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书摘(1)

一般而言,德国表现主义运动有两大主要阵地:德累斯顿和慕尼黑。在这两大阵地中,最初在绘画领域掀起的风潮,继而影响到了文学等诸领域。下述引文摘引自1912年出版的《青骑士年鉴》中艺术家的自白:

在这个为了新艺术而进行伟大斗争的时代里,我们正在像“野兽”(wild beasts)一样战斗着:漫无组织的新兵蛋子对垒老谋深算而组织严密的军团。这场战争似乎不太对称,但解决精神领域里的冲突从来就不取决于人数的多寡,而取决于获胜方的理想力量。“野兽派”令人胆寒的武器就是他们的新观念:这些观念比钢铁武器更富杀伤力,并且无坚不摧。谁是德国的“野兽派”呢?它们大多数都声名显赫,而且已频遭诽谤:德累斯顿的桥社、柏林新分离派和慕尼黑的新艺术家联盟。

正是在世纪交替之际,1880年前后出生的一大批艺术家刚刚开启他们的艺术生涯,便面临着德国艺术界死气沉沉的局面。当时把持着官方艺术品位的,是趋附德皇并深得其欢心的安东·冯·维尔纳(Anton von Werner)。维尔纳作于1894年的作品《在巴黎城郊的兵营中》(Im Etappenquartier vor Paris,见书前彩插)可谓此种品位的代表。这幅画完成之后,便被柏林国家画廊(Die Nationalgalerie in Berlin)收购。

此画草创于大约24年前。1870年10月24日,维尔纳陪同普鲁士总参谋长赫尔穆特·冯·莫尔特克(Helmuth von Moltke,1800—1891)及其随从,穿过当时已被占领的法国。这幅作品展现了当时驻扎在巴黎城郊布吕努瓦宫(Chteau de Brunoy)军营中的德国军队。维尔纳极为忠实地记录了场景中的每一个细节:人物的情态,服饰的细节,整个房间的装潢设施。整幅画营构了一组鲜明的二元对立:刚驻扎的军人,穿着泥泞的军靴,双颊绯红,显示出活力、坚毅;相形之下,被征收为临时驻扎地的别墅,那洛可可风格的内室装饰奢华却缺乏男子气概。画面传达出画家意味深长的暗喻:德国文化(Kultur)对抗法国文明(Zivilisation)。画家用暖色调来描写内室奢靡的金色、温润的陶瓷白,这一片柔和的女性化色彩烘托出冷色调的士兵。画面右下角散落着刚从田野中新劈下来的木材,一个士兵已经升起了整个画面中最耀眼的炉火:按照惯例,在被占领的地方以家具来引火,也是司空见惯的军俗。然而,这些在画布上显得粗糙的士兵却并不粗俗。他们显示了良好的德国教养,正弹着钢琴,进行一场自发的音乐会。根据画家自己的注释,士兵们演唱的是舒伯特的歌曲,改编自海因里希·海涅的诗歌《那海远远地闪光》(Das Meer erglänzte weit hinaus),据说这首歌在当时所有的军乐队中都非常流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