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脱毒(5)

播下莲花的种子:自我的潮湿之书

准备以下几件东西:刻有你名字的信用卡,一张白纸,一支笔和一杯水。首先,在纸上写下你的名字。然后,分别洒些水在信用卡和白纸上。观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白纸上的名字溶解了,而刻在信用卡上的名字则不受影响。稍等几分钟,擦干信用卡。现在试着去吸收和擦干白纸上的水。你会发现信用卡完好如初,而白纸上的名字被损坏了:字迹被弄脏、扩散和溶解了。

这个故事的精髓是什么?短暂的事物不能够持久。刻于信用卡上的字迹是其不可分割的部分。而白纸上的名字是写下来的,是外加于纸张的表面的。自我是关于我们的信息,它是后来加上去的。首先,我们就是我们。然后,我们在各种各样信息镜子中寻找反馈。最后,我们将关于自我的信息内化,并与真正的自我混淆;我们把写在“我是”镜子上的描述与镜子本身混淆了。简单地说,自我是一种内在的自我描述的日志、是我们偏爱引用的自我描述的集合、是我们成就的履历,等等。自我意识是被加在我们身上的,因此是易被伤害的。一个小小的性格刺客就能让我们的自我概念血溅当场。

一次不认可就可以溶解我们精心炮制的身份。他人经常把我们称为这个或那个,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与生俱来的、与姓名无关的身份。

自我搜集信息灰尘

让我们总结一下。自我是多孔易渗透的、贪婪的、永远不完整的。它的空隙里充满信息的灰尘,一旦你开始寻求认可,与他人的印象等同,你就是把自己与“这个”和“那个”交换,将真正的自己与非己交换。

自我是有黏性的,它附着、联结、等同外界。自我依靠外界的反馈、验证和认可来证明其存在。于是,自我渐渐地依赖于信息之镜的反射、依赖于赞扬、依赖于社会地位和阶级。自我与形式相联系,它错误地把形式当作本质。我们先是认为“我们是这个”,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了“我们是那个”,再加上“我们是那个”——我们的本质就这样被厚厚的信息涂料所掩盖了。

但是,形式是在不断变化的,如果太依恋形式则会给自我造成伤害。一旦你将自我身份投射到外在的信息,一旦你习惯于将自己等同为外界的信息,世界就会改变,而真实的你与特定背景下的你也越来越紧密地联结了。但是,联结将导致损害(对自我的伤害)。突然间,你与镜子间的联结被切断了;熟悉的反射消失了,同一性也随之而去。我们惊慌失措地想:“如果我不再是这样或者那样,那么我是谁?”于是我们争先恐后地对自己再投资、再包装。因为贪婪和执著,我们不断追寻一面可以随我们心愿反射的镜子,追逐来自外界的另一个信息身份、另一个回声、另一个反射和另一个联结。在这个不断追寻我们是谁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搜集信息灰尘,如同不断地被水浸润。毫不奇怪,我们被困住了。

以信息为基础的(即以自我为基础的)身份是依附外界而存活的,是一条与真我渐行渐远的道路;它依赖于形式、描述、反射(在一定条件和社会背景下的镜子)。自我——作为身份的基础——经常依赖于外在的资源。它并不属于我们,它是一个内化的战利品——充斥着欢迎、赞扬、认可和评价。它是一个永不知足的口袋,里面充满了各式各样的信息碎屑。它必须是这样的,以信息为基础的身份缺乏持久的本质,这是所有形式的共同命运。形式总是在变化的,因此即使是最佳方案,它仍然像湿沙一样不坚固。

与自我的执著、依附、受阻、积累信息的灰尘相反,莲花般的自我能够自我清洁、自我独立、自我成长和保持纯净。与自我是建立在外界的基础上(地位、环境、他人评价)不同,莲花般的身份仅仅参考自身。自我的本质是依赖信息的,而莲花般的身份在本质上是经验性的。自我的身份是表面的、稀薄的(依赖于形式、信息),而莲花般的身份是内在的、不变的:因其建立于本质之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