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一片静寂,从远处传来一阵狗叫声。
老翁满身雨水偷偷地回到屋里,默默地带我到里面的房间,床上只有一条破旧的棉被。
雨慢慢地小了,停了;屋里老人低沉的悲泣声和婴儿的哭声,使我无法入睡…… 好不容易等到天亮,我起身出来,看见老翁一个人坐在屋里,站起来向我鞠躬,一面说:很抱歉,家里没有什么可以招待我,只有一些蕃薯……
我和他握手道别时,屋外仍是一片阴沉的天空。
在这个极短篇小说中,作者添加了一些诗中没有的细节和主观的感情字句、衬托人物的心情、气氛、声音,以及行动的描写,比上面的新闻报导要感人多了。
再如果杜甫是一位现代剧作家,他可能会将这个事件写成一出这样的短剧:
时间:一个秋天的风雨夜晚
人物: 杜甫 老翁 老妇人 官差数人
场景:一间简陋的茅屋,室内只有一张老旧的桌子和几条木板凳,“左下”是通外面的门,“右上”通内室,背后有一扇窗子。
幕启时桌上放着一盏小小的油灯,一个老人正在收拾桌子,一老妇人自“右上”进来,接过老人手中的东西。这时,外面有人敲门。老人从门隙中向外看了一下,开门。杜甫进。
杜 甫:对不起,老先生,外面突然下大雨,不知道能不能借宿一宵,天一亮就走?
老 翁:可以是可以,只是家中贫寒,没有什么可以招待贵客。
杜 甫:只要有个地方休息一晚就行了。
(老妇人上)
老妇人:你可以睡在我儿子房里,他们都当兵去了。
老 翁:(指指“右上”)就在后面左边,等下我带你去。
杜 甫:谢谢。
(正在这时,传来一阵急烈的打门声。老妇人惊慌地跑到门边从缝隙里向外看了一眼,转身暗示老人走开,老翁会意,慌张地从窗户逃跑。老妇人一边叫着“来了,来了……”一边将窗子关上,同时示意杜甫到内室去,一边去开门。杜甫没有入内,到一角坐下)
(门开时进来几个官差)
官差一:老太婆,快叫你们家的男人出来。
老妇人:官差大人,我的三个儿子都去当兵打仗了,老大最近来信说老二已经阵亡…… (哭泣)
官差二:你们家还有什么别的男人?
老妇人: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和喂奶的媳妇。
(官差三正要入内搜查,老妇人急忙拦住他)
求求您不要进去?
官差三:为什么?里面藏着男人?
老妇人:不是的,因为我媳妇连一条像样的裙子也没有,见不得外人。
(这时一个官差看到了杜甫,便指着他)
官差二:你是什么人?
老妇人:他是路过进来借宿的。
官差二:他是哑巴?(转向杜甫)自己回答!
杜 甫:不错,我是进来避雨借宿的。
官差一:看你不像本地人,穿的还蛮体面。有身份证明吗?
杜 甫:没有。
官差二:那跟我们去一趟官府。
官差三:啊,我想起来了,你是不是就是报纸上登的那个得了全国诗人奖的杜……杜……
杜 甫:谢谢,在下正是杜甫。
官差二:(向官差三)你不会认错人?
官差三:不会啦。
(向前和杜甫握手。官差一、二见状也趋前跟杜甫握手。然后官差二回头向老妇人)
官差二:好了,叫你媳妇出来跟我们走吧。
老妇人:官差大人,求求您,让我跟你们去吧。我虽然老了,烧饭做菜可比我媳妇强……
杜 甫:并且如果她的媳妇走了,她的孙子就没有奶吃,将来国家就会少了一个打仗的壮丁。
老妇人:(向杜甫)谢谢您,谢谢。(立即转向官差)求求您们,求求您们……
(官差三和一、二低声商量,然后)
官差一:好吧,那就你老太婆去吧。快去收拾一下带的东西吗?
(杜甫想要挺身阻止,官差二示意他少管闲事,老妇人也叫他不要再替她求情了)
老妇人:除了身上的破衣服什么也没有了。叫我带什么!
官差二:那就走吧。
(官差三向杜甫挥手,四人同自“左下”下场)
(杜甫一个人在台上举头望天,然后无力地低头坐下)
(远处传来几声狗叫)
(老翁满身雨水,偷偷地自前门进来,杜甫抬头望着老翁,缓缓起立,两人无言相对互望了约十秒钟,然后老翁指指后面给他睡的房间,杜甫点点头,并表示自己等等进去)
(老翁独自入内,旋自里面传出哀痛的哭泣)
(杜甫目送老翁进去后,慢慢转身看着前方空中)
(凄凉的音乐“淡入”,灯光“淡出”,只有一束光柱照着杜甫,然后随着音乐和老翁的哭声“淡出”)
幕下 (剧终)
从上面的几个例子看,我们可以对“讲故事”的方式做这样的区分:
(一)叙事诗:诗人以简洁的文字描述他的关怀和感受,富有感情的投入。
(二)新闻报导:记者用客观的态度来报导事件,不加主观的感情因素。
(三)小说:小说家除了用感情投入的文字外,特别加上情景的描绘来衬托气氛。
(四)剧本:剧作家和小说家一样,也很注重场景和气氛。最大的不同是剧本是用第一人称的对话来呈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就是每个人物用自己的口吻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