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前言(2)

于是我问你:你究竟害怕什么?

我们害怕害怕本身,我们恐惧恐惧本身。

人们一旦遭遇那种成为一种状态的恐惧,想战胜这种状态有两种途径:首先要检查一下恐惧的温床,就像阳光对应灿烂,夜色对应黑暗,你的心情是不是为恐惧提供了肥沃滋润的土壤?伴人一生的是心情,好心情胜过当上美国总统,坏心情却让你羡慕路边乞丐,如果暂时克服不了恐惧状态,你就迂回地一点一滴地驱逐恐惧,用明媚的、新生的东西占领固有的东西;另一方法就是把问题推至底线:假如我失去了这份工作,我会成为乞丐吗?假如我不在意别人对我的伤害,那么这种伤害的分量恐怕还不如一片落叶。

举重若轻的唯一办法就是换一个角度,换一个角度,杀人都会有理由,何况你的那一点儿不存在的恐惧?换一个角度,你会感到快乐其实是不期而遇的,而这时候拉开窗帘,窗外早已是一片辽阔无垠的灿烂世界。

《北京往事》自然不是一本心理学教科书,窗帘早已不拉自开,高文由于陷得太深,已经感受不到窗外灿烂阳光,却不经意中成了心灵救赎者。残酷依旧,但仁慈浩大。我本人真心为他祝祷,不知道读者对这样的结果是否满意。我在书中竭尽所能见缝插针地挖掘的是产生恐惧心理的土壤,原来广袤的土地上危机四伏,荆棘丛生,我们连一声招呼也没被打过,就毫无征兆地被抛到这里,无依无靠,孑然独行,在充满假象和畸形的俗世盛景自欺欺人蒙混过关,老夫子的“而立不惑知天命”早就给我们的人生准备好了一服安乐死的药方,我们似乎没有选择。

看完书稿,姜老师在电话那边久久无语,我不知道会有什么消息传递,却原来是“非常共鸣”,她说:“这部书让我感到我们一定要信仰什么。”

这正是掩藏在《北京往事》里最深沉的期望,如果我们沦陷的土壤变成《圣经》诗篇中的磐石,那么无论是实在的恐惧还是臆想中的恐惧,都不会把我们击倒,养分充足,甘泉不断,无论你是富人还是穷人,都会如沐春风。说到底,在这个人人自危的世间,我们缺乏的不是名宅豪车,更不是一日三餐,而是一种让我们内心镇静的力量,如果我们还没有准备好,暂且不要给这种力量命名,但你肯定需要它。如果《北京往事》能以反面故事若隐若现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你需要这种内心力量比你理应需要的还要多得多,那就是对作者莫大的慰藉。

作者记于2011年10月12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