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鉴真和尚由震旦来日本传戒律

第八篇
鉴真和尚由震旦来日本传戒律

古时,圣武天皇朝代,有一位圣僧,人称鉴真和尚。鉴真原是震旦扬州江阳县人氏,俗姓淳于。在大周则天朝代的长安元年,他十六岁那年,跟随一个名叫知满禅师的僧人出家,身受菩萨戒后,便在龙兴寺修行。他一生严守戒律,从不懈怠,后来由于年岁日增,也渐渐走向老境。

这时,有一个名叫荣睿的僧人,为了传习佛法,由日本来到震旦。××××到达该国,××××传播戒律之法,又加上荣睿再三劝告,终于决定随他同去日本传播戒律之法。于是,在天宝十二年十月二十八日戊时,鉴真和尚离开龙兴寺,来到江边要登船的时候,龙兴寺的僧众,一见和尚离去,都非常惋惜悲痛,一齐流泪劝阻。但是和尚传播佛法之心甚切,并未听他人的劝阻。在江边上船后,直下苏州的黄泗浦。和尚率领的人员中,有十四名僧人,三名尼僧和二十四名俗人。携带的物品有:佛舍利子三千粒,佛像、经书、菩提子三斗,其他财物也颇丰富。

途经一月有余,十二月二十五日这天,鉴真一行抵达日本萨摩国的秋妻屋浦,在那里度过除夕。翌年,即天平胜宝六年的正月十六日,有一个从四位[32]上的官员大伴宿祢[33]胡满,将和尚从震旦来到日本的情由奏禀了天皇。同年二月一日,鉴真和尚来到摄津国的难波,天皇闻讯后,派遣大纳言[34]藤原朝臣[35]仲麻吕询问和尚的来意。和尚说:“我是大唐扬州龙兴寺的僧人,法名鉴真,我所持奉的是戒律之法,今为传播此法,才不远千里而来。”

天皇闻听之后,命官拜正四位下的吉备朝臣真备传旨说:“应该在大东寺修筑戒坛,传习戒律,这是我最欣慰之事。”遂迎接了鉴真和尚,并对他非常尊敬。不久,东大寺的大佛前面便修起一座戒坛。天皇首先以和尚为戒师,登坛受戒,随后,皇后和太子也受了沙弥之戒。此外,贤憬、灵福等八十余名僧人也随之受戒。后来,大佛殿的西头又修起一所戒坛院,许多人都来登坛受戒。

不久,皇后身染重病,经久不愈,鉴真和尚便进奉药品。药品很有灵效,皇后病体果真痊愈。天皇大喜,立刻要封他为大僧正,和尚固辞不受,于是便改赐“大和尚位”[36]。同时将新田部亲王的归邸赏给和尚居住,并在那里建造了一座寺庙,就是现在的招提寺。

天平宝字七年五月六日,和尚圆寂。当时他面西盘膝打坐。他的××当××××之后,安葬之时,满山香气芬芳,××××正如××××指示:“如果有人死后三天顶上还发暖时,那就是第二地的菩萨。”因此,人们都知道鉴真和尚就是第二地的菩萨。他从大唐带来的三千粒佛舍利子,至今仍收藏在招提寺内。和尚的坟墓就在寺旁,日本的戒坛据说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