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投入

文化的投入

有投入才能有产出,这是一条最原始的经济规律。这条规律不仅适用于物质生产,对精神文明建设同样适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上海国际电视节取得了成功,成功的标志之一是参展影片的品位较高,受到观众的欢迎。它说明上海观众对电视艺术的欣赏品位也在提高,显然,这是一种文化投入的结果。没有几届电视节,没有一些海内外优秀影片的参赛,没有具有权威的评委对优秀作品的评论,上海观众对电视艺术的欣赏水平的提高就绝不会这么快。

可惜,文化的投入与产出的道理并没有为所有的人所充分认识。比较一下物质生产的投入,文化的投入简直微不足道。上海要想在世界竞争的舞台上挣得一块立足之地,除必须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外,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同样是不可缺少的条件。而这就需要有文化的投入。

说起文化的投入,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教育、文化事业的资金及有关设施的建设。其实,文化的投入,含义是非常广泛的。造几幢校舍,建几个图书馆,固然是一种投入,城市雕塑、公共阅报栏何尝不是文化的投入?!花展、影展、书展又何尝不是文化的投入?!而像北京亚运会、上海电视节,乃至前不久轰动一时的自贡灯会,更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文化投入。从宏观上看,这类投入不仅对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有利,而且将对民族的文化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微观上看,一些有明确主题、专业性较强的文化盛事,对某一专题文化也是一种促进,是推动某一专题文化向更高层次跃进的催化剂。

文化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不像经济那样,呈现为物质财富的增长,而是表现在精神上、素养上,所以它是无形的,即使像亚运会、电视节,体现在文化上的效益,也绝不是短期内可以一目了然的。这往往使那些急功近利的人感到不耐烦,因为他们希望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这正是文化投入的大忌。文化的普及与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渗透和积累,不可能像造房子那样,砌多少砖,就能建几层房。所以,搞文化事业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整个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有了这样的眼光,才舍得在文化上投入,才不会被一时的物质利益所蒙蔽。

(原载于《文汇报》1990年12月6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