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诚的心表达感动(4)

与大师的原作的零距离接触让杨飞云开阔了眼界,他感到这种面对大师原作的学习与交流实在是太重要了,因此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回国之后,他几乎每隔一两年就要抽出时间,到国外的美术馆去一次。用他的话来说,每次出国他没有别的事情,就是去朝拜大师,接受新的洗礼。他发现每一次经历都不是简单的重复,即便是站在大师同一件作品之下,他今年的感受会与去年、前年时的感受大不相同,每次都会有新的东西从作品中挖掘出来,由此他体会到大师毕竟是大师,他们所包含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自己之所以每一次都会有提高,甚至每一次都会产生新的震憾,这是由于自己的起点太低了,就像一片干枯的田地,随时随地都需要泉水的滋润,而大师就如同永不枯竭的源泉。记得杨飞云对我这样说起他的感受,他说:也许从技巧上看,博物馆和美术馆中很多画家的作品并不比古典大师们的作品要弱多少,甚至有些人的作品要比大师的更加精确,但是大师的作品却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一点显然不是技巧本身所能达到的,大师的作品从技巧上来看或许还有某些缺陷,然而,这种缺陷也只是大师才可能犯的缺陷。因此,在众多的艺术品中,你会一眼就发现哪些作品是大师的作品。它们不但使你知道了技巧是什么,而且更使你知道了在技巧之外还有更高的东西,甚至技巧本身对于创作一个伟大的作品来说都变成了次要的东西。

当杨飞云这样说的时候,我感到他的境界确实是提高了,他已经超出了对古典主义艺术的风格学的理解,而进入到更深的层面,他认识到古典大师们内在的精神蕴含才是更为根本的东西,也正是在这个方面他找到了自己的不足。说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当我与很多人谈起中国的古典主义绘画时,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单纯从技巧上来看,中央美院第一画室所建立起来的教学体系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由它所培养出来的合格学生,基本上已经能够画出具有相当水准的古典主义性质的作品,甚至中国的古典主义画家们在某些方面与欧洲的很多画家相比,要比他们具有更加扎实的基本功,古典主义的绘画技巧甚至比当今西方绘画领域中的古典主义水平还要高出一些。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中国的古典主义已经十分完备,也不等于说由中央美院第一画室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就称得上古典主义的画家,中国的这一批具有相当水准的古典主义的画家就可以大胆地放言,他们是真正的古典主义的画家。我们仍然缺乏某种东西,而这种东西对于一个古典主义的画家来说往往是致命的。这个东西是什么呢?杨飞云对此就有深刻而又清醒的认识,他说这种东西就是古典艺术的精神,或古典精神所归宿的、信仰的力量。

杨飞云回顾说他对古典主义的真诚信奉,除了这些年来多次游历西方、面对大师的经典作品深有触动之外,还有另外一件对他来说更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他有幸在1997年信仰了上帝,成为一名基督徒。他的信仰对于他来说并非源于他的绘画。信仰是他生命中的一件大事,与绘画并不具有直接的关系。并不是因为他要坚持古典主义的绘画而必须找到信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信仰完全是他个人心灵中的事情,我们无法从理论上妄加评说,只能给予真诚的祝福。然而,就我看来信仰虽然不是从艺术中来的,但却对他的艺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或者说他的信仰从另一个方面为他从事古典主义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精神支柱。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信仰基督是他艺术历程中的一件大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