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受聘牛津之缘起(3)

胡适

程美宝教授认为,牛津是在剑桥未聘请的情况下,结合从剑桥转来的材料,作出了聘请陈寅恪的决定。剑桥为什么没有选定陈,至今未见相关材料。后来的历史是捷克汉学家夏伦(Gustav Haloun,1898-1951)于1938年走马上任剑桥第四任汉学教授。季羡林在回忆录中多次提到这位对他青睐有加的老师。

胡适在推荐信中没有提到苏慧廉,其实胡适与苏慧廉很熟。1925年成立的中英庚款咨询委员会,苏是英方委员,胡是中方委员,两人合作共事多年。1926年胡适访问牛津,两人交往更密。

牛津大学1938年正式聘请陈寅恪,1939年夏,陈带着全家由昆明到达香港,当他们准备转乘轮船赴英时,德国开始入侵波兰,二战爆发了。战争打乱了全世界的计划,陈寅恪只能返回昆明。翌年夏天,陈再次来到香港,准备再赴英伦。不过,这次他又没有成行。其女陈流求记录:“父亲原准备全家一同赴英,后因母亲不能劳累,决定一人前往。在香港候船,值欧战起,地中海不能通航,父亲只能暂在香港大学任课,为客座教授。” 二战的炮火在1945年终告停熄,但命运好像对陈寅恪特别不公。据其年谱记载:“乙酉(一九四五),正月,因生活困难,营养很差,左眼视网膜剥离加重,终致失明。” 1945年秋,“英国牛津大学约先生赴伦敦疗治目疾。希能痊复,仍留牛津讲学。于是由成都搭机去昆明,再经印度乘水上飞机去伦敦。抵英伦后,由于第二次大战方结束,国外生活亦不好,营养较差,虽经用电针贴合视网膜,由于网膜皱在一起,无法复原。”

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这时不得不放弃牛津的职位。他的辞呈是通过当时在伦敦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代表、武汉大学教授陈源转达的。这封写于1945年最末一天的信至今还保存在牛津大学的档案中。1946年1月21日,牛津大学正式公布陈寅恪因健康不佳辞职。第四任汉学教授,在陈身上“空转”了八年。

1946年春天,双目失明的陈寅恪乘轮船归国。牛津大学另聘美国汉学家德效骞(Homer Hasenpflug Dubs)为第五任汉学讲座教授。德效骞也是传教士出身,早年在中国传教,译有《前汉书·本纪》英文本三卷。继德氏之后,霍克斯(David Hawkes)、龙彼德(Plet van der Loon)、杜德桥(Glen Dudbridge)相继担任牛津大学汉学教授。

2011年9月30日于温哥华寓斋

(原刊《悦读(Mook)》第 25 卷,2012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