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主义:马桶在歌唱 1

[马桶时代]

几十年来,一如乡间雄鸡报晓预示着一天的开始一样,在刷马桶的声音中开始了上海的早晨。上海市民一天中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刷马桶。当东方露出第一缕曙光,大多数人尚未醒来,只有马桶在歌唱。竹筅与马桶壁的快速而有节奏的摩擦声,奏响了嘹亮而又美妙的都市晨曲。在这晨曲的号召下,身穿花花绿绿睡衣的市民,从他们的鸟笼般的居室里钻出来,开始刷牙。但后者无论在音强上还是音质上,都无法与前者相提并论。

马桶,是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关键词,是他们的生活中须臾不可离的重要物事。它看上去就不同凡响:外形呈圆柱状,木质,用朱红油漆涂刷一新,鲜艳夺目,只有欢庆乐队中的大鼓才可以与之相媲美。而且它还并非徒有其表。它实际上是一个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的,全封闭式的流动厕所。其内部贮存市民夜生活的秘密。在清晨,这些秘密的内容被公之于众,在众目睽睽之下迅速汇入城市宽阔通畅的(或许不那么宽阔通畅的)下水道。当然,并非市民不愿意更多和更持久地保持私生活的秘密,而是生活条件不允许他们有更多的隐私存储空间。马桶不过是其“缓存”而已,务必频繁清空。

马桶是值得赞美的!且不说马桶之歌唱很美妙,其作为家庭内部废料之“缓存”的优越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个简单而又合理的构造,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应有的功能。安置它只需占用最多03平方米的空间,而且可以随意更改位置。这一点对于居住空间极度逼仄的市民家庭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被安置在窄小房间的某一角落,只需一道布帘就自然形成一个超小型卫生间。它不仅可以节约空间,还可以节约时间。隔着布帘——依靠它象征性地维护着最低限度的羞耻心——主客之间依然可以毫无障碍地交谈,抓紧方便的时间交流生活心得甚或谈论国家大事,这无疑有利于贯彻“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时代精神。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