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不好有感——不算乐评 3

当然不是说贝多芬的唯一特点就是大气磅礴。他也可以非常沉静,非常抒情,甚至非常俏皮。还以“老三篇”为例,《悲怆》的第二乐章可以独立成章,有点像“折子戏”常在非正式场合单独演奏。它不但雅俗共赏,而且东西咸宜,因为那“如歌的”主旋律也很合东方人的口味。它是那样抒情而引人入胜,但是绝不流于肤浅的多愁善感,如温德这样的古典派绝不会以贬柴可夫斯基的词来形容它的。《月光》的第二乐章则极尽其调皮之能事。一般对这一乐章的诠释以及老师的引导总是让人想象月光下小精灵跳舞,我也受这种先入为主的影响,经常联想起一幅带翅膀的小仙子在月光下、花丛中跳来跳去的图画,活泼、调皮,超越世俗的忧患。贝多芬不止一次用错拍、跳跃的手法表现这种境界。例如,《春天》奏鸣曲的第三乐章也是用钢琴与小提琴错拍的手法,使这一短乐章十分活泼而不安分,充满青春的生机。在弹这两章时,我很难和经常见到的贝多芬的愤怒而心事重重的标准头像联系起来。就静谧、优雅而言,当然要数人所共知的《月光》第一乐章,关于这一乐章下面还要提到。还有《皇帝》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作为从辉煌雄伟的第一乐章到风急雨骤的第三乐章的过渡,它是那样闲适、恬静、柔美,远离喧嚣的尘世,使疲惫的身心在这里得到片刻憩息,放松到几乎坠入梦乡,然后又为急促的战鼓唤醒,重新踏上马不停蹄的征途。这就是贝多芬。他把对比度的运用发挥到极致,表达其无比的深邃、无比的博大、无比的丰富、无穷的力量。对于我这个业余者来说,只有望洋兴叹、高山仰止了。

提到这“老三篇”都有标题,其实标题是后加的。由于有了标题就把人的想象引入某种定式。记得70年代刚刚开始与西方有一些文化交流时,江青忽然带头大批特批“无标题音乐”。我至今弄不明白,即便按他们的标准,为什么无标题就比有标题更反动。其实用乐器演奏的音乐,除了切实模仿某种声音,例如流水、鸟鸣等,不论加以什么标题,本质上都是表达一种情绪和境界,给听者留有很大的凭主观诠释的余地。根据古典音乐的传统,有标题音乐比无标题似乎低一等,大约是“一说便俗”,音乐应该是“忘言”的。以被冠以《月光》的奏鸣曲为例,那个贝多芬夜遇盲女在月光下弹琴的美丽故事流传甚广,我在小学课本里就读到,自然深受影响,从此这首乐曲在我心目中总摆脱不了月夜的氛围。特别是第一乐章舒缓、开阔,翘首云天,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简直吻合得天衣无缝。直到有一次,一部苏联电影打破了我这想当然的联想。那是50年代初在我国很出名的电影《夏伯阳》中的一个场景:一名白军的老勤务兵因其弟弟(也在同一军中服役)犯军纪被长官下令处死,他一向极为驯服,此事唤起了他的仇恨,起了杀机。银幕上,那位军官在弹钢琴,弹的就是《月光》第一乐章,老兵在他身后用脚擦地板,跟着音乐节奏动作,手握匕首,犹豫不决,那军官的琴声就成为他心潮起伏的伴奏,到他的杀心达于最高潮时,电影响起了管弦乐,配合钢琴用一浪高一浪的渐强音奏出同样的旋律,取得惊心动魄的效果。这使我大开眼界。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月光》可以和杀人联系起来,而且照样合拍,能有这样创意的俄国艺术家必定才气过人。反过来也说明从音乐中得到的体验有很大的主观性,很难用标题来限定人的想象。这一幕电影使我铭刻于心,终身难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