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这一纯粹的肉身表征,与革命的意识形态无关,其貌似强健的体魄,也并不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生产力,毫无疑问,它提供了一个“去意识形态化”的身体标本。甚至,过于夸张的肌肉和为了肌肉效果而伴随出现的兴奋剂的介入,使其健身色彩也日益稀薄。如果没有类固醇类药物的支持,健美运动就难以为继。唯有美学价值被突显出来了,健美的唯一目的,就是身体形态表演。健美身体更多地从属于视觉消费范畴,而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充当色情消费的替代品。
90年代以来是身体消费文化的高潮阶段。人们渴望改造自己的身体,但不是出于政治意识形态的需要。人们听命于各式各样的商业广告和保健指南。身体的敌人不再是阶级血统,而是体内过剩的脂肪、胆固醇、尿酸及其他生化物质。人们企图通过服用一些制剂或从事某种运动,来把这些有害的生化物质从身体内部清除出去。曾经有一个电视台导购节目以大量的广告宣传一台名叫“甩脂机”的机器。让一肥胖的中年女性在甩脂机上被剧烈地甩动,腹部腰部的赘肉在一阵剧烈颤动之后,镜头切换为一身材苗条的中年女性。据称其科学实验依据是:一块肥猪肉在高速震动的甩脂机里,肥肉缩小。甩脂机利用惯性原理,甩除皮下组织中的脂肪颗粒,而不是像外科手术那样暴力化切除或抽吸,又造成了健身和休闲的假象。貌似健身器材,但又把运动托付给外部的机器来完成,将减肥的承诺寄托于科技力量,似乎有一举多得之便。下层中老年民众在缺乏瘦身器材和健身投资的情况下,借此聊以满足渺小的瘦身愿望。但保健专家称,活体的皮下脂肪与死猪肉不同,不可能靠外部机械力甩脱。于是,有关部门认为其有商业欺诈之嫌而下令禁播这一广告。赘肉彻夜哆嗦的画面终于从荧屏上消失了。无论是强化肌肉还是甩除脂肪,都是以科学的名义,承诺着身体的健与美的价值实现。在此背景下,再来察看“革命身体”的命运,则更加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