前代的书籍流传至今,大部分内容已经不复存在,有些雕版也残破不堪,手抄本也有诸多误笔。他将自己的担忧告诉了徐乾学,得到了老师的认同,徐乾学还特意将自己悉心收藏和校订的书籍借给纳兰性德抄阅,这让他喜出望外。

随着书籍抄阅数量的不断累加,纳兰性德想到将书中有价值的著作加以整理,编辑成一部丛书,这个想法与徐乾学一拍即合。随后,纳兰性德投入四十万两银子,想要尽全力完成此事,徐乾学则广罗书籍,并邀请众多文人参与其中,一同致力于整理工作。有了徐乾学这位良师益友,纳兰性德受其点拨,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书籍目录的初步拟定,其中有书籍140种,多达1792卷。

参与编订的人一致推选纳兰性德为主持人,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他,渐渐忘却了误考的失落。两年的时间中,他与志同道合的众人齐心协力,终于完成了这部巨作,取名为《通志堂经解》。先前,他的藏书室名为“花间草堂”,此后则改名为“通志堂”,以此表明愿与汉族文人携手,一道守护璀璨的文化。

懊悔失意已成过去,在编订《通志堂经解》的过程中,纳兰性德找到了人生新的方向。原本是在养病,但他没有虚度光阴,荒废时光,而是手不释卷,沉浸于无穷尽的学海中,得到的不仅是对宋明理学更高层次的认识,还有《通志堂经解》所带来的美名,他的学识世人皆知,甚至连康熙皇帝都对他另眼相看。

康有为在《江山万里楼词钞序》评价道:“《饮水》《侧帽》,庶几乎清水出芙蓉矣,然杂于宋元焉。”

梁启超在《饮冰室书跋·成容若〈渌水亭杂识〉》中对纳兰性德满是赞扬:“容若小词,直追李主。其刻《通志堂九经解》,为经学家津逮。此书为随手札记之作。其纪地胜摭史实,多有佳趣;偶评政俗人物,见地亦超绝;诗文评益精到,盖有所自得也。卷末论释老,可谓明通。其言曰一家人相聚,只说得一家话,自许英杰,不自知孤陋也,可谓僧儒辟异端者当头一棒。翩翩一浊世公子,有此器识,且出自满洲,岂不异哉!使永其年,恐清儒皆须让此君出一头地也。戊午八月,病中读竟记。”

正是基于对汉族文化的热爱,纳兰性德才得以凭靠自己走出低谷,也正是这不懈努力的三年,他改变了自己的处境,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第二节 紫陌无游非隔面,玉阶有梦镇愁眉

骨子里流淌着的血脉,决定了一个人的血性。

康熙十二年(1673),是纳兰性德命运发生转折的一年,因寒疾发作,他耽误了殿试,从而错失金榜题名的机会,直到三年后,才如愿高中举人。虽说举人这个头衔迟到了三年,但在养病期间,他并没有荒废时光。在老师徐乾学的指导下,他与一众好友致力于编订《通志堂经解》,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

就在纳兰性德潜心编撰《通志堂经解》之时,发生了一件关乎大清存亡的事件——三藩之乱。“三藩”指的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他们共同举兵反清。之所以酿成如今这个局面,就要从清廷入关后说起。当时为了对抗李自成农民军和南明政府,清廷将明朝降官视为可以为己所用的力量,在实现清廷的既定目标后,驻云南的吴三桂、驻广东的尚可喜、驻福建的耿精忠等藩王也逐渐壮大,其中吴三桂势力最为强大,至此,三藩成为可以与中央政府相抗衡的不稳定因素。

康熙十二年(1673)春,出于稳定政权的考虑,康熙皇帝决定撤藩。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年十一月,吴三桂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的口号,直接与朝廷撕破了脸皮,军事斗争一触即发。随后,吴三桂军由云、贵而开进湖南,几乎将湖南全省占为己有,又占据四川,四川官员放弃抵抗,选择投降。此后,又有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湖北、河南等地的汉宫、汉兵和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及部分地区的农民、奴仆纷纷响应。

在湖南,吴三桂沿江布置防御工事,就此不再向北进军。他的停步不前,给康熙皇帝创造了反击条件,康熙皇帝积极调整战略部署,调兵遣将。康熙皇帝将吴三桂锁定为头号打击目标,坚决打击,绝不手软,至于其他应声而动的反叛者,则实行招抚政策,从而达到鼓励吴三桂,分化其力量的目的。不久后,耿精忠、尚之信归顺清廷,剩下吴三桂孤家寡人一个。

康熙十七年(1678),吴三桂在衡州称帝,立国号周,建元昭武,大封诸将。虽然看起来气势还在,但实际上已无力反抗,吴三桂积郁而亡,刚刚建立的政权便交由孙子吴世璠。

康熙二十年(1681)冬,清军直驱云贵省城,吴世璠在绝望中了结了自己的生命。至此,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得以平定下来。三藩之乱结束后,清王朝解决了隐患,统治得到了巩固。

三藩之乱开始后,康熙皇帝运筹帷幄,决心南下剿灭叛军,此时的纳兰性德已高中举人,他在第一时间上书康熙皇帝,主动请求加入平定叛军的队伍。他虽然以文采闻名于世,但他同样也是满族后代,精于骑射,有尚武精神。他始终在关注着这场战乱,他知道战乱能否被顺利平定,关乎大清的生死存亡,他愿意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对于纳兰性德赤诚的爱国之心,康熙皇帝感到欣慰,却没有应允他出征的请求。父亲明珠的态度比康熙皇帝还要坚决,他极力反对儿子征战沙场。作为兵部尚书,他太清楚战场的残酷,刀剑无眼,性命堪忧。纳兰性德是明珠的长子,是纳兰家的希望,他用不着上战场立战功,单凭科举考试就能步入仕途,他的前程似锦,做父亲的岂能眼睁睁看着他用生命去冒险。

皇帝不肯,父亲也不肯,纳兰性德无法如愿披挂上阵,却始终关注着战争局势。与此同时,他不忘继续考古读经,并将正在发生的这场战乱作为分析对象,分析了战乱爆发的原因、战乱前后的经验教训,以及他对平定叛乱的所思所想。平日里,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他听说了不少奇闻逸事,听过之后还会详细记录下来。

康熙十五年(1676),纳兰性德将这几年来积累的笔记整理编辑,按照分类集结成册,取名为《渌水亭杂识》。渌水亭,是纳兰性德在京郊所修建的别墅,因其向往宁静淡泊的生活,所以取名为渌水亭。正是在这里,他与众多朋友吟诗作赋,把酒言欢,渌水亭也因此成为纳兰性德暂避烦忧的地方。因为那些笔记就是在这里完成的,所以便将这本笔记式的书册取名为《渌水亭杂识》。

第三节 恬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人们对纳兰性德的关注点,往往局限于他凄丽婉转的词作上,以及他波折的感情经历,世人大多将他的形象固定在浪漫词人、多情书生上,这些自然都没有错,的确是纳兰性德的特质,但除了人们熟知的这一面,他还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渌水亭杂识》,就是探究纳兰性德其他面的工具。

《渌水亭杂识》类似于读书笔记,他将所思所想详细地记录在其中,人们可以由此领略他不同于词人的风采。对于当时正在进行的“三藩之乱”,他联系平日里读过的史书,得出了许多个人感悟,尤其是关于历史的更替和对当今政治的看法和意见,展现出他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的理想抱负、远大追求,皆可以在这本杂记中找到印证。

以文采见长,又多是凄清的文风,这只是纳兰性德的一面而已,并非他全部的人格,所以《渌水亭杂识》对于全面了解纳兰性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渌水亭杂识》是他平日里的随笔,或是片刻的所思所想,或是沉思许久之后得出的结论,每篇文章的篇幅都不长,各篇之间不存在确切的关联,这些随笔不在乎文采,而着重于思想感悟。与《侧帽集》《饮水词》相比,《渌水亭杂识》多是写给自己看的,是他多年来心路历程的记录。因为没能如愿参加平定叛乱,他心有遗憾,只好将无法派上用场的想法倾泻在纸上。

《渌水亭杂识》在刊印之初,鲜有人留意,人们更愿意去关注他的词集。但《渌水亭杂识》的地位并不会因为少有人关注而有所降低,它绝非可有可无,正是凭借这本杂记,后世人才得以领略纳兰性德内心世界的全貌。他既是英俊潇洒的才子,也是对国家和民族怀有一颗赤诚之心的爱国青年。

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弥漫着因爱而产生的感伤,点点滴滴皆是不可言说的苦楚。但除此之外,他还有满腔热血,有凌云壮志,他有勇有谋,不只有文采。

纳兰性德的词作,确实能够反映出他的思想与情感,但单凭词作尚且无法了解他的全部。若是仅仅侧重于他的词,能够看到的无非是他关于感情的诉求,若是仔细品读《渌水亭杂识》,就会发现之前对他的了解过于片面。

纳兰词多给人凄婉悲凉之感,让人不由得想到他消沉低落的模样;但在《渌水亭杂识》中,处处体现着他积极追求理想的昂扬进取,他的心中不是只有男女之爱,也有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他在关注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在注视着这个国家的发展。他对治国之策有自己的见解,对社会各方面存在的弊端也有清醒的认识,此时的纳兰性德,不再是垂头丧气、郁郁寡欢,相反,他意气风发,神采飞扬。

《渌水亭杂识》中,还有部分关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介绍,让人印象深刻。中国文明源远流长,曾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欧洲在地理大发现之后,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并没有用多长时间便超过了中国。十六世纪下半叶,徐光启等人开始将西方学术引入中国,但对此感兴趣的人却寥寥无几,大多数知识分子仍沉迷于书籍。纳兰性德对考古读经有着近乎狂热的痴迷,但他并不排斥西方学术知识,不但加以关注,更是颇感兴趣,带着好奇心去了解中国所没有的技术。

对于可以促进生产发展的西方机械,他有着极高的求知欲,详细介绍了灌溉农田的两种水车,在中国首次介绍了真空吸引原理的抽水装置。他还介绍了“龙尾车”:“中国用橘棒大费人力。西人有龙尾车,妙绝。其制用一木柱,径六七寸,分八分,橘囊如螺旋者围于柱外,斜置水中而转之,水被诱,则上行而登田。又以风车转之,则数百亩田之水一人足以致之。”虽是随笔杂记,但可见其认真严谨的态度。

知道西方机械“大有益于农事”,所以迫切希望在中国的土地上,也能借助这些先进的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他认为:“苟得百金,鸿工尼材,必相仿效。通行天下,为利无穷。”除了风花雪月,他也在密切关注着百姓生活,他希望能够了解更多西学,从而获取推动中国进步的技术和知识。在保守派看来,西方技术不过是“奇技淫巧”,他们蔑视其作用,但纳兰性德不同,他接纳新的技术,并希望在中国能够加以推广。

在《渌水亭杂识》中,还有关于西方的武器、医药、天文、历法的介绍,虽说只是稍加了解,但他仍悉心记录下来。

第四节 一样花开一千年,独看沧海化桑田

任何人都不只有一面,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评判一个人。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与纳兰性德同属一个时代,还曾一起共事多年,有深厚的交情,而且他们的父辈也是如此。同时,纳兰家与曹家皆是达官显贵,家世相仿,与《红楼梦》中显赫的贾府如出一辙,有些红学研究者认为也许纳兰性德就是贾宝玉的原型。

实际上,这样认为或许是因为对纳兰性德没有全面而完整的认识,家境出身虽有相似之处,但纳兰性德绝非贾宝玉。

《渌水亭杂识》是纳兰性德的随笔杂记,记录着他的所思所想。与人们熟悉的那个纳兰性德不同,在这本杂记中,他抛开了词人的身份和气质,完全展示出另一个自己。

贾宝玉生在显赫的贾府,自幼与莺莺燕燕一起成长,对读书习文提不起一丝兴趣,但凡听到“仕途经济”便会感到无聊,而纳兰性德与之正好相反,他对社会政治经济极为关注,并积极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吟诗作词自然不必多说,他的文采天下闻名,但同时他通过博览群书,积淀下丰富的学识,与好友一起编订了《通志堂经解》,单就这一项博学,也是贾宝玉无法比拟的。

人人皆知纳兰性德多愁善感,对爱情忠贞,对友情坦诚,这样的他总给人留下柔弱书生的印象。他的词作多显露低沉落寞的情绪,有悲凉之感,人们便以为他是一个只懂风花雪月的多情词人。实则不然,在感情的世界之外,他对万事万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极强,他所探索的世界没有局限,但凡能够触及到的新事物,他都有心一探究竟。

平日里,常见的是他对于感情的感叹,但在《渌水亭杂识》中,他对历史变迁、王朝兴亡有深刻的认识,同样是感慨,却多了几分厚重。

纵观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时期,中央对人才缺乏有效的利用,所以导致朱温等割据势力先下手为强,将人才收归己用。对此,他认为清王朝的情况也是如此,能够平定“三藩之乱”,就在于对人才的网罗是否能快人一步。他的这番见解立足于现实,对统治阶级极具参考价值。自从清兵入关以来,民族压迫政策始终限制着汉族知识分子的发展,他们的才能被埋没,根本找不到施展之地。

人才是国家兴盛衰败的根本之所在,不但要解除压迫,还要人尽其才,给汉族文化精英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清王朝若想长盛不衰,仅靠少数满洲贵族是难以维持下去的,人才是一个国家最为宝贵的财富。纳兰性德对明朝状元康海被罢官的事感到遗憾,明明是一位社稷栋梁之材,却因一个微不足道的理由失去了为国效力的机会,国家也因此失去了一个人才。怀才不遇,是知识分子最大的遗憾,也是一个国家的遗憾。

一代女皇武则天是纳兰性德极为推崇的人,当年,骆宾王为徐敬业起草讨伐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看过后,不但没有动怒,反而认为骆宾王如此有才,却没能为朝廷所用,是宰相的过失,实在是很可惜。对此,纳兰性德感叹道:“足以令才士心死。”女皇武则天对人才的态度,正是他希望清朝统治者能够效仿的地方,若是能够得以重用,他必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国家、人民献上自己的全部。

在《渌水亭杂识》中,有这样一段感悟:“史记乌氏保用谷量牛马,秦始皇令比封君,与朝请。巴寡妇用财防身,为筑女怀清台:此用礼安富遗意,亦秦致富强之本教也。后世动破坏富家,诡云强干弱枝之计者,亦暴秦之不如矣。”

其意为,历史记载,乌氏保的牛马多得要用谷子来计算,秦始皇为表彰他,便对他封官晋爵。巴寡妇用钱财来防身,为了赞扬她,朝廷为她修筑了女怀清台。纳兰性德认为,这都是用礼教来安抚富人的表现,也是秦朝富强的原因。然而后代各朝却是在不断破坏富家,虽然声称是强干弱枝的政策,但其实连暴秦都比不上。

纳兰性德大力赞扬秦朝“以礼安富”的政策,并认为这是国家强盛繁荣的根本。当时,统治阶级对富家多加打击,在他看来尤为不妥,不但起不到富国安民的作用,反而会破坏社会经济的发展。

纳兰性德一生之中充满了矛盾,他向往恬淡清幽的生活,对御前侍卫这份工作满是烦恼,尽管如此,他对待工作依然一丝不苟,忠于国家、忠于皇帝,心有不满却没有丝毫懈怠。

在《饮水词》《侧帽集》中,有他清心寡欲,试图抛开世俗的一面;在《渌水亭杂识》中,也有对矢忠王事、恪尽臣事之人的赞赏,贤臣名将耿弇与李道宗是他的榜样,对王衍、刘散等丧节背君的小人,他深表不齿。

他对报效国家有强烈的渴望,这是贾宝玉所没有的。单凭这一点,他与贾宝玉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拥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

在老师徐乾学眼中,自己这个满腹才华的学生,最看重的是经国济世之学,男欢女爱只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考虑到父亲明珠在官场树敌众多,为了避免被他的对手抓住把柄,以此陷害父亲,除了知己好友外,他在人前常是沉默以对,有意避开谈论世事。但不说只言片语,不代表漠不关心。

与好友欢聚时,都是贴心的人,大可以高谈阔论,就国家大事畅所欲言,没有任何束缚,纳兰性德常是语惊四座,让一众好友颇受启发。在正确的时间,抒发自己的感想,是一种难得的修养。此时的他,更是不同于只爱与姐姐妹妹在一起嬉笑打闹的贾宝玉。

热爱他的词作,只是认识了一半的他,不妨读些他的著述,这样才能全面地了解他,不至于有片面的认识。或许,他并不在意人们对他的某些误解,毕竟词作也是他的心头好,能以此扬名于天下,也是一种荣耀。不过,若是能对他了解得更多,会对他又多几分崇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