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说《三字经》1(2)

也许有人会想,既然《三字经》是儿童启蒙书,那它一定很低幼了,有什么值得讲的呢?而且我活了这么多年做人的道理也知道一些,不需要从这本书里去学习了。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三字经》的确非常简明扼要,蒙童能诵,但简单并不表示单薄。它以最简洁明快的方式,凝聚了最深厚的文化传统。用心去阅读,用心去体会,你可以从《三字经》中学到历史、典故、伦理道德,等等。我们只第一章3

钱说《三字经》有一句一句地去读,才能理解《三字经》为什么能够流传到今天,才能够理解《三字经》对于中国人来讲,特别是对于还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孩子们、还在追求自己“文化归宿”的成年人来讲,有着怎样不可替代的意义。在《三字经》看似简单易懂的文字背后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它的魅力具体来说有哪些呢?《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大家都知道,即“人之初,性本善”,从字面意思看,就是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天性是善的,不论你是天子还是庶民,是山东人还是河南人。《三字经》的不简单,从开头这六个字就能看出来。人的本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化传统,都绕不开人性论的讨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性善恶的讨论更是丰富多彩。诸如在先秦儒家传统当中,就有三派说法。一派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说法。孔子的看法是“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太大,都是差不多相近的,但由于后天的影响,差别慢慢体现出来。孔子在这里并没有直接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只是强调了外部环境的重要性。一派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一位思想家荀子的说法。荀子的看法是“人之初,性本恶”,强调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还有一派是“亚圣”孟子的思想。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并以此作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依据。关于人性善恶的分野,中西文化就从这里开始踏上了不同的发展轨道。西方文化中有一个原罪的概念,认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人都有原罪,只有上帝是无罪的,上帝牺牲自己来救赎世人的罪孽。这种思想滋生了后来西方社会的运作体系——三权分立。不能把所有的权力交给某几个人,因为谁都是有毛病的,应该相互监督,彼此独立。只有把管理的权力、运作的权力予以分散,创设出一套严格的制度来限制彼此,才能保证彼此的配合与公正。

再来看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很明显我们是崇尚“仁君”、“贤臣”的,也就是对位高权重者给予了很高的道德期待,也推荐那些才德兼备的人才。我们称公务员为“父母官”、“青天”,对于这样一些人,普通民众首先预设了一个道德完美的形象,然后把自己的权利交付给这些人,与其说相信他们的职业素质,不如说相信他们的道德水平。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相信每个人天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觉悟,所谓“满街都是圣人”,“人人皆可成尧舜”。因为每个人都是自觉的,都知道不要损害他人的利益,所以主要是教育、引导、培养,而不是用制度去规范。

在儒家学派内部,对人性善恶的看法并不统一,有的认为性善,有的认为性恶,也有的认为性有善有恶,而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由于人性问题复杂,“亚圣”孟子以大量理由来证明他的“性善论”观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四心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