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前言(1)

一本书,如同一个人,一条河,或一颗行星,有它必须遵循的宿命,也有藏在宿命里的轨迹,是绚烂还是湮灭,全看它的机缘,《北京往事》难得遇上了好运气,十年后由作家出版社重版,这完全得益于该书的责任编辑姜琳老师。

关于《北京往事》,无论是媒体还是我个人都说得太多,我也烦了。但我还是要强调,这次我用一个月时间作了重大修改,有些人物命运的走向几乎是重写。如此费劲儿地修改一部旧作,以期其日臻成熟,不只是想不辜负姜老师的知遇之恩,也因为它正像我几年前说的那样,原本就是一本过程中的书,寄托着我纷繁的寓意。

别人得知我还在写作时总一脸不屑:都什么年头了,还写什么小说。唯有姜琳老师郑重地说:你应该专门写作,否则我们少了一位好作家。这也是我在不惑之年后的强烈意愿。长期以来,我一直就像一株奇怪植物,在弄错的土壤里凭空绽放,枝繁叶茂,花红柳绿,全然不知依附的土壤经不起推敲,随时会塌陷。

与其说《北京往事》是一部写抑郁症的书,不如说它是一本关于恐惧与爱的书。残酷而又仁慈。

人是必死的动物。因而人也是无助的。我们除了快乐地过一辈子,别无选择。

临终的人渴望天堂。失恋的人渴望解脱。疲惫渴望休憩。寂寞渴望温暖。恐惧渴望安全。

渴望的二律悖反在于:因为不幸我才渴望,因为渴望也许我会更加不幸,因此渴望本身就是结果。渴望什么就变得尤为关键。

安全是快乐的源载体,没有谁能在战战兢兢、患得患失中获得真正的快乐,一旦你有了恐惧,实际上潘多拉的魔盒就在你心中打开了,你不但远离了快乐,甚至梦想快乐的能力也会被耗尽。实际上目标明确的恐惧总会有解决的办法,比如受到歹徒的敲诈威胁时,一旦歹徒被绳之以法,那种担惊受怕就会随之消失。最致命的恐惧恰恰是莫名其妙的、不存在的、臆想中的恐惧,它像一条河流潜匿你生命的深处,没有源头也没有方向,却随时能奔腾咆哮,折磨得你死去活来。荣格说,人类最大的敌人不在于饥荒、地震、病菌、癌症等,而在于人类自身。

当然,我们也不要过于悲观。在希腊神话中,人并不是神——宙斯创造的,而是反抗宙斯的普罗米修斯。这比基督教的创世说更耐人寻味,对今天的我们有更多的启示。不要害怕,你总会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一天,你的基因、染色体、血型不可改变,但是你的性格是可以塑造的,你对事物的态度是可以改变的。第一个上太空的苏联英雄加加林在返回地球时受到赫鲁晓夫隆重接见,当时他问加加林:你不害怕吗?加加林回答说:如果我害怕,我在大街上也是不安全的。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