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代前言)

关于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代前言)

自从中世纪以来,德国的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在德语国家里广泛流传,它是一部深受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伟大的文学作品。

今天,散见于德国、奥地利等地图书馆的大约有十部全版或者接近全版的书籍,另外还有近二十部残缺不全的抄本。它们之中最为重要的抄本有:

——荷恩埃姆斯—慕尼黑版(die Hohenems—Münchener Hand-schrift);

——圣伽伦版(die St.Gallener),人们把这一版本称为乌尔伽达版,通俗版的意思;

——荷恩埃姆斯—拉斯贝尔克版(die Hohenems—Lassbergische Handschrift),该版现收藏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多瑙申根。

学术界习惯上把荷恩埃姆斯—慕尼黑版称为A版,把圣伽伦版称为B版,而把荷恩埃姆斯—拉斯贝尔克版称为C版。

一般来说,C版属于最古老的版本,源于十三世纪初叶,可是B版中所提供的内容则可以让人们追溯到北欧更为古老的文学题材。C版实际上是内容扩大和改编的版本。本部《尼伯龙根之歌》译本主要依据C版,即荷恩埃姆斯—拉斯贝尔克版。

人们推测《尼伯龙根之歌》成书于1200年前后,作者或编汇者姓名不详。

有人认为,作者也许是帕骚圣教管辖区的一名成员。而1567年在多瑙河流域普龙堡(Burg Prunn)发现的一幅手迹中记载了城堡主人夫劳恩贝格家属在该地过着优雅的宫廷生活。

这幅手迹源于十四世纪,上面抄录着德国文学的经典作品《尼伯龙根之歌》。因此,普龙堡又在民间传说中被视为《尼伯龙根之歌》的发源地。

从内容上看,《尼伯龙根之歌》也许属于唱本或脚本,而它的听众显然是一群出身高贵而有教养的人士。

十六世纪时,《尼伯龙根之歌》在德语国家和地区曾经一度被遗忘,直到十八世纪中叶才有人把它重新挖掘出来。

1782年,C.H.米勒印刷了该诗的第一个版本。可是世人对书的反应却截然不同,比较典型的有德国弗里德里希一世的一通评论。

他在1784年2月22日收到《尼伯龙根之歌》赠书后,给出版者写下的回信中说道:

对这些诗,你们过分地看好……认为它对于丰富德语语言如此重要。我的意见却是这些东西其实还不值一桶炸药钱。

它们不值得从遗忘的泥土中重新被揪拔出来。至少在我的藏书中,我是不能容忍这类粗劣的东西,而要把它扔出去的。

因此,寄给我的这套书只能存放在那边一旁的大图书馆里等待它的命运了。估计这样的东西是不会有多少人过问的……

看来,历史上喜欢评论书籍的大人物还不止一两家,然而幸运的却是国王所作的预言并不灵验。

那时候,连才气横溢的歌德在开始时对《尼伯龙根之歌》的反应也是十分冷淡的。

歌德把米勒先生寄给他的赠书一连搁置了几年,未曾阅读。直到1806年,他才开始翻阅这部诗歌,甚至从中翻译了一段。

可是,德国浪漫主义的前驱和后来许多的浪漫主义人物对《尼伯龙根之歌》却十分赞赏和推崇。

1812年,《尼伯龙根之歌》以大学教科书的面貌登上了神圣的学术殿堂。不久,它便占领了广大的中学领地,直到今天。

当然,《尼伯龙根之歌》的广泛传播还得力于它被多次译成现代德语,而其中由卡尔·西门洛克(Karl Simorock)于1827年发表的翻译最为杰出。迄今为止,它仍被视为该部作品的经典译作。

《尼伯龙根之歌》虽然托名于“歌”,实际上却是一部叙事诗,一部英雄传说。

从内容上看,《尼伯龙根之歌》是由两部互相之间并不相连的传说,即所谓《西格弗里特传奇》和《布尔恭腾王朝覆灭记》重新组合而成的。

全书的第一部分包括1—19章,涉及四位王家男女——恭特尔、勃吕恩希尔特、西格弗里特、克里姆希尔特的婚姻记。

这里包括求婚和结婚的盛大场面和精彩故事,涉及两位王家姑嫂的不睦和纷争,另外还有英雄骑士西格弗里特之死,包括密谋、残杀以及在莱茵河沉降尼伯龙根宝藏的传说。

第二部分包括20—39章,涉及许特格为匈奴人国王埃策尔提亲,克里姆希尔特的二次姻缘以及在维也纳城举办隆重的婚礼。

克里姆希尔特不忘旧恨,婚后邀请众位兄弟前往匈奴人王国,然后便是布尔恭腾人的多瑙河之旅,克里姆希尔特为丈夫西格弗里特之死以及为尼伯龙根宝藏所策划的复仇之战,等等。

《尼伯龙根之歌》的两大部分内容精彩,它们源于欧洲历史上许多的材料和典故。据推测,大约在1190—1205年期间有人把它们综合整理成统一的情节。

毫无疑问,这样的融合肯定难以让故事的发展做到天衣无缝。因此,细心的读者无论在书中人物或者在故事的内容方面都能发现一些细小的矛盾之处。

《尼伯龙根之歌》纵横欧洲大地,它的脉络分布从故事的北欧起源到欧洲中部的莱茵河地区,然后几经颠沛流离,人物命运的舞台重新搬到欧洲东部的多瑙河流域,于是帕骚、贝希拉恩、梅尔克、图尔恩、维也纳、格朗、布达佩斯等一系列流经今天德国、奥地利和匈牙利境内多瑙河沿岸的名城如同星光灿烂的夜空,令人目不暇接。

读罢全诗,让人不得不感慨万千地掩卷沉思,脑海中重新泛起了汹涌澎湃的刀光剑影和可歌可泣的儿女情长。

《尼伯龙根之歌》的故事是这样的:

古代尼德兰王国有位王子名叫西格弗里特。王子非常勇敢,力大无穷,曾经杀死过一条恶龙,还用龙血沐浴,血到之处刀枪不入,如同坚甲。只是王子在沐浴时恰巧遇有一片菩提树叶飘落肩上,因此这一龙血未曾浸到之处便成为致他死命的薄弱环节。

这位尼德兰的王子还征服并且占有巨大无比的尼伯龙根宝藏。此外,他又在战斗中获得一个隐身帽,只要戴上它,不但身体隐而不见,连个人的气力也能增强很多倍。

王子听说在布尔恭腾王国有一位公主叫克里姆希尔特,貌似天仙,决定前去求婚。

布尔恭腾的国王名叫恭特尔,是克里姆希尔特的长兄。他答应了西格弗里特的求婚,但是让远方的客人必须帮助自己办成一件大事作为条件。

原来国王恭特尔早就想娶冰岛的美丽女王为王后,女王的名字叫勃吕恩希尔特。

这位冰岛女王既美丽又凶狠,凡是向她求婚的人都必须跟她进行类似今天田径运动的竞技比赛:投枪、掷石和跳远。

如果有人在三样比赛中有一样不如她,那么,不但求婚不成,还得赔上性命。恭特尔自知力不从心,便央求西格弗里特王子全力以赴帮助他。

于是,西格弗里特打扮成恭特尔的随从,前往冰岛。

当恭特尔跟勃吕恩希尔特进行比赛时,西格弗里特凭借隐身帽的神力,暗中帮助恭特尔,让恭特尔在三项比赛中大获全胜。

勃吕恩希尔特无可奈何,只得跟随恭特尔返回布尔恭腾王国。

回国以后,勃吕恩希尔特和恭特尔,西格弗里特和克里姆希尔特双双成婚。

可是,在新婚之夜,冰岛来的骠勇异常的女王结结实实地吊打了恭特尔,把他捆绑着悬挂在墙上。

次日,恭特尔不得不再度请求西格弗里特帮助。

于是,等到夜晚来临之时,西格弗里特立刻戴上隐身帽,潜入恭特尔的寝宫,帮助恭特尔制服了勃吕恩希尔特,使勃吕恩希尔特成了恭特尔的妻子。

从此以后,勃吕恩希尔特没有了先前的凶残面目,成为一个温顺的妻子。

当晚,西格弗里特顺手取走了勃吕恩希尔特的一枚戒指和一根腰带。他将两件物品交给自己的妻子克里姆希尔特保管。

不久,西格弗里特带着克里姆希尔特回到自己的故乡尼德兰王国。十二年之后,他们又被邀请到布尔恭腾王国做客。

一天,克里姆希尔特和勃吕恩希尔特一同去沃尔姆斯教堂做弥撒。可是,这对姑嫂却在路上为争论走在先后的身份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勃吕恩希尔特对克里姆希尔特说道:“家奴的妖精绝不应该走在一位王后的前面。”

克里姆希尔特则反唇相讥:“一位小妾如何成了堂堂国王的妻房?”

勃吕恩希尔特气愤万分,决意向西格弗里特报仇雪耻。恭特尔的勇士忠臣哈根立刻宣誓,他要杀死西格弗里特,以此为主人报仇雪恨,用来表示他的忠心。

有一回,哈根偶然从克里姆希尔特那里得知了西格弗里特身上致命之处。

一次出征,因为不见敌人的踪影,出征变成了狩猎。西格弗里特去泉边喝水,哈根尾随在后,暗中刺杀了西格弗里特。

西格弗里特的妻子克里姆希尔特非常伤心,发誓为夫报仇。

几年之后,克里姆希尔特被人说服,将尼伯龙根宝藏——她的结婚晨礼送到布尔恭腾。哈根待宝藏送到之后,动用种种手段终于夺得了保管宝藏的钥匙,并最终将宝藏偷偷地沉入莱茵河底。

后来,匈奴人国王埃策尔向克里姆希尔特求婚。

使者答应婚后为克里姆希尔特排忧解难,克里姆希尔特这才答应再嫁。于是,克里姆希尔特动身前往匈奴人王国。

她在匈奴人王国时刻思念着报仇,不知不觉在匈奴人王国住了十三年。

一天,克里姆希尔特向埃策尔提出邀请她的兄长恭特尔和哈根等人前来王国做客。

哈根接到邀请后立刻明白了克里姆希尔特的用意,便力图说服恭特尔不要前往,可是骑士的英勇气概和骄傲迫使恭特尔必须大无畏地前去冒险。

于是,恭特尔、哈根随带精兵万名,浩浩荡荡地前往匈奴人王国探亲。

他们在匈奴人王国的盛大宴会上,有意让竞技比赛弄假成真,最后演变成浴血奋战。匈奴人和布尔恭腾人杀作一团,直到血流成河,尸横遍地,恭特尔和哈根均被匈奴人生擒。

克里姆希尔特本可把哈根杀死以报丧夫之仇,可是克里姆希尔特向哈根发问的第一句话却是,她的尼伯龙根宝藏现在何处,表示只要归还宝藏便可以让哈根生还布尔恭腾王国。

哈根答道:只要他的君主恭特尔在世一日,他就不能说出宝藏所在。

克里姆希尔特杀死了兄长恭特尔,并把首级向哈根出示。

哈根看到恭特尔的首级后对克里姆希尔特说道:如今除了上帝和我之外,再也无人知道宝藏所在,你也休想知道它的下落。

克里姆希尔特见他抗拒,便愤而杀死了哈根。

在旁的勇士希尔德布兰特目睹了一个堂堂武士竟被女流之辈残酷地杀死,他愤怒至极,于是挺上一步,挥刀砍下了克里姆希尔特的首级。

一部英雄传说便在遍地尸身的血泊中收场了。

不难看出,《尼伯龙根之歌》给世人提供了一幅精彩的历史画卷。

那是一个风云变幻、起伏跌宕的时代,纵横时代的主体人物就是分布在大小地盘上的国王。

这里有莱茵河地区布尔恭腾王国的国王恭特尔,有活跃在桑腾地区的尼德兰王国国王西格蒙特和他的王位继承人西格弗里特国王,有生活在格朗和布达佩斯的匈奴人王国的国王埃策尔,另有生活在大海深处的冰岛女王勃吕恩希尔特以及尼伯龙王国的君主、年轻的国王希尔鹏。此外,还有犯境相侵的丹麦王国的国王吕特伽斯特和他的兄弟萨克森王国的吕特格尔国王。

国王们穿罗着缎、过着灯红酒绿的日子自然不在话下。他们忙碌着穷兵黩武,不断地举办盛大的节日,展现他们在马背上和弓箭下的身段和武艺。

另外,国王们还是一批特殊的经济人物,他们的头脑里膨胀着遏制不住的占有欲望。占有别国的土地,占有别人的财富,似乎已经成为国王们借以存在的日常政务。

西格弗里特公然宣称:“你们拥有的一切,我要通通地征讨夺回。无论是土地还是堡垒,一切都必须对我俯首称臣。”

何等气派,何等直率。于是,他们成绩巨大,战果辉煌。

国王们舞枪弄棒,“到处寻找是非纷争”。至于他们积攒的财富,“如果人们愿意用它支付买下整个地球,结果也不会减少其中甚至一个马克的价值”。

财富之大,可见一斑。

不过,正当其年的国王们往往还都是情场的娇客。他们不时地“失足跌入滚烫的爱河”。而且,国王们似乎全都热衷于远方的爱情。

位于北方尼德兰王国的西格弗里特为了求婚,“昼夜兼程,已经迎来了第七个灿烂的清晨,他们来到沃尔姆斯郊外河滩”,这是自北向南的旅程。

国王恭特尔为了“让艳丽的冰岛女王从此成为自己的后宫妻房”,甚至不惜冒“接连十二个白昼黑夜”的舟楫之苦,趁着“强劲的海风”,一直“进入勃吕恩希尔特的王国”,这是自南向北的求婚之旅。

自然,匈奴人的国王埃策尔也不甘寂寞。

他在丧偶后不断地“思量着续弦王后,再娶妻室”,于是派了威武的边关伯爵许特格前往说亲,“沿路行走十二天,他们终于到达了莱茵河”,这回是东西方向,沿着多瑙河,再转程到了莱茵河地区。

国王们的求婚之旅真是一路洒满了英雄美女的无数佳话,流传千古。

国王们当然不会孤家寡人、独自行动的。他们便在各自的王室周围积聚了一批忠臣良将。于是哈根、唐克瓦特、埃克瓦特、伏尔克、勃吕特林、赫尔姆诺特、希尔德勃兰特、荷恩伯格等一大批文臣武士如同众星拱月,构成了各个王国天下的人员堡垒,固若金汤。

忠诚和勇敢是骑士英雄们进入国王伦理大厅的两张入场券。

恭特尔的谋臣哈根一旦知道王后勃吕恩希尔特受到“无地自容”的伤害时,他“立刻举手发誓”,愿意为主人“报仇雪耻”。

其实,哈根除去西格弗里特的真正目的则是为了替恭特尔国王扩大地盘,为了让“属于西格弗里特的许多王国都对我们俯首称臣”。

为了实现被他们视为崇高的愿望,哈根或者其他分属各个王国的武士们在战斗中显示的勇敢都是空前绝后、无与伦比的。难怪乎故事在最后结束时勇士们通通都被斩尽杀绝,他们躺在共同组成的血泊之中,让故事无限悲壮地“到此结束”。

当然,故事里宣扬的“忠诚”也是相对而言的。

身受哈根式“忠诚”重创的西格弗里特在临死前还不忘揭露,说“人间世上从来没有比起你们对客人施行的更加卑鄙、更加恶毒的阴谋”。因此,忠诚说穿了只是骑士们向国王书写领取活动空间和范围的卖身契。他们都以唯恐不及的勇敢装点自己的颜面和活动空间,尽显骑士王国主仆间的精神风貌和伦理道德。

有趣的是,在《尼伯龙根之歌》歌声所能飘扬到的地方,无论是国王还是王宫大臣乃至一般的平民百姓,他们全都奉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男女双方对婚姻都很忠诚,感情也很专一。

勃吕恩希尔特当姑娘时择婿条件非常苛刻:“向他求婚的年轻勇士,必须跟她比试投掷枪杆”,而且,“倘若失手输掉一场,英雄难免把命儿搭上”。

可是,当女王终于接受了爱情的命运以后,她便立刻庄重地向国王声明:“我再也不敢拒绝你对我恩赐的高贵爱情。”从此以后,“女王果然不比任何一个女人更加强悍半分”。

其实,《尼伯龙根之歌》正是以悠扬的文字再现了三部重头的爱情戏:西格弗里特王子和克里姆希尔特公主的爱情,恭特尔国王和勃吕恩希尔特女王的爱情以及匈奴人王国的埃策尔国王和克里姆希尔特的续弦爱情。

国王们为了爱情不惜赴汤蹈火,自然,他们全都无限深情地沐浴着爱情的阳光雨露。爱情带给他们幸福,爱情又给他们酿造了无边无际的灾难。

莱茵河畔布尔恭腾王国的公主克里姆希尔特便从爱情的无限高峰跌落进爱情的万丈深渊,终生啜饮着难以弥补的杀夫之痛。难怪乎她有强烈的报仇欲望,念念不忘要给丈夫西格弗里特报仇雪恨。

当然,克里姆希尔特的悲剧并不在于她有难以忘怀的复仇心理。

她作为一个青春如花的女人自然不能接受哈根阴险的杀夫之恨,她的痛苦刻骨铭心也在一般人可以理解的常理之中。而克里姆希尔特最终“被骑士利剑斩成数段”的原因乃是她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惜倾王国之力,仅仅为了图个人的报复之快。

这等行为的结果必然为天理难容,所以,她的最终结局也便成为理所当然的故事色彩。

从美学角度看,《尼伯龙根之歌》不愧为一部拥有多种特色的英雄史诗。

这部作品气势磅礴,内容包罗万象,叙事叙理丝丝入扣,展示情节前后呼应,读来让人回肠荡气,难以忘怀。

《尼伯龙根之歌》是以第一人称(我)作为故事的讲述者,往下娓娓动听地叙述或者演唱的。诗文内容通俗明了,语言偏向民间性的口头交往。

演唱者不断地把故事推向一个个新的高潮。高潮迭起,使全文更加紧张,让故事的涟漪呈现更加良好的合理性、精彩性和可读性。

作为《尼伯龙根之歌》诗文道具的其实都是一些直观的尘世俗物。这里有宫廷、战马、舟楫、华服、美酒、兵甲、刀剑。活动的舞台上有山有水,更有辽阔的平原作为厮杀的战场。

《尼伯龙根之歌》所展示的人员和他们的关系,那简直就是一幢再也明白不过的封建大礼堂。这里有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儿子女儿、亲戚朋友,这里有将军士兵、主人仆人,甚至还有善知过去和未来的多瑙女妖。

而且,即便是女妖或者镇守尼伯龙根宝藏的白胡子小侏儒阿尔卑律希,他们完全都是人体生命的变种或异种,来自人类美好的艺术想象和创造。

他们跟人类一样,有名有姓,有男有女,还跟人类操持共同的语言。可是,他们又跟人类不一样,那便是他们具有超人类的特异功能,善知过去未来,保管着戴在头上便能让谁也看不见的隐身帽。这些都为主人的行动和成功平添了无比巨大的方便和条件。

《尼伯龙根之歌》诗文中涉及的王国权力和王位的关系准则便是封建社会的世袭制。

西格弗里特王子继承父亲西格蒙特的王位,四面支持,八方呼应,天经地义。布尔恭腾王国似乎也是长兄执位,其他的兄弟们共同辅佐朝廷,连婚姻也都是嫁娶式的,男方迎娶,女方出嫁。

《尼伯龙根之歌》从成文到眼下大约跨越了九个世纪,可是它让读者在今天读起来仍然感到分外亲切和熟悉。

毫无疑问,《尼伯龙根之歌》是一部伟大的欧洲型的作品,是一部德国式的英雄史诗,它在德语国家中留下了巨大的影响。

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境内,有许多地方被称作“尼伯龙根大街”“尼伯龙根广场”“尼伯龙根商厦”“尼伯龙根纪念碑”“尼伯龙根河谷”。这些纪念性的地名便让中国人想起国内多少城市拥有的“中山大道”“中山桥”“中山路”“中山广场”“中山纪念碑”一样。

奥地利位于多瑙河畔的贝希拉恩城更是一个鲜明的例证,它在老城内的所有街道几乎全是以《尼伯龙根之歌》中的人物命名的。

而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附近的图尔恩城于2005年7月在多瑙河畔落成一座生动活泼的尼伯龙根纪念碑。那是一组活泼的人物铜像,再现了《尼伯龙根之歌》诗文中悲欢离合、难分难舍的动人场面。

荷兰、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四个国家为他们的《尼伯龙根之歌》一共建造了十六座纪念碑,显示了这些国家对民族文化的尊敬和弘扬,对文化和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一本书在那些民族和地方显示了如此崇高的地位,它们会引起世界上多少民族的深思和感慨!

这里可以让读者看到号称“德国圣经”的《尼伯龙根之歌》影响之大。

值得指出的还有,《尼伯龙根之歌》毕竟涉及亚大陆的两大文化,它无疑会在诗文中给自己添加许多鲜明的东方色彩。这恐怕是不少研究《尼伯龙根之歌》的西方人士始料未及的。

这里包括龙的概念、匈奴意识、英雄伏尔克的琵琶,还有如意金棒等。

而且,德语中的《尼伯龙根之歌》为自己显示了特殊的诗歌体型。也许为了朗读,为了表演,它在每一行中都留下一处断档,如同音乐作曲中的休止符号一样。

龙在中国文化中是权力的象征,也是美学想象的艺术结晶。它借用了许多动物的身体结构,如牛头、马面、鹿角、蛇身、鱼鳞,再借用鹰爪等,组成了一个上乘的艺术精品。

可是,龙在日耳曼文化意识中却是妖魔鬼怪的标志,是恶鬼的同义词。

它常常用来衬托许多超人英雄的巨大本领,或被战胜,或被斩杀,再用龙血沐浴,则能练就铜皮铁骨的惊人本领。

北欧瑞典在松毕霍尔姆地区的岩壁上刻有一幅西格尔特大战恶龙的岩画。画中展示了剖心、饮血、烹饪等生动的场面,给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许多动人的题材。

《尼伯龙根之歌》中的如意金棒出现一回后便被搁置一旁,不知如何显示作用。可是,同样的金棒在《西游记》的猴王手中则被玩耍得出神入化、惊天动地。

无独有偶,前几年在成都附近三星堆出土文物中也有一根精工细致、独一无二的金棒,再一次显示了古代前人的艺术匠心。

《尼伯龙根之歌》中的乐师大英雄伏尔克手持乐器琵琶,战斗激烈时“发出了强烈的响声”。而且,他还把“琴弦拉得通红一片,他用琵琶音乐为多少英雄好汉无端地伴奏送终”,“它的歌声嘹亮,穿透了头盔和战盾的铁边”。

显然,他不是用刀剑的利刃,而是用乐器的响声战胜敌人的。

此情此景,不由得使人们联想起收降孙悟空时的天兵天将,其中也有一位耍弄乐器的金刚,乐声刚烈,弹得猴王头涨欲裂。

真是如出一辙的制胜法宝。

必须指出,在十二世纪搅动东西方文化的历史巨匠正是蒙古人成吉思汗。他的马队泼墨于蓝色的多瑙河,因此在多瑙河流域留下了匈奴和匈奴人的形象,那是顺理成章的故事和美事。

呵,德语文学中涌现的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真是一部生动的文学巨著,让人们解读不尽。

是为前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