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冯秉诠教授的道路》

读《冯秉诠教授的道路》

——纪念两位挚友之一

从抽屉捡得未刊文稿二篇,一篇的题目是《〈冯秉诠教授的道路〉读后感》,另一篇是《〈丁则良文集〉序》。重读一遍之后,感觉到文中的感情,虽经岁月蹉跎,并没有磨损,而文章里边的材料今天看来,也仍然有用,因此交给杂志发表,就正于读者。

《冯秉诠教授的道路》,姚树华著,华南工学院出版社1987年11月出版,印数六千册。这篇读后感原来是应作者的邀约而写的,后来不知什么缘故,作者与我失去了联系,所以就搁在抽屉里,一直没有发表。我1989年赴美时曾把此书在冯公的好友戴振铎、施于民诸位先生当中传观,他们都很受感动,复制珍藏。我看此书不妨把“荣衰录”性质的部分删掉,加以重印,是很好的“科教兴国”的教材。秉诠是华南工学院无线电系的名教授,秉诠的夫人高兆兰是中山大学物理系的名教授,曾任人大常委,现在广州颐养天年。

我与秉诠同志从1940年起,论交四十年,友谊甚笃。但由于专业相去很远,工作地点又天南地北,解放后三十多年来,关于他的贡献和遭遇知之甚少。1980年他逝世时,我在当时处境下,不可能收到讣告。是我的在清华学习无线电的儿子,拿来一张广东出的报纸,我边流泪边读了那整版的报道。读完后立即跑去通知我们共同的好友北大哲学系教授任华同志。他高度近视,加之久病,不能阅读。我为他又重读了一遍,两人黯然神伤,唏嘘不能自已,同时也才粗粗了解“冯公”(当年哈佛中国同学中不论长幼,都戏以公相呼)回国后的工作与贡献。现在读到姚树华的《冯秉诠教授的道路》,才真正较全面、较深入地认识了这位老朋友。作者不仅如实而生动地描述了冯公的一生,更难得的是笔锋常带感情。书中说:“他是直到古稀之年还盛开着鲜艳花朵的一棵参天的红棉树,他达到了学识、人格和胆略的高度和谐。在他的身上,显示了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坚贞情操和浩然正气。”我想,凡是读了这本小传的人,都会对此评价表示首肯。这又说明作者充沛的感情是有理智做基础的,他对秉诠同志这样的评价是站得住的。作为冯公的老友,同时也作为一个来自旧社会的老知识分子,我读完此书后由衷地感谢秉诠同志有幸遇到的伯乐(这大约也是他始终愿意留在广东的原因之一),由衷地感谢讴歌冯秉诠这样老知识分子所走道路的本书作者!

书中讲到秉诠同志任哈佛大学中国学生会主席,这也是我和他在哈佛熟悉起来的契机之一。回想史无前例的大灾难中,关于旧社会许多事都茫无所知的红卫兵们,对于解放前的任何一个“组织”都投以怀疑甚至敌视的眼光,要从其中嗅出什么反动政治的气味,要查出担任职务的成员是否有反动政治背景。哈佛大学中国学生会这个组织当然也逃不脱。不过,一而再,再而三的“交代”,倒促使我回忆总结了一下。哈佛大学中国学生会是一般学生组织,而被选担任职务的条件,可以归纳成三条——为人正派、功课好、群众关系好,如此而已。当时一般头年任文书者,次年总被选为主席,现在记忆所及,我当文书时的主席是现在台湾的刘毓棠先生;我任主席时,冯公任文书;次年冯公选为主席,现在武汉大学的吴于廑同志任文书;次年吴公也选为主席,而文书是现在南开大学的高振衡同志;后来高公也当选主席。如今冯公去矣,我们后死者决不能愧对亡友,正如周培源老教授题词所说,定要以冯公为楷模。

书中讲到秉诠同志在“文革”的非人遭遇下,既诚心诚意接受改造,又坦率耿直不做任何违心之谈。此点我也深有体会。“文革”中由于我错误地介入派性斗争,一派的红卫兵到各地搜集我的“反动历史罪证”。他们根据抗战期间教过美军日语和认识哈佛大学费正清教授两点,迫使冯公写材料证明我是美国特务。冯公的回答是:“周一良不是美国特务!如果他是美国特务,我们都是美国特务!”

书中讲到秉诠同志政治上、工作上严肃认真之外,还有日常生活中随和幽默的一面,这方面我可以补充一点。他与高兆兰同志都非基督徒,而结婚是在教堂举行的,这是入乡随俗,也是当时中国留学生正式婚礼的惯例。西方风俗新娘须有男家长一人陪同进入礼堂,并由他表示将新娘嫁给某某。记得兆兰同志是由她在岭南时的导师、一位美国老教授担任了这个角色。他们新婚燕尔时,戏仿欧洲方式早晨未起床时用早餐。两人约定,轮流由一人先起床准备,给另一人送到床边。当时同学中传为美谈,也是冯公男女平等和生活风趣的表现。

最后,想指出两点不妥之处。1.第七七页说陈寅恪先生飞到广州后“准备再去香港”,不确。陈先生从无赴香港的打算,而是与陈序经先生联系到岭南大学的,见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第一三三页。2.常迵教授的名字两处误为迥。

1987年12月29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