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的经验
如何才能国际化?近年来中东欧电影最令人鼓舞的发展,当属罗马尼亚新浪潮的出现。这其实非常惊人,因为,罗马尼亚之前除了伊恩·波佩斯库-戈波的动画片和路西安·品特莱的剧情片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国际影响力。虽然国家电影中心(CNC)早在上世纪初期就建立了,但没有从政府那里获得过财政支持,每年超过800万欧元的财政预算大部分来自于其他娱乐休闲产业。更严重的是,电影院线的崩溃,在1989年,整个国家只有65块银幕,而且有着全世界最低的上座率。换句话说,罗马尼亚恢复电影业发展的条件是最糟糕的。
但是,在本世纪初,一批青年导演出现了,他们主要是出生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社会的变革只存在他们年少时的记忆中,但他们也的确是新时代中的一部分。在克里斯提·普优的《无医可靠》(2005)获得第58届戛纳电影节的“一种关注”单元大奖之前,这些导演们都至少拍过一部电影了。《无医可靠》探讨的是一个普遍的主题(一个生命垂危的酒鬼痛苦地辗转于各个人手不足、资金不足的医院),与稍后的电影相比,本片不是特别具有罗马尼亚的特征,这倒有助于它吸引观众。
相较而言,2006年罗马尼亚出现了很多成功的关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影片。卡塔林·米苏雷斯库的《爱在世界崩溃时》以布加勒斯特市郊区一个小村庄居民的角度来看1989年的最后一个月。拉杜·蒙泰安的《纸会变成蓝色》则聚焦于1989年10月22日晚的事件(齐奥塞斯库下台的那一天),一个擅离职守的士兵目睹了那一场革命中形形色色的人。柯内留·波蓝波宇的喜剧《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也关注了同一天,这部影片是从一个资金不足的地方小电视台做的一期广播节目切入的,邀请了那些对革命有着个体记忆的人们分享他们的经历。这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了混乱的指责、控诉和中伤。言下之意是,亲历者眼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很少像历史学家希望假装的那样,是条理分明的。
2007年,罗马尼亚电影获得了更大的成功,克里丝蒂安·蒙吉导演的《四月三周两天》获得了戛纳金棕榈大奖。电影关注了在齐奥塞斯库统治下的罗马尼亚严禁堕胎而引发的故事,这与东欧其他国家近来的怀旧情绪大为不同。随后是克里斯蒂安·内梅斯古的悲情故事《加州梦》(2007)、拉杜·蒙泰安的《摇摆舞》(2008)、波蓝波宇的《警察,形容词》(2009)和《黄金时代的故事》(2009),罗马尼亚的一批电影获得了国际电影节的广泛好评。
波兰电影能否借鉴呢?虽然上述各部罗马尼亚电影在风格、题材和内容上都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有足够多的共性,比如黑色幽默、讽刺、自信的态度,令他们可以通用一个“罗马尼亚电影”的名字集体营销。(就好像六十年代“捷克电影”泛指捷克斯洛伐克那时期的一类怪诞阴郁的喜剧一样,提到“匈牙利电影”也会令人想到那些抽象而又令人目眩的准西部类型片。)在波兰,类似的例子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波兰电影学派”和七十、八十年代的“道德焦虑时期电影”,但随后国际关注的焦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导演个人。罗马尼亚电影是有着共同的历史感,前南斯拉夫国家的电影更是如此真实。而波兰电影却在努力强调自己与西欧和好莱坞电影的共同之处,牺牲了自己的文化和历史根基。除了语言和拍摄地点,像《男性荷尔蒙》(2007)和《午夜心曲》(2008)这样的影片,并没有什么波兰独有的特点。事实上,安杰伊·瓦伊达的《卡廷惨案》获得了1989年以来最大的国际成功,这也是因为其成分令人感到熟悉与安心:即使现在,瓦伊达仍然被视为波兰电影的旗手。在未来十年里,我们将要面临的挑战是打破这个循环,令新的、鲜明的波兰民族电影能够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