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投笔从戎
王士珍从九岁开始入塾读书,十七岁投笔从戎,有八年的求学时间。从军,是王士珍迫于家境窘困做出的无奈选择,初衷只是养家糊口,讵料却成就了一代英豪。倘若没有当初弃文从军的壮举,也许就不会有后来叱咤军政两界的王士珍了。
无奈投军
在王士珍读书的年代,走科举之路方是读书人的正途。太平天国起义已被朝廷扑灭,“同治中兴”的局面方兴未艾,外敌的威胁虽然日趋严重,但尚未引起读书人的神经紧张。康有为“公车上书”,士子干预朝政还在十多年以后。恪守祖训的刘太夫人怎么会舍得让王士珍抛却读书路,转而吃粮当兵呢?这其中实在有不得已的苦衷。
刘太夫人和丁太夫人两位寡母,靠着微薄的收入供养王士珍读书,赔累多多。年龄稍长、已谙世事的王士珍不忍看着两位母亲为自己操劳,而谋养家糊口的途径。“士珍年十六,因家贫读书不能养亲,反为亲累,辄欲改图投笔从戎,冀得饷糈以奉菽水。先妣恐堕书香不许,士珍请兼习,始诺。复为延名师习弓马,投入正定镇标。练习两军藉饷糈以赡家,先妣窘况始稍减”。对嗣子期望甚殷的刘太夫人自然不愿王士珍荒废学业,士珍只好请求嗣母,允其读书学习之余兼习弓马,这才迈出从军的第一步。
“年十六习弓马,次年考入正定镇标,是为公从戎之始。”习弓马,只是从军的预备阶段,十七岁入正定镇标才是当兵的开始。尚秉和用一个“考”字,似乎在提醒我们,王士珍到正定镇当兵,是应考而至。
不过,有的回忆文字中讲到,王士珍投正定镇总兵叶志超,是通过他姨夫王辰的介绍。王辰在叶志超手下当文书,“1878年(光绪四年),王士珍十八岁,由王辰介绍,给叶当差,后充当卫兵”。这段文字有两处值得质疑,一是说王士珍十八岁入军营,显然与尚秉和及王士珍本人的说法不相符,系记忆有误所致;二是说王辰是王士珍的姨夫,那一定是刘太夫人或丁太夫人姊妹的丈夫,可没有谁特意交代过王辰的情况,自然他为王士珍介绍的真实性要打一些折扣了。有此两处疑点,我们不好判定王士珍究竟通过什么途径进入正定镇标的。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王士珍当兵后很快得到叶志超的赏识,才会有推荐他进入北洋武备学堂深造的因缘。进入北洋武备学堂,是王士珍一生事业的原始起点,没有那段经历,王士珍的人生也不会那么精彩。
这里还要说一说叶志超这个人。叶志超(?—1901年),字曙青,安徽合肥人。早年以淮军末弁从刘铭传镇压捻军起义,积功至总兵。赐号额图浑巴图鲁。捻军失败后,得李鸿章赏识,留北洋。光绪初,署正定镇总兵,率练军守新城,为大沽后路。后移防山海关。光绪十五年(1889年),擢直隶提督。十七年(1891年),奉檄率军镇压热河金丹道教,杀教首李国珍。事平,赏黄马褂、世职。王士珍在叶志超手下服役的时间比较长,也经历了一些阵仗,但他并没有取得太多的实惠。叶志超对王士珍个人成长帮助最大的,就是推荐他入北洋武备学堂学习。
真假王士珍
王士珍进入北洋武备学堂,还有一段历史公案,即真假王士珍的问题。陶菊隐一直认定王士珍是假冒的,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一册里,他写道:“聂士成编练武卫新军时,曾向朝阳镇总兵杨瑞生(杨度的伯父)调用军事人才,杨总兵开了一张保单,有个守备王士珍在内。王士珍因老告退回籍,而保单又已送了出去,杨总兵就叫一个姓王的马弁冒名顶替到武卫新军,不久又由武卫新军选送到武备学堂肄业三年。他曾经参加甲午年中日战争,战后跟随聂士成驻军芦台。他后来一直冒用王士珍的名字。那个真王士珍却因年老失业,晚年在湘潭杨瑞生家做烧饭司务。”
依照陶菊隐的说法,进入北洋武备学堂学习的那个王士珍铁定是假的,而真王士珍晚年穷困潦倒。在其他文章里,陶菊隐更把所谓真王士珍的晚年写得有声有色:“曾任守备之真正王士珍于解职还乡后,贫无以自存,佣于湘潭杨家,终其身不改。人问之曰:‘子之化身已贵显矣,子盍往求之,必得当。’其人微笑不答。”那么,为什么会有一个假的王士珍来顶替真王士珍呢?陶菊隐交代说:“湘潭杨瑞生军门为朝阳镇总兵时,王士珍隶麾下为马弁,勤勉得主人欢。会聂士成训练武卫新军,向杨求将才,杨推彀多人,王亦预焉。士珍非其本名,以位卑不足当选,有守备王士珍乞退,遂命顶名以进。”就是说,假王士珍早年曾是杨瑞生的马弁,因为机灵勤快受到主人赏识,遂保荐其入北洋武备学堂。这个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陶菊隐却没有交代假王士珍的真实身份,仅以一句“士珍非其本名”搪塞过去,显然不具有说服力。再者,陶菊隐没有给出假王士珍说法的来源,更令后人难以相信。为王士珍作行状的尚秉和根本未提到过王士珍给杨瑞生当马弁的事,王士珍自己也说从军开始就在正定镇标,跟随叶志超。既然王士珍从未跟随杨瑞生当马弁,杨瑞生将其推荐给聂士成的说法便无法成立。再有,聂士成训练武卫新军是在王士珍小站练兵出名以后,怎会向杨瑞生借调王士珍呢?
但王士珍是否冒名进入北洋武备学堂的呢?常年从事王士珍研究的王发敬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光绪十一年(1885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天津建立武备学堂,从各军中选调中下级军官,集训深造。叶志超部下有一个叫王士珍的福建籍军官被选入册,临近入学堂时,王士珍不辞而别,于是就让王士珍顶替了福建籍的王士珍进入天津武备学堂。”叶志超的部下竟然有两个同名同姓的王士珍,也够奇怪的,可谁也无法否认后来成为民国总理的王士珍确有其人。这个历史公案,我们就暂时存疑吧,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我们对王士珍事迹的追述。
- 王士珍:《清诰命一品夫人先妣刘太夫人事略》,《正定王氏双节永慕录》。
- 尚秉和:《德威上将军正定王公行状》。
- 文斐编:《我所知道的“北洋三杰”》,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729—12730页。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一册,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26—27页。
- 陶菊隐:《政海轶闻》,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 陶菊隐:《政海轶闻》,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 聂士成(?—1900),安徽合肥人。以镇压捻军和太平军起家,积功累迁至副将、总兵、提督。1884年,率军渡海赴台,参加抗法战争。1900年,在抵抗八国联军的战斗中以身殉国。
- 王发敬:《德威上将军王士珍》,《正定文史资料》第五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