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人格:职场需要什么样的人(5)

不职业的表现和危害

职业人的标准就两条:能用业绩证明自己,与组织价值观相适应。不符合其中的任何一条都是不职业的,其表现主要有:

(1)名校情结。名校教育质量高,优秀人才多,这是事实。但也有些名校毕业生,名校优越感刻骨铭心,眼高手低,不够踏实,缺乏韧性,耍小聪明,说起话来言必称“我在×大时如何如何”,令人侧目。过分在乎名校背景,不能倾力做事,结果在考核中就会慢慢垫底,在人群中也会慢慢边缘化,企业不欢迎这样的人,个人发展也会渐成镜花水月。

(2)倚老卖老。工作了几年,也曾为企业发展出过力,甚至立了大功,这本来都是好事,但是有的人因此摆老资格,看不起人,喜欢在别人的业绩面前回顾自己,“想当年,我如何如何”,好比贾府的焦大。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是肯定要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应了那句“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必然的,实际上是“前浪”不争气,本来也可以“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永远是榜样”嘛。

(3)能力崇拜。凭本事吃饭,好像是个硬道理,因此就有人说:“老板,我能力如何如何,该给我加薪”,老板很无语地看着你。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曹操还会给他高官厚禄吗?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充满困惑,原来说光会考试不行,要有能力,怎么现在有了能力也不行呢?其实很简单,企业不是看你会什么,而是看你做成了什么。会做只是做成的条件,当学生时会做就行,若要做职业人,必须做成才行。因此,请能力闭嘴,让结果说话,下次想加薪的时候,这样说:“老板,我为企业贡献了什么什么,该给我加薪”;老板想:有功必赏,这薪得加。

(4)形式主义。形式本来没有什么不好,没有形式就什么也没有,但成了“主义”就不好。比如,你去领导那里接受一份工作,领导说一句,你就记一句,态度挺好但没有动脑,做起来丢三落四,没有达成预期的效果,这就是形式主义,徒有其表,不能解决问题。有个真实的案例:有一家建材公司的董秘来找我们给他们做培训,说要上“商务礼仪”,我们问为何要上这门课,她说他们卖场经常有员工和客户吵架,老板批评员工不讲礼貌,要培训培训。我们拒绝了。为什么呢?因为“商务礼仪”培训解决不了他们的员工和客户吵架的问题,只会变成一种“过场”。这位董秘看似在执行老板的命令,但她的这种执行不会达到预期效果,这就是形式主义。形式主义隐蔽性强,既有热火朝天式的务虚,也有瞒天过海式的伪装,看起来都在工作,实际上毫无成果,企业慢慢就垮了。

(5)缺乏热情。对工作有没有热情,自己很容易感受到,同事和客户也很容易感受到,会相互感染。如果工作不带劲,“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即使业绩还不错,也会坠入机械化的泥淖,而不会有电光火石般的创新,真的很无趣。对企业而言,员工缺乏热情会导致十分可怕的结果:老板就是火车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果员工士气高涨,老板还是火车头,员工就是动车组,老板指个方向,员工自己跑。因此,优秀的企业都非常看重员工的热情,都有一套鼓舞士气的方法。

(6)老好人。有一种人,“不当面得罪人”是他们的信条,除此再无别的原则,往往给人一种老好人的印象。但是,在企业里,有时为了把事情做成,为了维护企业规章制度,就必须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谈,就必须“当面得罪人”,而老好人则会出来和稀泥,营造一团和气,导致事情做不成,制度被破坏。《论语》里说:“乡愿,德之贼也。”“老好人是贼”,这对企业用人也是适用的。

(7)找借口。“为什么又迟到了?”“堵车了。”其实是睡过了。在面对问题时,有些人不愿意寻找或面对真正的原因,而是找借口,敷衍塞责。心理学家说,找借口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是,找借口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它保护了你脆弱的心灵,伤害了企业(大家)的真正利益,因此,这也是很不职业的表现。

(8)常抱怨。有的人,总是说企业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公开发牢骚,这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老板很头疼,迟早要被解雇。企业确实有不完美的地方,正因为如此,它才需要经营管理,才需要招贤纳才,才有可能不断发展。

(9)过劳死。偶尔听说某些著名企业有年轻员工累死在工作岗位上,我的反应就是:可惜了,我不要这样。其实,企业更不想这样,因为员工累死了,对企业绝对是损失:留下的工作谁能接着干好呢?重新招人也要花时间花钱吧?诸位是不是觉得这样有点冷血?不,这是商业理性,是职业化的思维。职业人的标准是站在企业的立场定的,只不过这个标准有利于企业和员工双赢,所以员工也能接受。但是,当我们要判断某个行为是不是职业化的时候,应该从企业的立场去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