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蔽与去蔽、遮蔽状态与去蔽 1

状态、遮蔽者与去蔽者

存在的遮蔽与去蔽、遮蔽状态与去蔽状态、遮蔽者与去蔽者,是同样使我们感到陌生的概念,但它们的表面意思并不难理解,只不过是海德格尔使用它们而述说的内容太过晦涩。

按照海德格尔,古希腊的开端思想家已经领悟到存在的去蔽和遮蔽特征,他不过是加以明确阐发而已。但实际情况是,主要是他通过自己的特殊阐释,而明确提出或定位了这些概念。考虑到本书后面有多个章节涉及对海德格尔关于这些概念的论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我们这里仅作一些最必要的分析说明,也不用重复引文来逐一佐证。

一、遮蔽与去蔽

遮蔽,动词是verbergen,名词化是Verbergen,原意是隐藏、隐匿。去蔽,entbergen和Entbergen,是由动词bergen加上表示去掉、消除含义的ent前缀而构成。动词bergen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抢救出、打捞、营救,二是隐藏、隐匿、藏身、掩护、保护等。Entbergen和entbergen,表示与bergen相反的含义,如显示、展开等。根据海德格尔对verbergen、Verbergen和entbergen、Entbergen的论述,我们把它们分别翻译为遮蔽与去蔽。

就这对概念的来源来看,海德格尔主要是通过对阿那克西曼德、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的思想特别是对他们关于aletheia思想的阐释中“发掘”出来的。对于aletheia,考虑到它的名词性质,我们采取了国内的一般译法——“无蔽”。本书第一章已经包含了关于这一阐释的主要内容,这里不再重复。

就这一对概念的直接含义来看,只要我们根据通常的观念,就可以比较准确地理解它们。遮蔽就是遮掩、隐藏,去蔽就是澄明、敞开。

关键是,为什么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是既遮蔽又去蔽、遮蔽甚至比去蔽更根本呢。这从海德格尔对古希腊开端思想家所讨论的存在作为在场的含义的阐释中可以明了这一点。他是从存在作为在场的到来、在场的逗留、在场的离去来说明的。我们可以把它们理解为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在场的到来。因为存在是自身涌现、自身持立的在场,因而是“从……中”出来在场、到来而在场,这必然主要是澄明、显现,也就是去蔽,因此,在它没有出来在场之前,就必定是遮蔽着的、隐藏着的。因此,存在作为在场,就是由遮蔽而进入去蔽。实际上,海德格尔想说的是,即使在存在还未在场之时,它也是遮蔽和去蔽的统一体。

第二个环节,在场的逗留。既然它在源头上就是遮蔽着的,所以,在场的逗留所包含的去蔽过程,也不可能把源头上就具有的遮蔽彻底地去掉,也就是说,它不可能完全地去蔽。所以,在这一环节,去蔽与遮蔽总是同时并存,相互交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