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塞巴斯蒂安·勃兰特的《愚人船》(代前言)

关于塞巴斯蒂安·勃兰特的《愚人船》(代前言)

1494年,时值中国明朝弘治年间,德国诗人塞巴斯蒂安·勃兰特在莱茵河畔风俗名城巴塞尔完成并发表了他的诗配画文学巨著《愚人船》。

《愚人船》面世以后立刻取得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和文学成就。德国的许多城市,如纽伦堡、豪宇特林、奥格斯堡、吕贝克、罗斯托克,从南到北,不断地印刷出版,甚至一版再版。

《愚人船》的影响很快跨越了国界,进入法国、英国、荷兰,并在那些国家被译成它们的民族语言,而且兴起了许多的模仿和发展。

可以毫不夸张地认为,《愚人船》作为一部用德语著作的文学作品,从此以后在德国文学史上浩浩荡荡,如同大江大河,风光旖旎,一路凯歌。

直到1774年歌德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发表以前,几乎还没有一部其他的德国文学作品能够取得如同《愚人船》这般有说服力的艺术成就和持久长远的文学影响。

《愚人船》发表以后,诗人塞巴斯蒂安·勃兰特的同时代人甚至自豪地把他称作“第一个德国诗人”。许多学校立刻把他的作品引入课堂,作为学校教科书。

在斯特拉斯堡工作的牧师还把它搬进教堂,作为向信徒们讲经布道的典范用书。

勃兰特的学生雅科泼·洛赫(Jacob Locher)甚至怀疑当年古希腊吟游诗人荷马也曾能够取得这般巨大的成绩。因此,他把自己的老师高高地托起,跟意大利的两位文学巨匠——但丁(Dante,1265—1321)和彼特拉克(Petrarca,1304—1374)相提并论。

而十六世纪时德国重要的人文主义者和政治诗人乌利希·封·胡滕(Ulrich von Hutten,1488—1523)也对《愚人船》赞不绝口,认为作品在形式的突破方面取得了崭新的成就,它为德语的诗歌创作指明并且奠定了新的方向。

毫无疑问,《愚人船》以其独特而又醒目的书名和文学素材取得了重大的建树,它为世界文学作出了难能可贵的巨大贡献,而且创立了从此受世人青睐,并在世界范围内受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愚人文学。

德国的书城莱比锡在1986年出版的《文学辞典》解释“愚人文学”的概念时写道:“主要是指十五世纪后期和十六世纪早期的富有教育意义的讽刺性诗文和散文作品。它们以某些拟人化的个性和行为追溯到一些社会状况,首先是一些社会弊端,把这些现象理解和解释成愚蠢,并且程度不等地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从此以后,愚人文学如闪电,如惊雷,在文学的天空中划出了一道道闪亮的光芒,响彻了文学的五湖四海。它还穿越了十六世纪、十七世纪……直到今天,甚至明天,而愚人文学活动的空间早就遍布全世界。

写到这里,人们的确有理由深深地回忆并且怀念愚人文学的大师诸如伊拉斯谟·封·鹿特丹(Erasmus von Rotterdam,1469—1536)、约翰·米歇尔·莫舍罗施(Johann Michael Moscherosch,160l—1669)、汉斯·雅柯泼·克里斯朵弗·封·格里美尔斯豪森(Hans Jakob Christoffel von Grimmelshausen,1621—1676)、米盖尔·德·塞万提斯·萨阿维特腊(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1616)。而在中国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如《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儒林外史》里中举的范进、《阿Q正传》里的阿Q等,无不深深地打上了愚人文学的烙印,让人忍俊不禁,哈哈大笑。可是等到读罢作品、止住笑声、合上书卷时,读者又会陷入不绝的严肃思考。

《愚人船》的作者不仅在创立愚人文学方面独占鳌头,而且在第72章诗文中创造了戈罗比安圣人(Sankt Grobian)这一人物形象,也居功至伟。

戈罗比安原本是作者动用文字游戏从而创造的一个寻常人的名字,表示语言粗鲁野蛮、行为卑俗污秽之辈,不料想这一象征性的名字从此成为文学评论中时常引用的概念。而且,它从《愚人船》的这一篇章开始,大步迈进德国和欧洲文学,竟至于到了十六世纪时找到并且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讽刺性的文学题材,即戈罗比安主义(der Grobianismus)。这类文学题材常以负面的餐桌文化、以嘲笑讽刺为目的进而流行于时代,流传于历史。

《愚人船》的文学成就和影响不禁让人们饶有兴趣地希望进一步解剖这部巨大的文学作品。

《愚人船》是一部诗文体裁的叙事作品,全诗共占7176行,俗称“八千行诗”。《愚人船》具有自身的序和跋,然后再分成112个章节,而在第110章的后面又独辟蹊径,再列出110a和110b两章。112章诗篇全部独立成文,相互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和过渡。

《愚人船》的诗文组织比较严谨,诗行内容也很完整,结构独具匠心。点数和统计一下各个章节的组成诗行,我们将会惊奇地发现:

全书共有64章的诗篇分成39行,

共有16章诗篇由99行组成,

共有8章诗篇由40行组成,

有5章诗篇由70行组成,

有3章诗篇由41行组成,

另有3章诗篇由100行组成,

有2章诗篇由69行组成;

其他的各占一章,它们有17行、64行、92行、95行、117行、129行、130行、146行、153行、159行、161行、162行、219行、221行。

7176行诗文组成了一艘巨大的“愚人船”。诗文之中每一章节的组成形式大致相同,它们都是在跟诗文相配的木刻画下出现一组由三行或四行内容组成的格言诗,然后在第二页写上章节的标题,接着便以朴素的语言,“轻描淡写”地指出:“这是一个愚人……”

作者把世人的愚蠢行为分门别类,逐一列出,刊印在某个愚人的名下,等到了诗文章节的结尾处还常常写上著作该章的旨意,用于劝导或者教诲世人的语言浮跃纸上。

必须看到,书中几乎每个章节开始时都有精心配置在木刻画下的格言诗。这些格言诗往往能够深刻地结合画意,给诗文创造讨论问题的核心内容和中心思想,共同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道德观念和宗教意识。

当然,《愚人船》虽然有着非常明确和独立的章节,但它毫无疑问又是作为总体设计从而一气呵成的。

船舱内安置着各式各样的愚人,愚人们并不悲叹人生苦海,他们只是希望驾驶着愚人船径直驶往希望之乡——愚人镇。

我们看到,这艘大船的船舱里思想极其活泼,愚人们面貌分外生动。他们愚蠢、轻率、鲁莽、狂妄、自负、傲慢、放肆、堕落、荒淫无耻、品行不端,而且一股脑儿地粉墨登场。

可是,愚人们的思想却是如此苍白,他们缺乏信仰,缺乏方向,因此,愚人们全力以赴驾驶的大船只能笔直地驶向生活的灾难和道德的毁灭。

不过,由塞巴斯蒂安·勃兰特整体设计和亲自操纵的“愚人船”虽然在大海游弋,可是它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为了让人们认识愚蠢,从而治愈它们,还是为了让一切愚人无可避免地走向崩溃,只让其中少数几个聪明的人获得拯救,书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作者把如此巨大,并且迫切需要找出答案的问题留待广大的读者自己去思考和品味。

手捧书卷,读者不由自主地面临着一组关于人类道德思维的严峻考验。他们在眼前浮现着一幅幅生动的航海图:多少愚人共同乘坐着一艘其实没有方向盘,也没有任何操作系统的船只,愚人们裹胁着无数的罪孽、过失和恶习,伴随着贪得无厌的追求和欲望,在人生的真谛面前摇晃不已,甚至双目失明,他们时时刻刻遭受着堕落和毁灭的威胁。

当然,这还不是《愚人船》行文的唯一宗旨。

作者在书卷之中义无反顾地搬出了幸福的命运转轮。他警告愚人们不要一味盲目地追逐名利、成就,因为过分“信任自己幸运的人,他在顷刻之际便会跌落下来,仰面朝天”。

看来,愚蠢对社会上许多人来说已经深入骨髓。

有趣的是,作为人类在智力方面的愚蠢还可以被具体地量化。它被分解成:骄傲自大,贪婪吝啬,暴饮暴食,淫欲放荡,妒忌羡慕,暴戾恣睢,迟钝懒惰。

奇怪的还在于,这组成愚蠢的七大成分,它们相互间盘根错节,节外生枝,从而分解出许多的下属罪孽。

于是,贪得无厌、淫荡私通、大吃大喝、挥霍浪费、穷奢极欲、大发脾气、冷漠以待、亵渎上帝、破坏婚姻、轻浮放荡、酗酒如命、舞蹈成瘾、赌博成性等人生弊端蹦跳而出,把一艘愚人船装点得无限美好。

作者借此表示,人类如果愿意认识自我、揭露自己身陷罪恶、明白自己原来是个愚人,其实正是人类智慧的表现、智慧的开始。重锤响鼓、震耳欲聋,《愚人船》给读者的内心世界送上了阳光,送去了温暖。

研读《愚人船》时自然不能忘怀同时研究伴陪诗文的木刻画,而且,诗配画,图文并茂,实在成了《愚人船》的艺术特色。

一般来说,随着印刷术的发展,欧洲在十五世纪后半叶时便出现了伴着书籍一起印刷的插图,而《愚人船》则由于书中112幅木刻画更显诗文的民间色彩和教育意义。

这里除个别篇章外,塞巴斯蒂安·勃兰特在每幅木刻画下都精心配置了三行或四行格言诗。诗文的含意通过活泼的图画显得更加栩栩如生,扣人心弦。

写到这里,笔者禁不住又翻看了画中诸如乌鸦和愚人的幽默形象。

乌鸦停驻在愚人伸展的手臂或者站立在愚人便帽上,它的口中不断地呼叫“明天,明天”。这幅木刻画表示的内容和中国人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诗文何其相似乃尔。

另外有一幅画表示一位愚人热烈地渴望着享受非分之福。

那幅画中有三个艺术之处尤其让笔者忍俊不禁:为了达到目的,画中愚人骑上一只大虾,想必寄希望于日行万里。

可是,愚人没有想到虾步特殊,它不是往前,而是往后退缩的。结果事与愿违,那是用不着愚人稍加等待的实际结果。

画中的愚人除了骑虾以外,他还在手上拄着一根拐杖,希望帮助自己,支撑疲劳,有所倚靠。

可是,这根拐杖实在弱不禁风,还没等愚人开始万里鹏程,它便已经折成两节。书上的木刻画如此生动,读者几乎从拐杖的折裂之处听到“叭”的断裂之声。

俗话说:“好事成三。”这里的愚人自然不忘多方面地显示自己的天性。他咧开一张吞咽万物的贪婪之口,为了让眼前的鸟儿径直地飞入他的嘴巴,希望不费吹灰之力。

木刻画对内容的表达如此细腻,引起的想象又是如此的丰富,足见成书的智慧匠心,而愚人们贪得无厌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也被刻画得惟妙惟肖,让人难以忘怀。

《愚人船》的木刻画就其画面来说显得如此惊人的统一,平常人确实难以分辨其中不同的风格。书中的每幅画都是以极其简单的素描手法借以衬托和反映愚人的愚蠢举动。

那么,谁是《愚人船》中木刻画的作者呢?这在今天成了一个谜,其中的答案共分三种:

1.作者授意他的朋友画的;

2.作者塞巴斯蒂安·勃兰特自己画的;

3.某些当时生活在巴塞尔的著名画家画的,例如当时年轻的画家阿尔勃莱希特·杜莱尔(Albrecht Duerer,1471—1528),而且,后世认同这一画家的人还在有增无减。

可是,由于当时缺乏明确的示意,这种不经意的疏忽给后人平添了许多的分析和猜测。于是,人们分析来、分析去,否定来、否定去,可是《愚人船》书中木刻画的作者究竟是谁直到今天仍然还是个谜。它困惑着读者和研究者,大家莫衷一是,这类局面说不定还会长期存在。

当然,《愚人船》不仅插图精湛,它的语言风格也会引起读者的称赞和欣赏。

《愚人船》行文简洁、明了。民间的智慧、民间的幽默、民间的语言、民间的谚语,如瀑布,如泉水,绵绵不断,滚滚而来,引人入胜。

作者在书中还运用了许多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其中有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圣经故事等。它们除了增加诗文的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外,还明显地提高了诗文的品位,拓展了自身的知识领域,扩大了读者的视野,同时又显示了诗人塞巴斯蒂安·勃兰特驾驭语言的杰出能力。

塞巴斯蒂安·勃兰特于1458年出生在斯特拉斯堡,父亲是一位殷实的餐饮行业老板,长年担任城市参议员。

勃兰特在1475年就读巴塞尔大学。巴塞尔大学是1459年按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风貌建造的,它在当时已经成为德国南部地区精神生活的中心。

1477年,勃兰特选修法律,1499年获得两项法律学科的博士学位,从此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

勃兰特曾经担任该校法律系的系主任。他在法律、政治和道德领域发表诸多作品,而且坚持诗配画的创作方法,使得书写的诗文通过图画的陪衬加强和加深了读者的视觉效应。

1499年,瑞士出现一片混乱。巴塞尔城签署协议,同意加入瑞士联盟,从此脱离德意志帝国。

勃兰特难舍对德国皇权的忠诚,于是放下巴塞尔的教鞭,回到他的故乡斯特拉斯堡,担任法律顾问,后来担任城市书记员。

1521年5月10日,塞巴斯蒂安·勃兰特病逝于故乡斯特拉斯堡,享年六十三岁。

塞巴斯蒂安·勃兰特的《愚人船》的确是一部功在千秋的文学巨著。

人们在分析作品时,自然不会忘掉世上愚人的千姿百态,愚人们构成了丰富而又复杂的社会生活。

可是,人生如海,深不可测。如果想要锳过这滩浑水,真是非船不可啊!因此,塞巴斯蒂安·勃兰特作品中的“船”字熠熠生辉,更为作品增添了无限光彩。

《新华字典》界定“船”字的概念时写道:“水上交通的主要工具。”

我们人类一定是从树木入水以后不但不沉反而浮躺水上受到了启发,因此,如同在陆地上造出了车辆,他们也在水面上造出了舟船,以此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甚至到了传说中还不忘舟楫之功,诺亚方舟便是一例。

诺亚据传是人类经历洪荒年代以后的始祖。

那时候的人类目击了亚当和夏娃创立的文明,可是他们不知收敛,因此获罪于天。神仙生气了,决定泛滥洪水,消灭人类。

可是,这位神仙的意志或者执行命令的决心不够坚强,他竟然把天机泄露给一位善人诺亚,而且嘱咐诺亚赶造一艘方舟,待洪水降临时供全家以及其他各类品种的生命体登入方舟避难。

等到洪水退落以后,诺亚放出一只鸽子,鸽子飞回来时在嘴边衔着一片橄榄树叶。诺亚这才知道离陆地已经不远,生命有救了。

看来,传说中的诺亚方舟原来是一艘救生艇。

不过,如果说诺亚方舟多少有点子虚乌有的嫌疑,因为它毕竟属于传说中的运载之物,而我们今天把塞巴斯蒂安·勃兰特生活的时代说成是船的世纪,那是千真万确、丝毫也没有夸张色彩的历史事实。

人类的十五世纪是由中国人郑和率领船队从而载入史册的。

据史料记载,郑和于1371年出生在中国云南大山之中一个穆斯林家庭。他的家乡地处偏僻,远离大海。

郑和的父亲和祖父曾经远涉重洋前往麦加朝圣,他们都是成吉思汗军队中的士兵。

郑和出生的时候元朝已经土崩瓦解。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大胆决定向云南发起进攻,俘虏许多人丁和孩子。郑和属于这一行列,从此以后开始了他的宦官生涯。

郑和归顺明王朝后,深得燕王朱棣重用,而明朝的造船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试看当年供郑和乘坐的大船长一百三十米、宽五十米,几乎比今天正规的足球场还大。一艘船上最多可以运载上千名旅客。

1405年7月11日,郑和率领着由三百十七艘船组成的巨大船队,载着两万七千余人,由长江口岸浏河港出发,浩浩荡荡,一路往南。

而且,从1405年到1433年,他前后进行了七次大海航行,船队一直到达非洲的东海岸。

郑和率领船队扬威大海。看来,他所驾驶的竟是一条开拓商机的旅游船。

无独有偶,也还是在十五世纪,意大利出了个航海家,名字叫克里斯托弗尔·哥伦布(约1451—1506)。

哥伦布出身寒门,父亲是个贫穷的纺织工人。哥伦布为了寻找通往印度的西行航线,于1492年在西班牙政府的支持下,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和古巴等地。

后来,哥伦布又在1493年、1498年和1502年三次率船队出航,抵达牙买加、波多黎各诸岛以及中南美洲大陆沿岸地带。

哥伦布歪打正着,本来要去印度,结果发现了新大陆。而且,他还用船作为道具,亲自关上了十五世纪的大门。

真是一艘地地道道的糊涂船。

毫无疑问,郑和和哥伦布一定给塞巴斯蒂安·勃兰特捎去许多启发,让他完成了文学巨著《愚人船》。这里便应了中国人的智慧之说——无巧不成书。

塞巴斯蒂安·勃兰特以其《愚人船》的大手笔无疑从一个重要的侧面描绘了欧洲十五世纪时的精神风貌。他在对社会上多少愚人进行善意的鞭笞时仍然不忘抒发胸中郁闷,排遣心中块垒,大声地呼喊着要留智慧在人间。

我们的祖辈习惯于把劝人向善的文艺作品称为“劝世文”,劝世人行善,劝世人改悔。他们以文字的方式揭露愚蠢、提倡道德、修补社会,这也许便是他们理解的文学宗旨。

当然,文学的宗旨究竟是什么,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由不得任何个人摆谱摆权威的,这里便孕育着文学的民主与和谐。它希望在社会上动员多少阶层的有识之士努力实现经世济邦的宏图大志。这里才是人们不绝夸耀的“诗言志”。

塞巴斯蒂安·勃兰特理解的社会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大洋。为了驾驭社会的风风浪浪,他努力刻画和建造了一条无限大的船,然后在甲板上搭起了生活的大舞台,让愚人们一个个登台淋漓尽致地表演。

愚人们有声有色,活演了人生百态,给后世的读者留下了无数的启迪和警喻。

呜呼!生活如水,日月如常。人们可以大胆地预测,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西装革履的摩登社会还是不能阻止人类的愚蠢像雨后春笋般地到处冒出来。这里没有东南西北,没有中国和外国的区别。

多少愚人,他们有的权踞高位,有的出身草莽,每日里只是不忘推行愚蠢,而且沾沾自喜,享受着他们的愚蠢举动,成为愚人船上不绝的游客。

人啊,应该学会虔诚,学会善良。他们应该努力地摈弃愚蠢,千万不可犯傻,《愚人船》如是劝说。

是为前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