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对这个改版报告稿不大满意,没有上报中央。6月20日,他动手作了精心的全面的修改、补充,从重要内容到错别字修改补充达七十多处。修改稿退给邓拓。邓拓即批:“请重新打字。”胡乔木又在打字稿上作了若干修改,这才报送中央。这两份报告稿的印件都存放在人民日报档案处,可以清楚地看到胡乔木对人民日报改版的指导思想和精心设计。
改版的准备工作一切就绪,胡乔木即于6月29日,为人民日报改版撰写社论《致读者》。为改版需要向读者说些什么,已经酝酿数月,烂熟于胸。胡乔木提起笔来,一挥而就。五百字一页的稿纸,写满三页。6月30日,胡乔木对《致读者》再仔细推敲,并听取了编委们的意见,又作了24处修改、补充,这才交付排印。
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以新的面貌与读者见面。版面扩大一倍,由每天一张四版改为两张八版。除重要社论、文章用老5号字外,都用较小一点的新5号字,新闻、文章容量大大超过改版以前。社论《致读者》刊登在第一版显著位置,首先引起读者的注目。
《致读者》采取同读者促膝交谈的姿态,平易、亲切。开头即说:“《人民日报》从今天起出八个版。同时,在编辑工作上也有一些改变。我们愿意利用这个机会把这些改变谈一谈。”接着,就把报纸有哪些改变娓娓道来。
社论首先说明报纸的性质和宗旨:“人民日报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从它创刊到现在,一直是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服务的。”“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是一个新的提法,是改版的指导思想,也是改版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社论接着说:“人民日报在创刊八年多以来,备受广大读者的令人心感的支持,工作也逐年得到进步。但是我们工作中仍有很多缺点。在最近,我们将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改进我们的工作。”
社论扼要地阐述了改进工作的三个方面——
第一,扩大报道范围。社论说:“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变化的世界,各种不同的读者要求从不同的方面了解这个变化着的世界。”“在报纸改出八版以后,我们的新闻在数量上将增加一倍半左右,在题材上也将尽量扩大范围,力求适应读者的需要。”
第二,开展自由讨论。胡乔木根据“双百”方针的精神,对在报上开展自由讨论的必要性和意义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社论诚恳地检讨,“在开展讨论方面,过去我们的报纸是做得很不好的,因而也减少了报纸的生气。”表示“今后我们希望力求改进”。
第三,改进文风。社论从报纸“每天要用几万字去影响几百万读者”,强调改进文风的重要,提出“报纸上的文字应该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而且言之成章。”社论指出文风不好的危害:“不但读者不愿意看,而且会造成有害的风气,不利于思想文化,不利于政治经济。”社论请求作者们“也务必注意到广大读者的呼声,尽量把文章写得有条理,有兴味,议论风生,文情并茂,万不要让读者看了想打瞌睡。”
《致读者》最后强调:“我们的报纸名字叫作‘人民日报’,意思就是说它是人民的公共的武器,公共的财产。人民群众是它的主人。只有靠着人民群众,我们才能把报纸办好。”
改版取得成功
对于《人民日报》从内容到形式、有方向有目标的重大改进,它的真诚坦率的自我批评和热情诚挚的呼吁,社会各界人士迅速作出积极反映。从7月6日到19日,近千封读者来信寄到报社,支持《人民日报》改版,提出许多合理建议。改版后的《人民日报》按照《致读者》提出的指导思想、努力目标和改进办法,按照向中央呈送的改版报告和胡乔木提出的具体意见,改进工作,版面大为改观,面貌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