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耐人寻味的“两党”家庭 1

1936年,毛泽东在远离韶山几千里之外的陕北窑洞里,向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披露了他的家庭情况。这是他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向外人谈及他自己的家庭。此时,他的父母早已不在人世,而他成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从斯诺的记载上看,毛泽东情感的天平更多地倾向于母亲。事实上,父亲对他的影响并不亚于母亲。

毛泽东的父亲名毛贻昌,字顺生,清同治九年(1870年)生。毛顺生是一个典型的的湘中男子,他的身上有着一些极其可贵的特质——刚毅而又倔犟,精明而又严厉。毛顺生17岁便开始接替父亲毛翼臣当家理事。他自取号“良弼”,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父亲好的助手,兴家立业。当时,父亲毛翼臣交给他的是六七亩薄田和一笔沉重的债务。他凭借自己高大的身躯,年轻的血气,没日没夜拼命地卖力气,一心想振兴家业,但事与愿违,家境非但没有好转,且每况愈下。父亲老了,自己又是独苗一根,生活的出路在哪里呢?万般无奈之际,毛顺生想到了一条出路——当兵。

毛顺生想当兵,也是有原因的。第一,当兵是毛氏家族沿袭已久的改变生存状况的一条途径;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时候,韶山有数以千计的人们参加了湘军,经过几十年的征战,有几十名韶山人升官晋爵,更有毛有庆、毛正明等人官至提督,令毛氏家族为之生辉。第二,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又促使不少韶山人,纷纷走上了前线,奔走军中。

当然,毛顺生并不指望自己能够成为拥有千亩良田的大富豪,或者名震天下的大将军。他当兵的原因极其朴素,也极其简单,他需要养家糊口,同时也是为了躲避债务。于是,在官府招兵买马之时,毛顺生毅然投身行伍,在外面一呆就是几年。

几年的行伍生涯,并没有给毛顺生带来梦寐以求的东西。值得庆幸的是,在他当兵的这些年,直接地接触到了商品经济;沿江、沿海城市熙来攘往的人群、穿梭般过往的运货船只,使他茅塞顿开,大受启发,明白了“无商不富”的道理。更重要的是,在湘军里几年的军旅生涯,培育了毛顺生的军人气质——强悍、倔傲和勇敢,因了这种气质,他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一往无前,而且卓有成效。

毛顺生回到那个离别多年的小山冲后,不再一味地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一边种田,一边做些小生意。由于他精明能干,善于经营,且克勤克俭,逐渐积攒了一些钱,富了起来。他不仅还清了债务,赎回了父亲典当出去的田产,而且开始有了盈余。

1903年,当毛泽东十岁的时候,毛顺生成了韶山冲一个新起的中农,他自耕十五亩田,每年可收六十担谷。全家五口人一年共吃三十五担,即每人七担左右,每年有二十五担的盈余。毛顺生把这些余谷加工成大米后出售,开始做米生意。后来又得到岳家亲戚的帮助,到湘乡大坪坳一带成批地购进稻谷,雇佣帮工,扩大生产,并逐渐由肩挑改为土车运送,直至发展到从银田寺雇船装运白米去湘潭易俗河等地销售。他还贩卖耕牛,饲养生猪,积攒了一些资本,1904年又买进堂弟毛菊生的七亩水田,使田产增至二十二亩,比往年多收入二十四担稻谷,升到了当时“富农”的地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