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参与莱茵报

第八节 参与莱茵报

解说:尽管整个四月份马克思由于繁杂的外务几乎不能进行写作,[172]但他还是给《莱茵报》寄去了文章。

我给《莱茵报》寄去了一篇关于我们最近莱茵省议会的长文章,文章有一个对《普鲁士国家报》的讽刺性引言。由于对出版问题的辩论,我又重新回到书报检查和出版自由的问题上来了,从另一观点加以考察。[173]

解说:这篇文章的标题是《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这是马克思为《莱茵报》撰稿的开端。[174]不仅自己改变了文风,马克思对不学无术却又故弄玄虚的人也非常藐视。

4月26日,哈赛从革利夫斯瓦特来到这里,他使我感到惊奇的地方,只不过是他那双乡村牧师穿的大靴子罢了。他连说话也完全像乡村牧师的一只靴子。他毫无知识,却要准备出版一套多卷本的关于无聊的坎特伯雷的安瑟伦的文集,这套文集他已死啃了整整十年了。他认为,现今的批判派是一种势必要被克服的暂时现象,他把信教解释为生活经验的产物,而他所谓生活经验的产物,大概就是指他自己成功地繁殖了后代以及自己的大肚子,因为大肚子可以证明各种属性,正如康德所说,如果往下去,就会是那个东西,如果往上去,就会是宗教的灵感。哈哈,这就是虔诚的哈赛和他的宗教便秘病![175]

解说:5月5日,马克思24岁生日,这天《莱茵报》开始连载马克思的第一篇论文。[176]

《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节录)

辩论向我们显示出诸侯等级反对出版自由的论战、贵族等级的论战、城市等级的论战,所以,在这里论战的不是个别的人,而是等级。

有一个时候曾经命令人们相信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运转,伽利略是不是因此就被驳倒了呢?

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因而也就是出版的类的本质。

大家知道,有一种心理学专门用琐碎的理由来解释伟大的事情。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这种心理学由这一正确的推测得出了不正确的结论:只有“细小的”利益,只有不变的利己的利益。大家也知道,这种心理学和对人的了解在城市里更是屡见不鲜。在那里,人们把看透一切,把透过一连串飞掠而过的观念和事实而识破那些妒嫉成性、钩心斗角、抓住几股线头就想操纵整个世界的卑鄙小人的眼力看作有远见的标志。

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所以在必要时作家可以为了作品的生存而牺牲自己个人的生存。

出版物是个人表现其精神存在的最普遍的方法。它不知道尊重个别人,它只知道尊重理性。

你怎么说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说,在小学时老师就这样教导我们。可是后来人们却教训我们说:怎么指示你,你就怎么说;命令你说什么,你就写什么。

由于……丧事,我不得不在特里尔待了六个星期。[177]

解说:尽管为生活琐事所困扰,但是马克思的理论思维却毫不受影响。

要把《莱茵报》这样的报纸办下去,需要最坚强的毅力。我的关于省议会的第二篇论文,即关于教会纠纷问题的论文被检查官抽掉了。我在这篇论文中指出了国家的拥护者怎样站在教会的立场上,而教会的拥护者又怎样站在国家的立场上。由于愚蠢的科伦天主教徒中了圈套,而维护大主教的言论又能招引订户,因此发生这件事对《莱茵报》来说就更为不利。[178]

《莱茵报》……就这篇文章提起诉讼。总之,对报纸来说,斗争现在开始了。[179]

解说:《莱茵报》出版人奥本海姆7月4日来信说:“至今我们已经有841户订户了。我们可爱的科伦是冥顽不化的——您相信不相信,如果在标题下署上您的名字,那会引起轰动?对此您有什么看法?”[180]由于马克思对《莱茵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就连自己推荐的人不胜任工作,他都会自责。

鲁滕堡使我的良心感到不安。我把他引进《莱茵报》编辑部,而他根本不能胜任。他早晚会被赶走的。[181]

解说:7月初,马克思因为和母亲的争吵而离家住进威尼斯旅馆[182]这家旅馆位于马克思出生的房子的对面。[183]

我和家庭之间发生了纠纷;而只要我母亲还活着,我就无权得到自己的财产。[184]

从4月以来直到[7月],我总计起来大约最多只工作了四个星期,而且还是断断续续的。[185]而余下的时间都被极不愉快的家庭纠纷分散和浪费了。我的家庭给我设下了重重障碍,使我……陷入极为窘迫的境地,尽管我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坏。[186]

解说:7月中,马克思回到波恩[187]当局对《莱茵报》并未特别重视。总督沙培尔8月6日于科布伦茨的报告中说:“老资格的《科伦日报》销售量为8300多份,而《莱茵报》,根据其零售情况来看,销售量不会超过850份,他的广告收入也微乎其微,因此可以认为,它的收入还不够支付昂贵的印刷费用。”[188]当时科伦的人口有10万左右。[189]

解说:而卢格在8月7日来信中认为报纸的力量很大,只不过出版商人不给力,他说,“在普鲁士,尽管有法制,但人们考虑的不是法律,而只是君王的愿望和警察当局对这种愿望的解释。在这里警察当局已经被制服。对负责新闻出版的警察当局以其愚蠢行为发动进攻,是可能的。要不是书商们那么无用,叫它彻底垮台是轻而易举的事。这些愚蠢的工业家们对于政治自由一窍不通,而工业是政府所重视的唯一的东西。”[190]

解说:在理论事业之余,马克思也有有趣的日常生活。布·鲍威尔在8月中给弟弟的信中描述说,“最近我和马克思到郊外去了,再次欣赏所有美丽的风景。这次郊游真是痛快极了。我们像往常一样兴致勃勃。在哥特斯堡,我们租了两头驴子,骑着满山飞跑,穿过村庄。波恩人比过去更惊奇地注视着我们。我们欢呼,驴子鸣叫。”[191]

鲁滕堡已经被解除了德国栏的主管职务……他在那里做的事情主要是改改标点符号,而且只是由于我的请求,才暂时把法国栏交付给他。正是这位鲁滕堡,由于我们的国君的极度昏庸,竟有幸被认为是一个危险人物,尽管除了《莱茵报》和他本人以外,他对谁都不危险。当局向我们提出了解除鲁滕堡职务的断然要求。[192]

解说:布·鲍威尔的弟弟埃德加尔·鲍威尔在《莱茵报》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马克思反对这种对现实问题的抽象讨论。

关于国家制度的完全是一般理论性的论述,与其说适用于报纸,毋宁说适用于纯学术性的刊物。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我认为必须做到的是,不要让撰稿人领导《莱茵报》,而是相反,让《莱茵报》领导撰稿人。上述那一类文章,提供了一个给撰稿人指出明确行动计划的极好机会。单单一个作者是无法像报纸那样掌握全盘的。[193]

解说:这里马克思的回答实际上是现代新闻业的一个基本原则。马克思在文章创作上的才华和对报纸原则的卓越认识,使报纸的出版人选择他作为报纸的主编。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