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几天后,我可能会接到一个电话:“对不起,这个话题现在我们不方便说,下次再说吧。”甚至,我可能连回复的电话也等不到。
但是在灾区,这个惯例被打破了,每个政府机构都愿意接受采访,媒体从来没获得如此热情的欢迎。通常只要提出采访要求,就会得到对方的主动回应。甚至,我们也经常会接到某个救援部队或是某个当地政府部门的电话,向我们提供新闻线索。
这种强烈的反差,常常使得我们有些不适应。
在一片废墟中,看着一个被媒体环绕的官员,周庆元曾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明明是堤坝因为维护不利失修造成重大损失,却不见过多关注,反而是出现重大人员伤亡的地方,官员频频上镜介绍救援进展、所做工作。平时根本没有受到关注的灾难所在地的官员倒成了明星?”
灾难事件做多了,发现确实有这样一种倾向。其实每一次灾难并不单纯是天灾,灾害背后固然有自然的因素,但人为的影响也占了很大的比重。比如汶川地震中,学校教学楼存在豆腐渣工程;玉树地震暴露出房屋抗震系数不达标;舟曲则存在着水土流失、堤坝年久失修和城市规划不科学的问题。在轰轰烈烈的救援表象下,这些问题统统被遮蔽,一旦再次发生同样的灾害,仍会造成一样的损失。其实很多问题可以在之前就避免,但前期做得好、灾难发生时受灾不大,反而受不到关注,获得的支持更少。
日本发生的9级地震死亡人数不到两万,2012年2月份发生的新西兰地震死亡人数不超过200人,灾害规模的破坏程度不比玉树舟曲甚至汶川小,但为什么伤亡人数可以做到如此之少。我困惑地寻找资料,了解到,首先是因为两个国家处在地震带上,当地曾发生过类似灾害,所以防患于未然,从建筑标准到国民应对灾害的培训都极为严格。但让我奇怪的是,汶川和玉树也在地震带上,舟曲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泥石流,但还是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危险一直存在,在常年平静的表象下,人们忽略了,麻木地以为会获得永远的平安。其实,它就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可能掉下,只有时刻保持警惕,才能保证这柄伤人之剑的微妙平衡。与激动人心的救援和轰轰烈烈的重建相比,防患未然更为重要。为什么不给予那些多年没有出现过险情的地方以嘉奖和鼓励,为什么要等到灾祸出现后才会开始关注?汶川地震中曾出现一个最牛学校,学生一个都没有死亡,因为校长每天都在做加固校舍的工作,就是为了防止有一天会遇到突然的事故。可惜的是,这个校长的事迹只在地震发生时被宣传过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大概早已被遗忘。
我们用暴风骤雨的方式救灾,沉醉于灾难带来的凝聚力,歌颂那些救援的英雄们,然后又迅速遗忘,似乎那些悲伤的记忆不合时宜。如果对救灾毫无总结,我们不会有任何进步,只会看到更多相似的情景、更多的死难发生。灾难虽然是天灾,但原本,很多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