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种类(3)

2013年5月22日,一条关于“非京籍考生变身美国人逆袭”的媒体报道吸引了民众的注意。

就读于北京某高中的高二学生张图,学习成绩优异。按学习成绩排名,高考过后,他基本可以进入爸爸期望的清华大学。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没有北京户籍,张图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无奈之下,爸爸只能让他准备出国留学。因为张图的妈妈,也即爸爸的前妻,有美国国籍。她可以给张图美国国籍,让他以美国公民的身份参加“美国高考”。峰回路转,如果张图变成了美国人,他就能够以“外国侨民”的身份参加北京高考,而且还能享受10分的加分政策。

尽管北京市教委很快回应:这条报道对高考政策理解不准确,现行高考政策对华侨子女、外国侨民、归侨子女以及外国留学生有不同的报名和加分要求。但是,根据《北京2013年高考报名条件》,拥有除中国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国籍,都有机会参加北京高考。

原来还是备受歧视的“随迁”子女,转眼就享受到比京籍学生还优惠的高考政策,至此,非京籍考生张图实现了一次“逆袭”。可是,一个张图逆袭成功,他的成功却不可复制,千万个张图依旧被困在“异地高考”编织的大网中,冲不破由“户籍限制”编织的僵硬网绳。

“张图高考逆袭”事件发生后,俨然成为舆情“发动机”。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截至5月23日,有至少32万网友参与讨论,相关微博和网友评论超过9万条。

大部分舆情集中在抨击教育制度和呼吁“教育公平”上,有人担心:“还有那么多因为户籍限制而不能参加高考的人,他们怎么办?”有人呼吁:“考进同样的学校,外地学生要付出更多的辛酸。同样的人,不同的人生!思考呼唤高考公平”……

除“讨伐”教育不公平,还有人质疑张图父子:“这孩子成绩这么好,为毛不在原户籍地参加高考呢,非得到北京高考,说到底还不是因为觉得北京分数线低,想钻这个空子。中国的制度有问题,这父子俩的心态也有问题。”……

近年来,围绕“异地高考”展开的舆情不断,“张图逆袭”只是其中之一。人们之所以如此关注,源于对教育不公平等等社会问题的关注。除了教育不公平,人们还关注着更多民生大事,比如房价过高、看病难等医疗问题、养老难等养老问题、个人收入以及个人所得税问题等。

涉公类舆情、公共安全舆情和民生类舆情,也许无法囊括所有的舆情,却映照出最敏感和民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社会结构从二元式的“金字塔”结构走向多元化的“橄榄型”结构,社会形态由传统、农业和封闭式社会向现代、工业信息和开放式社会变迁。在转型过程中,公共事件多发,各种各样的舆情也会呼啸而至,刷洗着我们的耳朵,冲击着我们的想法,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