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漂泊生涯 辗转各地
1
上文所过,丁聪在龚之方的劝说下,与之一同逃往香港。在这艘载着他们奔往香港的“阿拉斯密”号上聚集了诸多艺术家。丁聪遇到了许多熟人,包括儿童影星陈娟娟、著名电影导演蔡楚生等。背井离乡让丁聪无限感慨,他静下心来,凭栏远眺,看着蔚蓝色的大海,却不知自己的前途在何处,顿觉自己有如迷途羔羊,难免焦虑、彷徨。
可谓天无绝人之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丁聪竟在船上巧遇了前往香港的《良友》画报老板余汉生。余汉生告诉他,《良友》早已迁往香港,而原先的总编辑马国亮也已被派去香港继续筹备出版刊物,余汉生邀请丁聪继续为他工作。受到余汉生的热情邀约,丁聪的心终于感觉到了踏实。踏上异地后,他顺利找到了马国亮,重新回到《良友》,继续担任画报编辑职业,解决了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燃眉之急。离家时过于匆忙,如若不是这样的一番巧遇,丁聪真的不敢想象自己在香港的生活会怎么样。《良友》的封面在上海时和现在的时尚杂志并无两样,都是影星、美女,但抗战后,它在进步人士手中成了一本爱国刊物,封面上都是八路军将领。不难想象,这样一本颇有影响的刊物的封面在群众中流传,会带来怎样的宣传效应,起到怎样的思想熏染作用!
相对于上海而言,香港是一个更加自由的天地,因为它是个自由港,只要不触犯英国政府,任何活动都可以开展。学士台是一片建筑在山上的居住区,丁聪初到香港就在那里落脚。在香港,丁聪的朋友圈子得到了重建,有很多是原来在上海的旧识,还有不少到香港以后的新知,如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翻译家的冯亦代,在《星岛日报》文艺副刊《星座》做编辑的诗人戴望舒,还有另一份《星岛日报》的主编金仲华……大多都是文化人士。身处异乡,又都是进步人士,他们虽偶尔见面,但相谈甚欢,说的都是抗战形势、文艺创作、编辑工作等,十分投缘。
没过多久,叶浅予的到来打破了丁聪原本看似平淡的生活。在上海时,丁聪只敢远远地看着这位“叶家叔叔”,因为在小丁聪的眼里,爸爸的这位朋友实在太有才了,是个年轻轻就成名的大画家,他的《王先生》在上海是家喻户晓的。但如今共同的流亡生活却将他们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从此开始了患难与共的生活之路。
1938年,叶浅予特地从抗战的第一线武汉来到香港。他把从日本战俘那里收集到的一沓照片拿给丁聪看,那一幅幅血淋淋的场面激起了丁聪的满腔义愤。一壶清茶、几包香烟,伴着他们度过了那个不眠之夜。彻夜的交谈,叶浅予说出了此行的主要目的:请丁聪帮忙将那些照片编成漫画,配上文字说明。这就是著名的《日寇暴行实录》。在香港,没有国民政府的干涉,共产党的行动比较自如。丁聪欣然领命,在一幅幅白布面前,不知疲倦地投入到了抗战漫画的创作之中,饱受苦难的同胞们在他的笔下一一展现出来。他们组织外地到香港的漫画家和本地漫画家制作了大幅大幅的布面宣传画,还组织了一个个的抗战宣传展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定义在他们的心中愈发明确。在中央电影院楼下宽敞的大厅里,画展隆重开幕,观众在一幅幅宣传画中逼真地看到了日军的残酷暴行,也目睹了爱国军民抗日救亡的感人事迹。在画布上作画,使小丁的素描功力得到了充分展现,观众在那些尖锐泼辣、针砭时弊的众多漫画中,一次次地看到了“小丁”的名字。
画展期间,迎来了一位贵客——宋庆龄女士,正在香港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廖承志一起开展工作的她,特地前来参观。在《流亡图》前,她默默地驻足,久久欣赏着,眉宇间流露出了内心的痛楚。在吴琼所著的《大师小丁》中,如此描述这幅精彩的作品:表现的是三个流离失所的难民形象,他们的家园被侵占被焚毁,侵略者的刺刀把他们逼上逃亡之路,他们一身疲惫精神呆滞,漫漫远方只有莽莽的原野,何处是家乡呢?那位上点年纪的妇女紧紧搂着怀中的孩子,不知所措地望着走过的路,为什么失去土地,失去赖以生存的茅屋,她不懂,只能以一脸的茫然、一脸的凄苦面对阴霾的天。在她的身后,一个中年男子悲愁地窥视着四周,也可能他想从身边经过的同胞那里打听到何方是安乐净土,可以安身立命,然而手中的瓦罐提篮他早已感到过于沉重,他渴望人的帮助。画面中最右侧的人虽然是背影,但却表现得最为出色,我们判断不出他的年龄,但他那沾满泥土的裤脚、牵着毛驴的动作以及凝望远方的身姿,说明他是个还胜得长途跋涉之苦的中年人,他劳作的空间应该是农田是山野,他的毛驴应该是他忠实而勤劳的助手。可是现在他不知所归,他携妻带子,流落荒野,但他不甘屈从,他在倔强地寻找出路,他在屏息凝想,在用力探求,他希望以自己的强壮,保护弱小的妻儿,但是这一切又是谁造成的呢?这些忠厚老实的庄稼人为什么离开土地遭此命运?日本鬼子为什么侵略我们的家园?我们为什么遭受外强欺凌?这些不明的冤屈都通过这个背影展现出来。画面上的场景,刺痛了宋庆龄这位伟大女性的心!随后,宋庆龄女士要求买下这幅画。她说:“这幅作品很适宜印成招贴画,‘保卫中国同盟’正需要它。”毫无疑问,孙夫人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在这幅《流亡图》中,丁聪浇铸了大量的心血,能得到孙夫人如此高的评价,丁聪很自豪,也明白他的事业、他的生命,将与祖国和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需要用手中的笔,更要用心灵去创作。
因图结缘,孙夫人还专门请丁聪等人到她家做客,并且把他推荐给她的朋友们。在日益高涨的抗日斗争中,丁聪结识了廖承志、潘汉年等共产党人,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与支持下,投身于追求光明与进步的事业。
可是,在日复一日繁忙的创作中,丁聪遇到了新的烦恼与苦闷。香港在当时可谓孤岛,在英国人的管辖之下,看不到炮火硝烟,也听不到狂轰滥炸,他的“抗日救亡”漫画题材,往往不得不靠别人提供的一组组照片或是抗战电影来提供素材,更有甚者,是从义演、义卖、捐款等各种支援抗战的活动中汲取素材进行创作,但终归觉得没有生活的真实感受,往往倍感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一次,丁聪应邀为金仲华先生主编的《星岛晚报》创作一套“连环画”,每晚四幅。于是,丁聪创作了他著名的《小朱从军记》,以一个一心一意想去前线打鬼子的青年为主人公。他借助“梦境”表现小朱从军,以弥补自己生活感受的欠缺。与这之前的《流民图》不同的是,小丁在《小朱从军记》里欲表达的并非同情,而是不屑与讽刺,而且他讽刺的对象却不是官僚与敌军,而是同样遭受战争苦难的普通大众。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幅连环漫画表现的是很多年轻的壮劳力故意装聋装跛,以逃脱兵役。画面采用的是现在也很流行的四格漫画形式,纯黑白,笔画并不多,其中画龙点睛的是挤在画框周围的几行小字,不同人的声音可作讲解之语。前四格的标题是“思想腐化,装聋学跛”,每格上分别写着这样的文字:
1)——怎么本地的壮丁训练人数这样少?
——本乡居民头脑顽固,以为兵不是好男当的,都推病逃避。
2)让我去替你调查一下。
3)你有两个年龄及格的儿子,为什么不给他们去接受训练?
4)一个是聋子,一个是跛子。后面四格的标题是“警报一声,原形毕现”,和文字说明一起鲜明地体现了画家的匠心:1)呜呜呜,爸爸,你听到吗?警报中……
2)快点逃到防空洞中呀。
3)聋子会听到警报声……跛子赛“逃”第一,怎说残疾?
4)做国民的责任岂可随便推卸,快去壮丁训练队报到。显然,丁聪对烽火连天中的国民的观察很仔细,讽刺也就很到位。
但是,他在画到一百套时,终于因为没有生活素材而自动停下了画笔。艺术来源于生活,他决定走出香港,到内地去,亲自投身于抗日烽火。
1939年初,丁聪与电影导演郑应时、漫画家陆志庠准备结伴乘车北上,去往战火纷飞的重庆。正巧,为筹备《救亡日报》经费而由桂林来香港,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的夏衍也要重返内地,为丁聪即将开始的颠沛流离的旅途增添了一位不可多得的引路人——这是后话。怀着对漫画题材的无限憧憬,丁聪开始了他的内地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