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下概念的故事(5)

2 三层世界的天下

“天下”是三位一体结构的世界概念,即一个由三层含义不同的世界叠合而成的世界概念,其基本意义是:

(1)在地理学意义上,天下指天底下所有的土地,即整个世界。

最早说法来自《诗经》:“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虽然天下概念之所指的是整个世界,但古人并不知道世界到底有多大。早期中国所控制的“九州”地面无非“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都”,不超过现代中国的二分之一。由于海洋、高山和沙漠的限制,古人对遥远世界只是略有所知。在汉通西域之前,与远方世界的往来只有物质交换,并无政治交通。在实际控制之外的地方被称为“四海”(意思是如海一样晦暗不明的地方,并不是真的海洋),也属于天下,是尚未加入天下体系的地区。古人心目中的天下有多大?齐桓公请教过管仲,管仲的回答是“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中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也有同样的说法。先秦的“里”约等于414米,由此度之,管仲想象的天下,东西跨度接近11600公里,南北跨度接近10800公里,虽不及地球,也几乎相当于亚洲了。对于两千多年前的古人,这个想象已颇为可观。还有超大眼界的想象,邹衍认为天下由多达81个“九州”组成,而中国只是其中之一,这个想象又显然过大了,属于幻想。

(2)在社会心理学意义上,天下指世界所有人的共同选择,即“民心”。

在天下的概念里,人比地更重要。“得天下”的意思并不只是统治了天下之土地,而是获得世界万民的支持。古人相信,如果不得人心,占有了土地也无法利用,而且迟早会失去。所以管仲曰:“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人不可不务也,此天下之极也。”荀子也曰:“取天下者,非负其土地而从之之谓也,道足以壹人而已矣。”民心决定了土地的真正归属,因此,天下不仅是地理性的,更是心理性和社会性的存在。

(3)在政治学意义上,天下指世界政治制度。

世界制度定义了世界的政治整体性和主权,或者说,世界制度使世界成为一个完整的政治存在。对此有个形而上的理由,也可以说是神学理由:既然上天具有完整和谐的秩序,那么,天下也必须具有完整和谐的秩序,称为“配天”;对此还有个现实政治理由:如果没有世界制度,天下就终究是分裂的乱世之地,永久和平便永无指望。墨子曰:“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便是此意。在这个意义上,实现为世界制度的天下才是天下的最后完成形式,它标志着天下最终实现了自然世界、社会心理世界和政治世界的完全重合。世界的制度化就是管子所说的“创制天下”。

可以看出,“天下”比通常意义上的“世界”有着更丰富的深度含义,它是自然世界、社会心理世界和政治世界三者合一的世界。如果说,任何一个问题都必须在其所在情景(context)中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理解和解释,而最大限度的情景就是任何一个问题的解释的极限。那么,对于政治问题而言,最大限度的情景就是“天下”,因此,天下概念是解释所有政治问题的极限条件。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