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没有扼杀人才(1)

1332年八月的一天,太阳当头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刘伯温同学背起小书包。

他要去杭州,参加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

刘伯温心里应该是很高兴的,因为他的运气实在很好。元代一度没有科举考试,直到十九年前才举办了第一次科举,之后总共也就举行过九次,其间由于伯颜擅权,执意废科,还曾停科两次。

究其原因,在于马上得天下的蒙古统治者,对寻章摘句的儒生丝毫不感兴趣。元帝国从开国之初就是个崇尚军事的王朝,而且大量的军费开支也使元王朝面临着严重的财政短缺问题,因此,帝国的统治者更加注重实用性的人才。例如忽必烈就一向嫌恶金朝儒生崇尚诗赋之作风,他认为“汉人惟务课赋吟诗,将何用焉”,对于遴选“真儒”的科举制度十分冷淡。

直到元仁宗即位,统治者们发现,专业技术型人才在治理国家方面确实没有儒生“好用”,毕竟国家是一部精密的机器,要让这部机器有效运转,除了需要能拧螺丝钉的技术人员,更需要能从宏观上设计并操控机器的操作人员。所以,1313年年末,元廷终于不得不重新举行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道。

是的,“不得不”,这就注定了即使刘伯温考上功名,也不可能像唐宋明清这些朝代的举人进士们那样前途光明。

不过,此时此刻的刘伯温并不在意这些,他高高兴兴地来到杭州,参加第一轮考试:乡试。

刘伯温没有辜负神童的称号,最后的成绩:举人,名列十四。二十二岁的刘伯温第一次参加考试就在全国教育最发达的江南地区考了第十四名——估计排在他前面的十三个人中,还有不少复读生。

考中了举人,刘伯温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第二年就杀进北京参加会试。

会试可没那么简单了,刘伯温不光要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还要面对元王朝的民族歧视政策。

那时候的考试,榜分左右两种:蒙古、色目人为左榜,只需要考两场。第一场考行测(经问),第二场考申论(策问)。汉人和南人为右榜,却要加上一场作文考试(古赋诏诰章表),总共考三场。(元朝将百姓分为四种人:蒙古、色目、汉、南,基本上按照蒙古征服的顺序排列,征服得早的地区,当地人的地位高。色目人基本上是中亚、中东人,之所以称为色目人,大致有两种解释:一说中亚、中东的民族复杂,统称为“各色名目”人;二是说这些民族多属于白人,眼珠不是黑的,所以称为“色目”人。金的灭亡比较晚,金国人也就是汉人地位比较低。最晚征服的是南宋,南宋人也就是南人地位最低。)

幸好,对于出身文人世家的刘伯温来说,考作文并不是什么难事。这次会试中,刘伯温的作文题目是《龙虎台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