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政治斗争暗线(1)

一、毛泽东首次发现宋江与晁盖之间的路线斗争

所谓暗线,就是宋江和晁盖之间隐含的路线斗争,在几百年来一直无人发现。直到毛泽东晚年将其解读为路线斗争,并以此为专题讨论,从而引发了一场政治风波。

百回本《水浒传》有两大主题,即前半部的造反主题和后半部的招安主题。两大主题之间的转折,正是宋江逐渐占据了梁山的主导地位,而晁盖被逐渐架空,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的过程。如果仔细阅读,《水浒传》中的很多情节都隐藏着这个关键暗线,而正是这个暗线,带动了情节的巨大转折,从好汉们风风火火地啸聚山林,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随后调子逐渐压低,转入悲凉压抑的招安主题,最终形成《水浒传》作为悲剧的艺术风格。

宋江做梦都盼望着朝廷招安,与他相比,晁盖则根本没有这个追求。他领导下的梁山,好汉们都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当一天强盗抢一天粮的日子,阮氏兄弟和李逵喜欢过这样的生活。但宋江这种盼望回归正统的人,和卢俊义这样身不由己的人,都不愿意当一辈子土匪,因为上山造反,沦为贼匪,本身就是件龌龊的事,民谚有云:“一日为贼,终身为贼,上为贼父贼母,下为贼子贼孙,顶风臭出八百里。”造反当了贼,不是自己快活一时的事情,而是玷污了祖宗牌位和子孙后代,永世不得翻身。这在封建社会,必然造成人们内心深处最大的恐惧。如何脱离这种生活,就成了宋江等招安派朝思暮想的事情。

随着宋江将卢俊义等人诓上山,梁山上层人物陡然增加了很多盼望回归正统的人物。这种情形下,梁山在原来没有战略方针的情况下,调整为招安的战略方针。这时,晁盖便成为一个摆设。表现晁盖此时的境遇,“金毛犬”献马这一段,就很典型:

宋江同众好汉军马已到梁山泊边,却欲过渡;只见芦苇岸边大路上一个大汉望着宋江便拜。慌忙下马扶住,问道:“足下姓甚名谁?何处人氏?”那汉答道:“小人姓段,双名景住。人见小人赤发黄须,都唤小人为‘金毛犬’。祖贯是涿州人氏。生平只靠去北边地面盗马。今春去到枪竿岭北边,盗得一匹好马,雪练也似价白,浑身并无一根杂毛。头至尾,长一丈,蹄至脊,高八尺。那马一日能行千里,北方有名,唤做‘照夜玉狮子’,乃是大金王子骑坐的,於在枪竿岭下,被小人盗得来。江湖上只闻及时雨大名,无路可见,欲将此马前来进献与头领,权表我进身之意。不期来到凌州西南上曾头市过,被那‘曾家五虎’夺去了。小人称说梁山泊宋公明的,不想那厮多有污秽的言语,小人不敢尽说。逃走得脱,特来告知。”宋江看这人时,虽是骨瘦形粗,却也一表非俗。心中暗喜,便道:“既然如此,且回到山寨里商议。”带了段景住,一同都下船,到金沙滩上岸。晁天王并众头领接到聚义厅上。宋江教樊瑞,项充,李衮和众头领相见。段景住一同都参拜了。打起聒听鼓来,且做庆贺筵席。

晁盖坐着梁山的头把交椅,但“金毛犬”初到梁山,却献马给宋江,并称“江湖上只闻及时雨大名,无路可见,欲将此马前来进献与头领,权表我进身之意”。也就清楚表明了晁盖在梁山和人们心目中的实际地位与宋江相去甚远。

晁盖当然是不甘心的,不仅是因为自己成了傀儡,同时根据这么多年共事,他也判断到了宋江必会把梁山众好汉引入歧途。从这时起,晁盖与宋江的路线之争便逐渐激化,只是晁盖不太可能直接与宋江就路线问题正式决裂,一是因为宋江对晁盖的架空是“温水煮青蛙”,循序渐进形成的,吴用本来是晁盖的人,但后来逐渐进入了宋江的阵营,甚至帮助宋江架空晁盖;二是诸如“金毛犬献马”这样刺激晁盖自尊心的事情,怪罪不到宋江本人的头上。因此,晁盖便用另一种方式发泄他的不满——执意带兵出征攻打曾头市。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