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手法也不仅仅局限在英格兰政治。2009年9月,体育零售商、亿万富翁汤姆·汉特极力劝说苏格兰民族党首领艾利克斯·萨尔蒙德推迟有关苏格兰独立的全民公投,直到国家经济得到改善。“我们应该弄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汉特认为,“当我们的经济在边缘摇摆时,讨论宪政改革就如同整修泰坦尼克号上的甲板座椅。我们应该将经济紧迫性放在首位。”2002年10月,当北爱尔兰议会再次被迫暂停运作时,一位议员观察到,为使其运作而做出的极端措施就像是“在泰坦尼克号上整修甲板座椅”。《贝尔法斯特时讯简报》称:“当政府引擎几乎陷入瘫痪时,许多人担心这个联合执政的政府会因爱尔兰共和军的解散而毫无痕迹地沉没。”议会是真的暂停了运作。2年之后,北爱尔兰统一党领导人大卫·特林布抱怨说,武装解除的失败阻碍了其恢复运作的进程。特林布认为:“在未解决阻碍进程的主要问题前,继续进行讨论就是在整修泰坦尼克号上的甲板座椅。”
“整修泰坦尼克号上的甲板座椅”这个短语也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2011年1月,巴基斯坦报纸《黎明》评论说,最近国家内阁的重组就好像是“整修泰坦尼克号上甲板的座椅”。2010年6月,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在提到最近公布的工党预算案时写到:“整修泰坦尼克号上的甲板座椅这个短语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而工党的这个预算就像是为已经沉没98年后的泰坦尼克号整修甲板座椅。”2005年10月,新西兰国家党副领袖格里·布朗利贬低新西兰最近的内阁改组为“整修泰坦尼克号甲板座椅的一个经典代表”。
为何这个暗喻会如此流行呢?这里有两种可能的解释。第一种我在这本书的初版中提到过,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袭击世贸中心双子楼,人们又联想到了泰坦尼克号的故事。这次袭击引出了许多与灾难和高科技局限性相关的问题。在袭击发生2天之后,丹尼尔·杰夫瑞在《每日邮报》上写到:“如同泰坦尼克号,人们认为美国与她的象征,如世贸中心双子楼,是永远不会沉没的。这种可以压倒一切的自信已经消失,或许将永远消失。”在调查双子楼倒塌的国会听证会上,来自康涅狄格州的代表克里斯托夫·沙伊——一名康涅狄格州的共和党人士——他十分担忧其楼梯的设计。它们极易断裂,从而将人们困在飞机撞击地方之上的楼层。沙伊提到,“从某个点上来看,我们是不是把这座大楼建成了泰坦尼克号呢?上面没有足够的‘救生船’。”在双子楼倒塌一周年纪念日时,吉姆·德威尔提到造成此次悲剧的原因缺乏实质性的调查:
国家一定要找到哪里出了问题。曾经最大的建筑之一竟然倒塌,而且生命损失惨重。当被告知有危险时,那些领导们只是耸耸肩而已。在救援过程中,通信的阻断、协调性的缺失以及准备工作的失败增加了死亡人数。1912年4月18日,卡帕西亚号载着从北大西洋手中抢夺回来的705名幸存者,停靠在曼哈顿切尔西码头。在此之后,有关泰坦尼克号沉没的调查进入公众记录。
跨过大西洋,在其海岸另一边也有对两者的比较。2001年9月12日,《苏格兰人报》上写到:“当前的世界跟24小时前的世界不同。”上面还写到:
想要忽视那些将会成为21世纪最典型图像,并让人刺痛的电视画面,可能又不太可能。世贸中心大楼是美国不会沉没的资本主义的象征,在它倒塌时,它那为之骄傲的电线杆缓缓下落而最终竖立在了波涛汹涌的浓烟中。这如同泰坦尼克号沉没时,船尾的旗子慢慢地沉入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