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论杜诗句法

黄生论杜诗句法

刘重喜(1)

摘 要:“句法”作为中国诗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确立于宋代,宋人论诗普遍重视句法并往往举杜诗为例。元明以降的诗格、诗话以及诗选、诗评等诗学著作中也多涉及句法问题。清初学者黄生论诗尤重句法,所析杜诗句法竟达79种之多,可谓集古今杜诗句法论之大成。这固然与其深研杜诗文本,后出转精有关,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黄生等明末清初杜学者在注杜实践中总结出的“意法论”,这一诗学原理是形成黄生杜诗句法论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黄生 杜诗 句法 意法论

一、引言

黄生,生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原名琯,字扶孟,号白山。歙县潭渡人,明诸生,入清不仕,授徒著述以终。《四库全书》著录其《字诂》一卷、《义府》二卷,开清代乾嘉朴学之先河。又有《一木堂诗稿》、《杜诗说》等著作存世。生平事迹可见《清史列传·儒林传》、《黄生年谱》(2)等。

黄生继承了明代“诗必盛唐”的诗学观念,其《唐诗摘钞·序》认为:自唐代以来“诗家遂分二体:散行者曰古体,排偶者曰近体”,而“其穷工极巧,全在近体”,“近体必法唐人,此匠者之绳墨,射者之彀率也”。唐诗近体之中又以杜诗为典范,其《唐诗矩》所选皆五言律诗,“诗至开、天而盛,开、天得子美而尤盛。子美律诗,高深、雄厚、精切、奇变,无所不有,所选盛唐几二百首,而子美独居强半,以其包罗众家,故特用为殿焉”(3)

黄生评论唐诗和杜诗的核心是诗法:

王元美谓:“章法之妙,有不见句法者,句法之妙,有不见字法者。”此最上一乘法门,即工巧之至而入自然者也。诗家火候未至,岂能顿诣此境?故作诗不谈章字三法非邪魔即外道

而在章法、句法和字法三者之中,黄生尤其注重唐诗句法,“炼字莫过于六朝,炼句莫过于唐人”,认为“极尽变化”的句法是唐诗的重要特征。《诗麈》卷一云:

唐人字法、句法、对法、起法、收法,极尽变化,前人间亦拈及,惜未备未详。予尝遍加蒐摘,列为句图,类聚而门分之,傥好事者为一梓行,亦足补前贤所未逮也。(4)

黄生对唐诗和杜诗的句法进行过深入的剖析和研究。

明末清初学者论杜诗句法,以黄生、洪仲、吴瞻泰三人最为突出。三人同里友善,“晨夕析疑”(吴瞻泰《杜诗题要·评杜诗略例》),“论定杜诗”,对杜诗句法分析得最为细致和全面(5)。三人之中,黄生诗学启导于洪仲(6),对杜诗用力最大,孜孜以求,研精入微,终集历代杜诗句法论之大成,对后世影响最大。仇兆鳌《杜诗详注》引黄生《杜诗说》甚多,李文炜《杜律通解》中所论句法亦本自黄生(7)

本文即对黄生的杜诗句法论进行评述,对其句法论的特点及其背后的诗学原理进行探讨。

二、黄生归纳的七十九种杜诗句法

黄生论诗著作甚多,除《唐诗矩》外,还有《唐诗摘钞》四卷,其专论杜诗的有《杜诗说》十二卷。今以三书中所评述的杜诗句法为依据,以清人朱之荆摘抄的《黄白山杜诗说句法》和今人何庆善整理的《黄生析唐诗字法句法举要》(8)为参照,将其所论杜诗句法分为“单句”和“双句以上”两类进行讨论,共得79种句法,其中单句51种,双句以上28种(9)

一、单句

1.两截句

诗句分为两段,分别写两个事物或场景,两者之间诗意相互映发,谓之“两截句”。五律,如《唐诗矩·忆幼子》“涧水空山道,柴门老树村”,注为“两截句”:“上下语意虽相关,句法却分两截。”

2.三截句

诗句分为三段,分别写三个事物或场景,三者之间诗意相互映发,谓之“三截句”。三截句往往见于七律,如《杜诗说》卷八《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百年地僻经过迥,五月江深草阁寒”二句,皆注为“三截句”。

3.三折句

诗句分为三段,描绘三个事物或场景,三者之间一意贯注,上下转接密切,谓之“三折句”,亦往往见于七律。如《杜诗说》卷九《涪城县香积寺官阁》“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二句,云:“三折句:上二,中四,下一。”

4.层折句

诗句中有数层意义,每层意义之间相互关联,谓之“层折句”。五律,如《杜诗说》卷六《端午日赐衣》云:“‘细葛含风软’,葛曰细,细葛曰软,软曰含风,一句有三层折。”七律,如《杜诗说》卷八《秋兴八首》第一首“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注云:“层折句。”

5.折腰句

句意分为上下两折,上少下多,如同蜂腰(与六朝与唐人声病中所谓的“蜂腰”涵义不同),腰腹细长,谓之“折腰句”。五律,如《杜诗说》卷四《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第五首云:“‘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上一下四,本折腰句。”《喜达行在所三首》第二首“南阳气已新”、《西郊》“市桥官柳细”,皆为上二下三,亦属“折腰句”。七律,如《杜诗说》卷八《曲江对酒》“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二句,皆为上二下五,属于“折腰句”。

6.鹤膝句

句意分为上下两折,上多下少,谓之“鹤膝句”。五律,如《杜诗说》卷五《湘夫人祠》:“晚泊登汀树。”卷七《谒真谛寺禅师》:“晴雪落长松。”

以上6种句法,皆就句意停顿而言。

7.上因句

句意分上下两层,上一层是下一层的原因,谓之“上因句”,又称“顺因句”。五律,如《杜诗说》卷四《夜宴左氏庄》云:“‘捡书烧烛短,说剑引杯长’,五、六下三字因上二字,谓之上因句。”七律,如卷八《题郑县亭子》“云断岳莲临大路”和“天晴宫柳暗长春”二句,云:“因云断,故见岳莲临大路;因天晴,故觉宫柳暗长春,折腰句兼上因句。”

8.下因句

句意分上下两层,下一层是上一层的原因,谓之“下因句”,又称“倒因句”。五律,如《杜诗说》卷四《重过何氏五首》第一首云:“‘花妥莺捎蝶’,下因句,谓花为鸟所动垂垂然也,上二字因下三字,名下因句。”七律,如卷八《夜》“北书不至雁无情”,注云“下因句”。

9.串因句

句意中串入(或插入)原因,谓之“串因句”。七律,如《杜诗说》卷八《客至》:“‘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盘飧因市远故无兼味,樽酒因家贫只是旧醅,此串因句。”

以上3种句法,句意中包含因果关系。

10.藏头句

句首藏字省意,谓之“藏头句”。五律,如《杜诗说》卷四《送贾阁老出汝州》云:“‘宫殿青门隔,云山紫逻深’,五六首藏‘回看’、‘前望’四字。”七律,如卷八《严中丞枉驾见过》:“‘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藏头句,首藏‘今日’、‘前时’四字。”

11.歇后句

句尾省意,谓之“歇后句”。五律,如《杜诗说》卷四《苦竹》:“‘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避而不食,疑而不栖,歇后成句。”七律,如卷八《野老》:“‘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歇后句,剑阁乃由蜀入京之道,因盗贼未宁,归途有梗,故作歇后云:长路关心,悲剑阁之难越;片云何意,傍琴台而不归?”

以上2种句法,皆从句意之省略而言。

12.呼应句

句中之意相映带、相呼应(不属因果),谓“呼应句”。五律,如《杜诗说》卷四《重过何氏五首》第一首“溪喧獭趁鱼”句;七律,如卷八《腊日》“纵酒欲谋良夜醉”,为“呼应句”。

13.分疏句

句中自为疏解词意,谓之“分疏句”。五律,如《杜诗说》卷四《落日》:“‘芳菲缘岸圃,樵爨倚滩舟’,芳菲为缘岸之圃,樵爨是倚滩之舟,句中自疏其意,名为分疏句。”七律,如卷八《玉台观》:“江光隐见鼋鼍窟,石势参差乌鹊桥。”注云“分疏句”。

14.硬装句

句中直接加点二字,句意顿挫动宕,以成其老,谓之“硬装句”。所加点之字一般出现在句首。五律,如《杜诗说》卷四《春日忆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清新似庾开府,俊逸似鲍参军,径作五字,是谓硬装句。”七律,如卷八《题郑县亭子》云:“‘户牖凭高发兴新’,次句硬装‘户牖’二字更老。”

15.横插句

略同硬装句,不过从位置上看,所加点之字往往出现在句中。五律,如《杜诗说》卷六《秦州杂诗二十首》第二首:“‘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山门、野殿,并横插字。”七律,如卷八《客至》:“‘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邻家只旧醅’,盘飧无兼味,樽酒只旧醅,五字相粘,市远、家贫二字,从旁插入,又横插句。”

16.明暗句

句中两词只是一意,一明说,一暗说,谓之“明暗句”。五律,如卷四《后游》:“‘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润’字即指‘烟光’,‘暄’字即指‘日色’,上暗说,下明说,名明暗句。”七律,如《杜诗说》卷八《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第一首:“‘麒麟不动炉烟上’,麒麟即香炉。”“麒麟”与“炉”同指一意,一明说,一暗说。

17.倒装句

将下半句倒装在上面者,谓之“倒装句”。五律,如《杜诗说》卷四《房兵曹胡马》:“‘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双耳峻以竹批,四蹄轻如风入,倒装成句。”

18.错综句

一句之中诗意错综叙出,称“错综句”。《唐诗矩·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柔橹轻鸥外”,为“错综句”:“七、八(‘含凄觉汝贤’)言轻鸥在柔橹外往来自如,贤于人之行止难必者多矣。诸家谬解纷纷,总由不识七句错综法耳。”

19.混装句

琢句以混装见巧,谓“混装句”。七律,如《杜诗说》卷八《题张氏隐居二首》第一首:“‘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言历涧道冰雪尚有馀寒,到石门林丘已见斜日。”

20.倒剔句

句中文字颠倒,为了突出句意(剔),与是否押韵协声关系不大,谓之“倒剔句”,一名“错装句”。五律,如《杜诗说》卷五《草阁》:“‘久露晴初湿,高云薄未还’,晴露久而初湿,薄云高而未还。”七律,如卷八《阁夜》“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是处起渔樵”二句,意谓战伐几家闻野哭,渔樵是处起夷歌。

21.长装句

一句之中,有意思较长且完整者,为“长装句”。七律,如《杜诗说》卷九《见萤火》:“忽惊屋里琴书冷,复乱檐前星宿稀。”“忽惊”以下四字“屋里琴书冷”为一整体,“复乱”以下“檐前星宿稀”为一整体。

22.辘轳句

句中词语意思可互相搭配,能得数联,如辘轳之循环不穷也,故称“辘轳句”。五律,如《杜诗说》卷四《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第五首:“‘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至于散拆五字,抽换可得数联。唐人自有此一种句法,予目为辘轳句。”

以上11种句法,皆就句中诗词意思的搭配关系而言。

以上22种杜诗句法,皆就句中字词互相搭配而形成的诗意而言。黄生《诗麈》卷一云:“唐人炼句,有倒装、横插、明暗、呼应、藏头、歇后诸法,凡二十种。”其所举二十种,见于其另外一部诗学著作《一木堂诗式》,可惜此书今已不传。不过,从黄生论杜诗中钩稽出来的这22种句法,与其所说的二十种唐人句法出入应该不大。

黄生虽然是以章法、句法、字法来讲解杜诗,实际上其论杜诗的核心还在句法,乃至将章法、字法、对法、韵律、用典、赋比兴、情景等诸诗法皆包涵于句法之中进行分析。如以下数种句法:

23.实眼句

黄生《杜诗说》卷四:“凡诗用单实字在中间者,谓之实眼句。”实眼句,又称为“实眼句格”(《杜诗说》卷六《花底》)。五律,如《杜诗说》卷四《登兖州城楼》“浮云连海岱”的“连”字;七律,如卷八《秋兴八首》第一首“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二句中的“兼”字和“接”字。

24.虚眼句

黄生《杜诗说》卷四《重过何氏》:“凡诗中用单虚字在中间者,名虚眼句。”五律,如卷四《重游何氏山林五首》第一首“倒衣还命驾”的“还”字;七律,如卷八《咏怀古迹五首》第二首“云雨荒台岂梦思”的“岂”字。

25.双眼句

句中有以两实字为字眼者,谓之“双眼句”。五律,如《杜诗说》卷四《春宿左省》“星临万户动”之“临”字、“动”字;七律,如卷八《秋兴八首》第七首“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二句,黄生谓之“双眼句”,并云:“以句中‘漂’字、‘沉’字、‘冷’字、‘坠’字,皆眼也。”

26.实装句

句中不用虚字者,谓之“实装句”。五律,如《杜诗说》卷五《更题》“群公苍玉佩,天子翠云裘”二句,黄生云:“五六句中不用虚字,谓之实装句。”

27.缩脉句

句中省略虚字者,谓之“缩脉句”。《杜诗说》卷四:“诗中之虚字往往缩脉为之,此唐人之法。”五律,如卷四《客亭》:“三四(‘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亦藏‘犹’、‘更’二字,(中略)后人不知此法,多入虚字,已见句弱,兼之筋骨尽露,言外了无馀味,此浅深厚薄之分,后人所不敢望唐贤之藩篱也。”七律,如卷九《黄草》:“‘谁家别泪湿罗衣’,省一‘不’字,言谁家别泪不湿罗衣也。”

28.句中藏字

句中省略实字者,谓之“句中藏字”。五律,如《唐诗矩·月》“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二句为“句中藏字”:“上句藏一‘白’字,下句藏一‘寒’字。”五排,如卷十《敬赠郑谏议十韵》云:“‘筑居仙飘渺,旅食岁峥嵘’,‘仙缥缈’,藏一‘楼’字,‘岁峥嵘’,藏一‘暮’字。”七绝,如《杜诗说》卷十《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前二句各藏一‘歌’字。”

29.重字助句

句中有两字意义重复,特地两字并用,以助句法之健,谓之“重字助句”,又称为“两字并用”。五律,如《杜诗说》卷五《瞿塘两崖》:“‘愁畏日车翻’,‘愁’、‘畏’本一意,特重用之以助句法,唐人诗中多有之。”七律,如卷八《望岳》:“‘稍待秋风凉冷后’,‘凉’、‘冷’二字连用,以字法助句法。”此句法,黄生谓之“自宋以来,未经拈出也”(10)

30.博换句

调换词语搭配,以避熟意,别开生面,谓之“博换句”,在字法上则称为“反装字”。五律,如《杜诗说》卷六《放船》:“‘山寒雨不开’,山宜曰不开而曰寒,雨宜曰寒而曰不开,与‘竹寒沙碧’四字,皆句中自相博换法也。”“竹寒沙碧”四字,见《杜诗说》卷八之七律连章诗《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第一首云:“‘竹寒沙碧浣花溪’,竹当言碧,沙当言白,以反装见趣。”

31.叠字句

《唐诗矩·寒食》:“汀烟轻冉冉,竹日净辉辉”,为“叠字句”。

32.隔句叠字

《唐诗矩·暝》:“日下四山阴,山庭岚气侵。”下句叠上句中之“山”字,称为“隔句叠字法”。

33.掉字句

句中之字调换叠用者,称为“掉(调)字句”。七律,如《杜诗说》卷八《曲江对酒》:“‘桃花细逐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叠用‘花’、‘鸟’二字,名掉字句。”又卷九《江村》“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两句分别叠用“自”、“相”二字,亦是。

34.双关句

句中有一字双关多义,谓之“双关句”。七绝,如《杜诗说》卷十《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第五首“可爱深红爱浅红”,“可”字为“一字双关”:是可爱深红,还是可爱浅红?

35.正意反挑(句)

句中用字之反意,谓“正意反挑之法”。五律,如《唐诗矩·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为“正意反挑”:“一二本形容山水之大,故以‘残’、‘剩’二字反挑之,笔意奇崛。”

36.联字拆用

《唐诗摘钞》卷一《晚出左掖》“楼雪融城湿,宫云去殿低”:“五六即‘城楼’、‘宫殿’字拆开,名联字拆用法。”

37.地名点缀

《唐诗矩·赠别郑炼赴襄阳》“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二句均属“地名点缀”。又《唐诗摘钞》卷四《奉和郑公军城早秋》“已收滴博云间戍,欲夺蓬婆雪外城”二句,黄生云:“滴博戍、蓬婆城,用番中地名衬贴,无奈字面生拗,故插入‘云间’、‘雪外’四字,便增几许雅韵。诗中用地名不可率意,杜又有《观全蜀地图诗》‘雪岭星桥北,松州剑阁东’,两川地名无限,何独指此四处?要是取其字面雅秀耳。”

38.人名点缀

《唐诗矩·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范蠡舟扁小,王乔鹤不群”二句,皆属“人名点缀”。

以上18种句法,是将字法放于句法之中进行讨论,黄生称之为“以字法助句法”(《杜诗说》卷八《望岳》),或“以字法显其句法者也”(11)。黄生所谓“炼字不如炼句,此之谓也”(12)

39.借古为喻

借古为喻,顾名思义,即借古事以为比喻,亦即诗中之用典故。五律,如《杜诗说》卷四《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第一首“谷口旧相得,濠梁同见招”,二句分别使用了扬雄《法言》中谷口郑朴(子真)耕于岩石之下与《庄子》中庄子与惠施同游濠梁之上的典故;七律,如卷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分别用了《汉书》中文翁和《史记》中李广的故事。以上均属“借古为喻”。

40.明事暗用

此一句法亦属句中用典,不过比较“借古为喻”而言,因其用事与现前景物相合,故用事更为隐晦,又称为“暗用古事”。如杜诗“荒庭垂橘柚”,用典《尚书·禹贡》:“厥包橘柚锡贡。”故《杜诗说》卷五《禹庙》谓“橘柚,用本色事,写现前景”。

41.翻案用事

或谓之“翻用古事”,五律,如《杜诗说》卷四《晚出左掖》:“‘避人焚谏草’,焚草避人,翻案用事法也。”又如《唐诗矩·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不识山阴道”,注为“翻用古事”:“七句山阴事借用之,翻过一层。”

以上3种句法,即句中用典。

42.半景·全景

一首诗中,有一句全部写景,称为“全景”,半句写景,称“半景”,亦相较而言。五律,如《杜诗说》卷四《晚出左掖》第三句“退朝花底散”为“半景”,第五句“楼雪融城湿”为“全景”。

43.远景·近景

一首诗中,一句或一联写远处的景物称“远景”,写近处的景物,称“近景”。五律,如《杜诗说》卷四《登兖州城楼》“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二句皆为“远景”,“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二句皆为“近景”;七律,如卷八《白帝城最高楼》“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皆为“远景”,“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二句,皆为“近景”。

44.实景·虚景

一首诗中,一句或一联写眼前实景,称“实景”;一句或一联写想象或虚构的景物,称“虚景”。七律,如《杜诗说》卷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天门日射黄金榜,春殿晴曛赤羽旗”二句皆为实景,“云近蓬莱常五色,雪残鳷鹊亦多时”二句皆为虚景。

45.大景·小景

一首诗中,一句或一联写的景物微小,称“小景”或“细景”;一句或一联写的景物高大,称“大景”。七律,如《杜诗说》卷八《题郑县亭子》“云断岳莲临大路”为“大景”,“花底山蜂远趁人”为“小景”。卷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炉烟细细驻游丝”为“细景”,“雪残鳷鹊亦多时”为“大景”。

46.景中见情

景物描写中见志见情,为“景中见情”,亦称“及景寓情”。七律,如《杜诗说》卷八《又送辛员外》“细草留连侵坐软,残花怅望近人开”二句皆为“景中见情”语;《送韩十四江东省觐》“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二句皆为“及景寓情”语。

以上5种句法皆就诗中情、景而言。从《诗麈》来看,以上五种句法皆属于“章法”的范畴,但在实际运用中,黄生则多从句法角度论析之。

47.直述句

铺陈其事而直接叙述出来,谓之“直述句”:“此种句法不假造作,以浑成雅健为贵,故又名‘浑成句’。”(《唐诗摘钞》卷一)五律,如《杜诗说》卷五《舟中夜雪有怀庐十四侍御弟》:“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七律,如卷九《诸将五首》第五首:“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

48.比赋句

句意叙述中兼用比喻,谓之“比赋句”。五律,如《杜诗说》卷五《白小》:“‘倾筐雪片虚’,倾筐,赋也;雪片,比也。”七律,如卷八《秋兴八首》第七首:“‘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比赋句,菰米、莲房,赋也;云、粉,比也。”

49.语含比兴

句意比喻而兼用兴发,谓之“语含比兴”,或“语兼比兴”。五律,如《唐诗矩·宿江边阁》“鹳鹤追飞尽,豺狼得食喧”:“语兼比兴,五句喻贤人远举,六句喻盗贼纵横。”七律,如《杜诗说》卷八《题郑县亭子》:“‘巢边野雀群欺燕,花底山蜂远趁人’,五、六喻小人众多,排斥君子。”

以上3种,皆就诗歌的赋、比、兴“三义”讨论句法。

50.倒押句

句中文字颠倒,是为了便于平仄押韵,谓之“倒押句”。五律,如《杜诗说》卷五《草阁》:“‘鱼龙回夜水,星月动秋山’,鱼龙回于夜水,星月动于秋山,倒押句。”又《唐诗摘钞》卷一《中宵》“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二句为倒押句:“水白见飞星过,沙虚觉落月动,倒押成句。”七律,如卷八《秋兴八首》第二首:“山楼粉堞隐悲笳。”谓悲笳隐于山楼粉堞。

51.硬押句

为了便于押韵,却显得句法生硬苍老,谓之“硬押句”。五律,如《杜诗说》卷四《秦州杂诗二十首》第一首:“‘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问道西征,适阻烽火,故淹留此地,为之心折。炼句挺然。”七律,如卷八《秋兴八首》第三首“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二句皆属硬押句。

以上2种句法,皆就诗歌韵律与诗意之关联而言。

二、双句以上

52.断续句

五律,如《唐诗矩·花鸭》“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二句为“断续句”,言羽毛与众不同,故以知独立以自异。“羽毛”字略断,以下五字续之,“知独立”三字另读。七律,如《杜诗说》卷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第二首:“‘可怜宾客尽倾盖,何处老翁来赋诗’,‘可怜’二字略断,以下七字续之;‘宾客尽倾盖’五字另读,是为断续句法。”

53.反装句

上下两句词语搭配各自违反,上下词语互调方适,称“反装句”。五律,如《杜诗说》卷四《送司马入京》:“‘黄阁长司谏,丹墀有故人’,黄阁有故人,丹墀长司谏,属反装对。”七律,如卷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分装。首二句在后人必云花近高楼此一临,万方多难客伤心。盖不知唐贤运意曲折造句参差之妙耳。”

54.套装句

上下句(或联)之间,意思能够错综插入,方能完整,称“套装句”。五律,如《杜诗说》卷四《空城》:“‘八骏随天子,群臣从武皇。遥闻出巡守,早晚遍遐荒’,五六二句,在‘遥闻’二字之下,‘出巡守’三字之上,唐人有两句套装法,此又以一句套两句。”七律,如卷八《九日蓝田崔氏庄》:“‘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老去悲秋,愁怀莫遣,因兴来今日一尽君欢,故强自宽耳。以下句装入上句之中,是谓套装法。”

55.分装句

同一意思分别置于两句中,谓“分装句”,或“分装对”。五律,如《杜诗说》卷四《春日忆李白》:“‘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何时重与樽酒相对,细酌论文,以分装成句。”七律,如卷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龙蛇动燕雀高,并日暖风微之景,是谓分装对。”

56.混装句

同一意又分多层,散布于两句之中,混装以成句法。五律,如《杜诗说》卷五《更题》:“‘只应踏初雪,骑马发荆州’,言我思天寒出峡,岂直因风物堪悲欲离此地而已哉!至应骑马踏初雪并发荆州耳!”七律,如卷九《覃山人隐居》:“‘征君已去独松菊,哀壑无光留户庭’,三句以哀壑无光,对征君已去,不贵工而贵老。松菊尚存,户庭犹在,只觉哀壑为之惨淡无光,其伤之也至矣。此又混装成对,不得以欠工少之也。”

57.上因句

上句是下句之因,称“上因句”。五律,如《杜诗说》卷四《苦竹》:“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七律,如卷八《野老》“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为上因句。

58.下因句

下句是上句之因,称“下因句”,也称“上句因下句”。五律,如《杜诗说》卷四《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唯其思不群,所以诗无敌,又是下因法。”七律,如卷八《曲江对酒》:“‘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因与世相违,故判人共弃,故懒朝,故纵饮,上句因下句。”

59.顺因句

上下两句十字或十四字顺因而下,谓之“顺因句”。五律,如《杜诗说》卷七《谒真谛寺禅师》:“‘问法看诗妄,观身向酒慵’,身妄故一切俱妄,平日所最耽者,莫如诗酒,今亦索然无味,‘妄’字却不安在‘观’身上,看其炼句琢对之妙。”七律,如卷九《宿府》“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二句。

60.博换句

上下句中词语互换方见诗意,谓“博换句”,或称“博换对”。五律,如《杜诗说》卷四《铜瓶》:“‘蛟龙半缺落,犹得折黄金’,‘黄金’与‘蛟龙’字互易,唐人多有此博换句法。”七律,如卷八《燕子来舟中作》:“‘可怜处处巢君室,何异飘飘托此身’,博换对。”盖指“处处”与“飘飘”字互易。

61.长短句

二句表意,并非按照句式五字或七字整齐划一,而是长短错综,称“长短句”。五律,如《杜诗说》卷十二《得舍弟消息》:“‘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上七下三,名长短句。”七律,如卷九《送路六侍御入朝》:“‘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十四字,上四下十,乃长短句法。”

62.设为问答

上下二句设为问答。五律,如《唐诗矩·和裴迪登新津寺忆王侍郎》:“何恨倚山木?吟诗秋叶黄。”注为“设为问答”。七律,如《杜诗说》卷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二句。

63.双关句

一字双关二句,为“双关句”,或谓“双关对”。五律,如《杜诗说》卷四《月》:“‘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为双关对,只能益丹心之苦,只能添我白发之明而已。”七律,如卷八《腊日》:“‘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双关句。有,已有。还,还有。只用一字,两相关带。”

64.足上句

下句补足上句诗意,谓之“足上句”,或称“足法”。五律,如《杜诗说》卷四《送人从军》“马寒防失道,雪没锦鞍鞯”二句:马寒防失道,下以“雪没锦鞍鞯”五字足之,谓之足上句。

65.句中藏句

两句诗意中还藏有一句诗意,称“句中藏句法”。五律,如《杜诗说》卷十二《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第二首“谁能与公子,薄暮欲俱还”两句,意为公子薄暮欲还,谁能与公子,薄暮欲俱还?谓之“句中藏句”。又卷四《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言不忆见忆,是句中藏句法。”

以上14种句法,皆系上下两句或多句(如套装句)之间构成的句法语意。除此之外,黄生将“对法”亦归入句法进行评析,如以下12种对属:

66.走马对

两句诗意衔接紧凑贯注,如骏马飞驰,一气而成,比流水更急,故名为“走马对”。五律,如《杜诗说》卷四《房兵曹胡马》:“‘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对法有十字一气者,名走马对,言其势不住也。”七律,如卷八《紫宸殿退朝口号》:“‘昼漏稀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走马对。”

67.流水对

两句诗意连贯,与走马对在上下二句诗意的紧张度上,略有缓急之不同,名“流水对”。五律,如《杜诗说》卷四《天河》“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七律,如卷八《望岳》“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皆属流水对。

68.倒叙联

按照诗意的顺序,下句居于上句之前,称“倒叙联”。五律,如《杜诗说》卷四《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第一首:“‘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三四亦初到之景,眼远望见‘野竹上青霄’,到来始识‘名园依绿水’。”七律,如卷八《腊日》:“‘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倒叙联。有,已有。还,还有。只用一字,两相关带,故知二句属倒叙。”

69.开合对

上下两句诗意开合,为“开合对”。五律,如《杜诗说》卷四《除架》:“‘秋虫声不去,暮雀意何如?’秋虫声虽不去,暮雀意竟何如,盖言去者已未必来,留者终亦必去。”

70.交互对

上下两句互文成对,名“交互对”。五律,如卷四《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第一首:“‘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不识南塘路,当过第五桥,今知第五桥,即是南塘路。上下交互,其意乃出。”七律,如卷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为客开,今始为君开。上下两意,交互成对。”

今按“交互对”与“分装对”不同,《杜诗说》卷四《后游》:“‘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前曾渡此桥,再渡时殊可怜,今日再游此寺,曾游处更可忆。上下语意交互成对,惟唐人知此法。‘如有待’,待人游,‘更无私’,任人赏。江山与花柳皆具此意,分装成对。或谓此亦似交互,曰:否。交互是两事,分装只一意也。”

71.背面对

两句意同语异,为“背面对”。五律,如《杜诗说》卷四《江亭》:“‘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水流’,水慢流也,‘云在’,云徐行也,各以下三字见出,二句意同语异,背面成对。”七律,如卷九《诸将五首》第三首“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二句。

72.开门对

三与一对,四与二对,名“开门对”,旧名“扇对”。五排,如《杜诗说》卷十二《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喜近天皇寺,先披古画图。应经帝子渚,同泣舜苍梧。’此以二句合十字相对,名开门对,旧名扇对。”

73.换柱对

律诗中一二句对,三四句不对,名“换柱对”。五律,如《杜诗说》卷六《一百五日夜对月》:“‘无家想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去月中桂,清晖应更多’,一二对,三四不对,名换柱对。”

74.参差对

上下两句之间参差成对,对字不对句,称“参差对”,或称为“蹉对”。五律,如《杜诗说》卷四《送司马入京》:“‘群盗至今日,先朝忝从臣’,以‘先朝’对‘今日’,以‘群盗’对‘从臣’,对字不对句,名参差对。”又卷五《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此老已云殁,邻人嗟未休’,‘已’字、‘未’字,参差对也。”此则以虚字为参差对也。

75.衬对

两句之间诗意互相映衬,名“衬对”。七律,如《杜诗说》卷八《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捧御筵。晓漏追趋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庸笔构此,必以献纳、起居二事作对,今乃分为二联,而以四对(衬)三,以五对(衬)六,装衬工称,不觉偏枯,气格自不可及。”又卷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以上句“朝罢香烟携满袖”衬下句“诗成珠玉在挥毫”。

76.虚实对

两句诗意一虚一实成对,为“虚实对”。七律,如《杜诗说》卷九《黄草》“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二句,上虚下实,为“虚实对”。

77.不对而对

两句看似不对,实则对仗,称为“不对而对”。五律,如《杜诗说》卷四《废畦》:“‘暮景数枝叶,天风吹汝寒’,‘枝叶’,二字连读,便不成句法,知分读,便知三四原非不对。”七律,如卷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二句。

78.对而不对

两句看似对仗而实际上却不对,称为“对而不对”。五律,如《唐诗矩·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二句为“对而不对”。

79.借音对

《唐诗矩·重过何氏五首》“云薄翠微寺,天清皇子陂”二句为“借音对”:“‘皇’借‘黄’音。”

从以上黄生所论析的79种杜诗句法可以看到:在以章法、句法、字法为代表的诸诗法中,黄生大力彰显杜诗句法,在扩大了句法内涵的同时也形成了其独具特点的句法论。

三、“意法论”背景下的句法论

从中国诗学发展来看,唐五代学者论诗已经涉及句法问题。如唐代上官仪《笔札华梁》九种“属对”(的名对、隔句对、双拟对、联绵对、异类对、双声对、叠韵对、回文对、同类对)、“七种言句例”(一言句例、二言句例、三言句例、四言句例、五言句例、六言句例、七言句例),佚名《文笔式》十三种“属对”(的名对、隔句对、双拟对、联绵对、互成对、异类对、赋体对、双声对、叠韵对、回文对、意对、头对尾不对、总不对对)、六种言句例(二言句例、三言句例、八言句例、九言句例、十言句例、十一言句例),旧题白居易《金针诗格》“诗有四格”(十字句格、十四字句格、五字句格、拗背字句格)以及五代桂林僧景淳《诗评》中有多种“句格”、“对格”等;唐五代诸诗格中提到的各种“势”:旧题王昌龄《诗格》“十七势”(直把入作势、比兴入作势、含思落句势等),齐己《风骚旨格》“诗有十势”(狮子返掷势、猛虎踞林势等),五代僧神彧《诗格》“诗有十势”(芙蓉映水势、龙潜巨浸势等),讲的实际上也是诗歌创作中的句法问题。(13)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指出:“这里讲的‘句法’,指的是由上下两句在内容上或表现手法上的互补、相反或对立所形成的‘张力’,这种‘张力’由于存在于诗句的节奏律动和构句模式的力量之间,因而就形成一种‘势’,并且由于张力的正、反、顺、逆的种种不同,遂因之而出现了种种名目的‘势’。从晚唐五代的势论在实际批评中的运用来看,所有的‘势’都是针对两句诗而言的。正因为如此,一首律诗就可以同时存在着四种不同的‘势’。”(14)

“句法”之名确立于宋代。宋人论诗尤重句法,并且往往举杜诗为典范。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为“宋人论诗之盖略具”的魏庆之(1268年前后在世)撰《诗人玉屑》二十卷,其中卷三专论诗歌句法:“句法”、“唐人句法”、“宋朝警句”、“风骚句法”,并往往以杜诗为例解说之,可以作为宋人论杜诗句法的代表。如“错综句法”以杜甫“香稻”两句为例,“句中当无虚字”条取杜诗“雨映行宫”为例,“实字妆句”以杜甫“日月低秦树”为例,“七言上五下二”用杜句“永夜角声悲自语”为例等(15)

宋人所论句法的涵义非常广泛,“主要是指诗句的构造方法,包括格律、语言的安排,也关系到诗句艺术风格、意境、气势。(以下举例,略)所涵蕴的内容是多角度、多层次的”(16)。王德明《论宋代的诗歌句法理论》也指出,“宋代诗歌句法理论极为丰富”,“含义宽泛,至少可析为11种”。(17)

元、明二代诗话、诗格著作,继承了宋代的句法论,所述句法日趋精细化和多样化,亦多以杜诗为例。如旧题范德机撰《木天禁语》“句法”条,所列有“问答”、“上三下四”、“上四下三”、“上二下五”、“上无下二”、“上应下呼”、“上呼下应”、“颠倒错乱”、“直书句”、“两句成一句”等句法(18),多以杜诗为例。明人梁桥《冰川诗式》卷三“炼句”条,亦列有“诗眼用实字法”、“诗眼用响字法”、“错综句法”、“折腰句法”、“叠实字法”、“两句一意法”、“引用经史句法”、“取古人诗句法”、“翻案古人诗句法”、“问答句法”等多种句法(19)

如果我们将上节黄生所论79种杜诗句法与唐五代、宋、元、明、清以来的句法论相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黄生对前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黄生以杜诗为范本,深研细读,后出转精,突破了前人对句法公式化、机械式的论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诗学上“句法”的内涵。(20)

黄生的杜诗句法论之所以呈现出与前人不同的面貌,固然与其精读唐诗和杜诗文本有关,而更为深层的原因则是其论杜诗句法是在诗法与诗意相统一的理论框架下进行考量的结果。

诗意与诗法相统一,或称为“意法论”,是笔者在拙著《明末清初杜诗学研究》中从明末清初杜诗学者的论诗观念中总结出来的诗学理论(21)。清陈之壎《杜工部七言律诗注·注杜律凡例》云:

诗意与法相为表里得意可以合法持法可以测意故诗解不合意与法者虽名公钜手沿袭千年必为辨正(22)

从陈之壎注杜《凡例》来看,他认为要想达到理解诗“意”,必须从诗“法”入手,二者“相为表里”,如果缺少了任何一方,不仅不能得作者之意,亦不能得作者之法,并且坚信这是自古以来杜诗阐释最为重要的准则。

实际上,明末清初杜诗学者大都持这一观点,“意”与“法”并举。如吴瞻泰《杜诗提要·评杜诗略例》云:

少陵自道曰“沉郁顿挫”,其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意至而法亦不密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故不加肤词赞美以取无关痛痒之讥。

吴瞻泰认为杜甫自道的“沉郁顿挫”一词最为切合杜诗的风格特点,理由在于这个词“意”、“法”兼备,最能体现杜诗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相得益彰的风格特征。

“意”与“法”的关系,黄生也等同于“性情”与“笔墨”之关系。《杜诗说》卷一《赠卫八处士》云:

手未动笔,笔未蘸墨,只是一“真”。然非沉酣于汉魏而笔墨与之俱化者,即不能道只字。因知他人未尝不遇此真境,却不能有此真诗,总由性情为笔墨所格耳。(23)

卷五《别房太尉墓》“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二句,亦云:

余谓三实事,四形容;然四自然,三着力,必先有下句,后成上句耳。人只从眼中写泪,此却从土上写泪,使“沾巾”、“湿衣”等语一新。又出真情,非同矫饰,宜其性情与笔墨并存千古也。(24)

所谓“性情”,即诗人之意;“笔墨”,亦即诗人之法。黄生认为他人之所以没有好诗(“不能有此真诗”),主要原因在于性情与笔墨不合(有“格”),而杜诗之佳处正在于真性情与诗法之间能够相符并存(“性情与笔墨并存”),因此,由分析杜诗诗法来阐释杜诗诗意也就成为解诗者一个必然的选择。

如何解得作者之意,黄生《杜诗说序》举了一个生动的比喻:

余以为说诗者,譬若出户而迎远客,彼从大道而来,我趋小径以迎之,不得也;彼从中道而来,我出其左右以迎之,不可也。宾主相失,而欲与之班荆而语、周旋揖让于阶庭几席之间,岂可得哉?故必知其所由之道然后从而迎之,则宾主欢然把臂,欣然促膝矣。此以意逆志之说也。(25)

所迎之“远客”即作者之“志”,“所由之道”即作诗之法,黄生对“以意逆志之说”的比喻不外是要通过认知诗法(“笔墨”)进而达到理解诗意(“性情”)的目的。

由此可见,作为“诗法”核心的“句法”,黄生是在“意法论”的理论框架下进行讨论的。

在这一理论指示下,黄生认为读杜诗须先明句法,句法不明则诗意不明,这是黄生之所以仔细探究杜诗句法的原因所在。黄生《唐诗矩》《中宵》“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二句注为“博换句”:

因兵甲满天地,故亲朋少来书,此句中之法。自伤垂老飘零,交游总不得力,此言外之意。后人句中之法尚不能识况识其言外之意耶(26)

《杜诗说》中还特别举出一些例子来证明这一观点,卷四《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二句注:

越女亦愁,燕姬亦湿,特分装成对耳。赵注琐屑可厌,皆所谓参死句者。(27)

今按《赵子常选杜律五言注》卷一注云:“三四应‘雨沾席’,与贵公子游,故舟中兼有南、北之姬,而北妇不惯乘舟,且值风雨,故愁。”(28)其实此二句用的是分装句法,意为越女与燕姬红裙皆湿,翠黛皆愁。黄生认为赵注之所以释意有误,是不明白此诗为分装句法(两句分装成句者)所致。

《杜诗说》卷五《禹庙》“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二句,注为“歇后句”,并云:

“早知”,歇后“如此”二字,此正用俗语,其意则指五六而言。后人既不解此二字又不识其言外之意恣为谬注遂使杜公之诗亦如江渎壅塞。赖予与诗友洪子(今按指洪仲)排决而通之,差许杜氏功臣矣。(29)

卷五《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二句为“直述句”,并注云:

三四句法极易游移错会即失其意。当云:暗度了南楼月,寒深了北渚云。谓雪暗之寒也。此直述句也。(30)

因此,如果要明白诗中所要表达的意思,领悟诗中这些特殊的句法是其前提条件,否则“错会即失其意”。

正如《木天禁语》引曾氏之语所云:“古人造语,每意精语洁,字愈少意愈多,意在言外,悠然而长,黯然而光。此非后人之所及。”(31)相比于古文句法的参差随意,诗歌的句法与诗意之关系其实也是相符而行的;不过因为诗歌大多限制在五、七言句式且篇幅短小,因此,诗人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丰沛的情感,只能充分地利用五字、七字之中的停顿、转折、对偶、互文、装点等关系来表情达意,从而形成了诗歌独特的句法。因之,要想理解诗意,必须知道这些诗歌的句法不可。另外,对老杜句法而言,有传承,有创造,“工巧之极”、“意”“法”兼备,更是要非弄明白不可。这一点,是黄生孜孜研求杜诗句法的一个最为深层次的原因。

四、结论

黄生对杜诗近体句法分析得极为细致,并且将章法、字法、韵律、用典、赋比兴、情景等内容都纳入其句法论之中,极大地扩大了句法的内涵,所列五七言单句就有51种句法,双句以上有28种,共计79种,可谓集古今句法之大成。

黄生论诗重法,诸诗法之中尤重句法,并最终形成了独具特点的杜诗句法论,其背后的诗学原理是产生于这一时期的“意法论”。意法论的核心是“意”与“法”二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黄生“性情与笔墨并存千古”、“句中之法尚不能识,况识其言外之意耶?”云云,正是对这一诗学原理认同的体现。近人许承尧云:“(黄)白山论诗极精,辄能言其所以然。”(32)作为杜诗的接受者,黄生是自觉运用“意法论”对杜诗进行阐释的,这也是其“能言其所以然”的原因所在。

当前有学者提出要“构建中国古典诗歌句法理论”(33),以杜诗为文本、以“意法论”为原理的黄生的杜诗句法论,对此应该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吧。


(1) 作者简介:刘重喜,南京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诗学和杜甫研究。

(2) 《黄生年谱》,黄生著、诸伟奇编:《黄生全集》第四册附,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 《房兵曹胡马》评语,《黄生全集》(第四册),第67页。《唐诗矩》所选皆为唐人五律,分初、盛、中、晚,其中初唐17人,选诗31首;盛唐17人,选诗最多,计142首;中唐选25人,选诗48首,晚唐20人,选诗31首。盛唐诗中又以杜诗所占比重最大,选杜诗89首,占到所选盛唐诗数量的五分之三多,黄生所谓“独居强半”是也。

(4) 《黄生全集》第四册所录《诗麈》二卷实为黄生一生诗论之总结。其《杜诗说》成书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杜诗说》卷十《江南逢李龟年》云:“此诗从来诸选皆不见收,始经予友方舟拈出,予已登之《诗矩》。”今按此诗不见于《唐诗矩》而见于《唐诗摘钞》卷四。《诗麈》卷二中已经提到其“所著《杜诗说》及《一木堂诗式》”,则《诗麈》成书当后于《杜诗说》和《唐诗矩》(或《唐诗摘钞》),可以看作黄生晚年诗学思想的代表作。

(5) 洪仲(一名舫,字方舟,歙县人,?—1679)《杜诗评律》、黄生《杜诗说》、吴瞻泰(字东岩,歙县人,1657—?)《杜诗提要》三书中,多次谈及相互之间讨论杜诗句法之情景,并相互参订和征引。如洪仲《苦竹轩杜诗评律》卷一下题云“天都洪仲选编,同学黄生订阅”[洪仲:《苦竹轩杜诗评律》六卷,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刻本,上海图书馆藏本];黄生《杜诗说·凡例》云:“亡友洪方舟与余三十年性命朋友,于杜诗中间与程公如、曹次山、王几希参互考订,诸友皆沦亡,不及见余书之成。近词英吴东岩,稍出其秘笥,以五言律诗示余,惜余选成次到,故摘其评于十二卷,是皆为予他山之助也。”(黄生注、徐定祥点校:《杜诗说》,黄山书社1994年版。本文所引《杜诗说》皆出此书。)吴瞻泰《杜诗提要·评杜诗略例》:“宋元以来笺注千家,旁搜远绍,积日穷年,咸有采录。而老友黄白山生,汪于鼎洪度、王名友棠、余弟漪堂瞻淇,晨夕析疑。凡所征引,悉署某贤,不敢窃取。”[吴瞻泰:《杜诗提要》,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山雨刻本]三人中,黄生与洪仲年龄相若,交往最久,对杜诗讨论最多。黄生《一木堂诗稿》卷八《移居后追悼一二亡友》“独树荒村思人咏”句下自注云:“洪(方舟)尝与予论定杜诗。”《一木堂诗稿》卷三《哭洪方舟》四首,其二云:“诗文与经史,疑义析秋毫。指摘尽纰缪,百代安可逃。胸臆虽自信,解人未易遭。一旦遇黄生,遂结莫逆交。锺期善赏音,泠泠山水操。”其三云:“相见无杂言,论文成至乐。有时默相印,有时纷辩驳。文义必期安,字句请敢略?古镜获重磨,斩新光彩灼。往还三十载,回首惊犹昨。”皆为追忆二人论文析疑之事。

(6) 黄生《杜诗说》卷八《野老》有“(洪)方舟初导余诗法”云云。

(7) 赵弘训《杜诗通解·凡例》:“诗中句法,或单眼,或双眼,或虚寔眼,或折腰句,或流水句,或分装横插句,或三叠联,或交互联,或背面层折联,或藏头语,或歇后语,或倒叙缩脉语,其体各异,吾师(指李文炜)从黄白山悉为指出,俾学者知所取材。”李文炜:《杜律通解》,清雍正三年(1725年)蘋州草堂刻本。

(8) 何庆善根据黄生《唐诗评》(此书即《唐诗摘钞》)列出《黄生析唐诗字法句法举要》共60种,并分别加以疏解。黄生等撰、何庆善点校:《唐诗评三种》,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385—398页。黄生《唐诗评》共选评杜诗28首,其中五律17首,七律8首,五绝1首,七绝2首。

(9) 王瑛《古典诗词特殊句法举隅》(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和朱任生《杜诗句法举隅》(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版)二书,都是讨论古诗句法的专著,前者所谓“句法”,“主要是从现代意义的语法着眼的,指的是句子的样式和组织结构”(《古典诗词特殊句法举隅·小引》),后者专门讨论杜诗句法,分为“炼字”、“遣词”、“押韵”、“用事”四项内容。本文对黄生杜诗句法的汇辑,则着眼于句法与诗意之关联,这应该是黄生讨论杜诗句法问题的出发点,说详后文。

(10) 《唐诗摘钞》卷一,《黄生全集》(第三册),第23页。

(11) 《唐诗矩》,《黄生全集》(第四册),第224页。

(12) 《唐诗摘钞》卷一郑谷《送进士卢棨东归》“晓楚山云满,春吴水树低”二句,黄生评云:“春、晓、吴、楚四烂熟字,安顿得极新,炼字不如炼句,此之谓也。”《黄生全集》(第三册),第143页。

(13)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诗格论》:“这些名目众多的‘势’,讲的实际上是诗歌创作中的句法问题。”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14)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第31页。

(15) 魏庆之著、王仲闻点校:《诗人玉屑》,中华书局2007年版。

(16) 王运熙等:《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宋金元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03—204页。

(17)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8卷第3期,2000年9月。

(18) 张健编著:《元代诗法校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171页。

(19) 周维德集校:《全明诗话》(第二册),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1646—1657页。

(20) 《诗麈》卷一:“唐人炼句,有倒装、横插、明暗、呼应、藏头、歇后诸法,凡二十种。(中略)初学犹恐不能遽了,今姑述一粗浅之法,庶几易入。如五字为句,则上二下三,上三下二,上一下四,上四下一,上二下二中一,上二下一中二,上一中二下二,上一下一中三,八法尽之。七字为句,则上四下三,上三下四,上五下二,上二下五,上一下六,上六下一,上二中二下三,上二中四下一,上一中四下二,上一中三下三,十法尽之。”(《黄生全集》第四册,第315—316页)黄生所说的“粗浅”,是相比其对唐诗文本“细致”的分析后所归纳出种种句法而言的,这在前人基础之上更进了一步。

(21) 参见拙著《明末清初杜诗学研究》第九章《杜诗意法论》,中华书局2013年版。

(22) 陈之壎:《杜律陈注》,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刻本,南京图书馆藏本。

(23) 《杜诗说》卷一,第2页。

(24) 《杜诗说》卷五,第155页。

(25) 《杜诗说·序》,第1页。

(26) 《杜诗说》卷五,第166页。

(27) 《杜诗说》卷四,第114—115页。

(28) 《元虞道园明赵东山两先生原本杜律选注》,清嘉庆己巳年(1809年)新刻本。

(29) 《杜诗说》卷五,第161页。

(30) 《杜诗说》卷五,第193页。

(31) 《元代诗法校考》,第171页。

(32) 许承尧《歙事闲谭》卷十七“黄白山《诗麈》”条,《黄生全集》第四册附,第462页。

(33) 孙力平:《古典诗论中的杜诗句法研究》,《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版)第30卷第4期,1999年12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