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天性根据何种次序来关注个人(2)

另外,据说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在本来并不具备产生天伦之情的环境里,同样会产生这种血缘亲情,因为人的本性往往可以弥补先天环境的不足。比如,一个从小就不在家里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回到家中,他对父母的爱可能不会太强烈,父母对他的感情也可能相对淡些。同样,那些彼此在相距甚远的国度求学的兄弟姐妹们之间的感情也不会深厚。但由于社会规范所培养塑造的人性的谦逊与道德的作用,他们之间仍会产生一种类似天然感情的替代情感。即使是自幼分离、天各一方的父子、兄弟姐妹之间,仍存在浓浓亲情。他们之间不会产生任何过节,就算曾经有过,他们也不会放在心上。当他们天各一方不能团聚的时候,远在他乡的儿子或者弟兄往往还是他心中最牵挂的人。他们都情不自禁地彼此牵挂,时时刻刻都盼着阖家团圆。如果有热心人帮他们传递消息使其了解彼此近况,他们会因此得到极大的满足和安慰。特别的是,与整天相守在一起的亲人不同,他们认为与其分离的儿子、兄弟是十全十美,没有缺点的。对他们的思念,甚至会成为一种浪漫的憧憬。当他们团聚的时候,他们会自然地按照家人之间习惯的感情方式去关心对方。

然而,时间和经验最终会击碎这种憧憬。也许,他们还真诚地希望融洽地生活在一起,但现实将其化为泡影。当他们彼此了解了对方之后,他们往往会发现,缺乏共同生活的基础,对方的性情爱好与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过不了多久,他们之间的日常交往和交流就变得单调乏味并日渐稀少。也许他们可以继续相处下去,相互关心相互尊重,但绝对没有从小一起长大所形成的那种发自内心的融洽、和睦、同情、推心置腹和坦诚无忌。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所说的这些只适用于那些道德本分的人,它在光棍、无赖和自负的人身上不发生任何作用。这些人只会开粗俗的玩笑,对亲情麻木不仁,加上自幼的分离让他们对亲情十分疏远。对亲人,他们表现的是冷漠和应付,即使最微小的利益之争和口角之辩也会让他们反目成仇,这和真正的尊重相去甚远。

最天然的教育方式是家庭教育,人为的方式则是公共教育。现在的法国和英国上层家庭中,男孩子被送往遥远的名牌寄宿学校读书,女孩子在千里之外的修道院或寄宿学校,青年在遥远的大学学习。这种做法似乎从根本上损害了这些国家上层家庭中的伦理道德,并影响了他们家庭的幸福。也许,接受公共教育真的有一定的好处,但它带来的损失也是无法弥补的。所以,假如你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尊敬父母、能与兄弟姐妹相处融洽的人,你最好让他们在自己的家里接受教育。他们可以在离家不远的公共学校读书。他们平时就可以住在自己家里,每天有礼貌地与你道别然后去上学,这样,他可以从对你的尊重里学到一种实用的礼节,同时你也可以通过他们对你的尊重而获益。所以,公共教育与家庭教育孰优孰劣,是不言而喻的。

在悲剧和爱情故事里常常有许多感人的场景。这些感人的场景是由亲情的力量造就的,即便是在亲人完全无意识的状态下,这种亲情也在起作用。这种所谓的亲情的力量恐怕也只能出现在悲剧和爱情故事中,只能发生于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所以,那种认为这种感情也可以在表(堂)兄弟姐妹乃至叔婶伯侄之间发生的想法常被贬斥为荒唐的。

在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以及法律不能充分保证公民安全的国家里,人们普遍选择聚族而居。这是一种很重要的保障安全的方式。不同等级地位之间的人可以相互扶持帮助。他们之间的和谐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帮助,他们的决裂则会削弱甚至破坏这种感情。这些家族内部成员的联系要远远多于与外界的联系。在一个家族中,成员之间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亲缘关系,因此成员之间互相扶助是一种很自然的行为。过去不久,苏格兰高地的族长还习惯把部族里最穷的人看做自己的堂兄弟或者亲戚。我甚至认为,与本世纪初苏格兰高地部族的社会状况类似的所有民族都是这样。除此而外,据说鞑靼人、阿拉伯人和土库曼人也普遍对族人相当关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