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婆罗门僧正从天竺来访行基

第七篇
婆罗门僧正从天竺来访行基

古时,圣武天皇建造东大寺,准备举行开光供奉法会。当时有一人名叫行基,天皇意欲请他为法会讲师,行基奏道:“我不足以当此重任,不久必有人从国外前来,他可以担任讲师。”同时又奏请,让自己去迎接那位讲师。天皇准许他率领百名僧人一同前往,行基站在一百名僧人的最后面,带领治部省[29]玄蕃寮[30]的官员,鼓乐喧天地来到了摄津的难波江边,但是并不见有人前来。

这时,行基备好一套阏伽[31]放进海中,阏伽虽在海中,但丝毫不受波浪之冲动,平平稳稳地向遥远的西方漂去,渐渐不见了。××××阏伽又顺船漂回来了,这个人就是南天××××从遥远的天竺,为了参加东大寺的法会而来的。行基早已算明此事,所以前来迎接。婆罗门下船登岸后,和行基握手言欢,无限愉快。这个来自遥远天竺的人,受到了日本人的热烈款待,他和行基交谈的那种亲昵情形叫人惊异,感到好像是故友重逢。行基作歌欢迎说:

灵山释迦前,
相与结盟缘,
真如诚不朽,
今朝喜相见!

婆罗门也作歌答谢说:

迦毗罗卫国,
相与结盟缘,
果然重相会,
共仰文殊颜!

听见歌词的人们,才知道行基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自从行基迎接来了婆罗门,天皇欣喜异常,倍加崇敬。于是,便按照原来心愿,以此人为讲师,举行了东大寺的法会。当时大家都称他为婆罗门僧正,以后他成为大安寺的僧人。这人原是天竺迦毗罗卫国人氏,由于他虔心诚意祷告,求和文殊相会,有一次来了一个贵人告诉他说:“文殊现在震旦的五台山。”于是婆罗门菩提便从天竺去震旦,前往五台山寻访文殊。正走在路上,遇见一个老人告诉菩提说:“文殊为了普度日本众生,已经降生在该国。”菩提闻听之后,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才到日本来的。文殊降生到日本后,就是行基菩萨。

原来,行基早已预知菩提的来临,因此他才前去迎接。菩提也洞察此中缘由,故而交谈起来宛如故友重逢。凡夫俗子由于愚昧无知,不明真相,因而才感到惊异。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