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不真实(1)

最近,很多书开始介绍一种更先进的社交方式——这里权且称之为社交2.0。在1961年约翰·肯尼迪的就职演说中,他说“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这句话至今仍然振聋发聩,它告诉我们,在社交活动中不应该只关注别人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利益,而应该多考虑我们能为他们带来什么好处。

我们能把他们介绍给其他人吗?能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吗?是否可以把他们引荐给我的优质客户呢?

理论上,我一直按照上述原则在转变。我喜欢和他人联系,再加上社交活动中仍然还有很多人士怀抱着良好心态,意图拓展商业机会,所以我觉得社交活动还是有作用的。另外,对于社交活动,我的思维方式以及我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看法,早已经与各种指导书上给出的建议达成一致。

但是,问题仍然存在:许多生活在社交1.0时代的人群(如“眼中只有我先生”),也读过这些书,他们也意识到如果适当关心一下对方的利益——其实他们并不真的在意——他们可能得到更多的商业机会。当然,获得回报的过程可能比较长,但是只要他们付出了一点点精力——就算微乎其微——关心一下对方,对方就会感到有责任投桃报李,回报只会更多。

社交2.0理念的迅速发展,几乎使社交活动起死回生,然而副作用也非常迅速的出现了——真实有效的社交变得更加困难。那些我们竭力躲避的、使社交活动变味的劣质人群,由于他们开始懂得向高价值人群表现出虚心聆听的姿态,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以辨别。现在,当有人在社交活动中关心我的事,意图向我提供帮助,我都会高度警惕,我的第一反应是“他想干嘛?”我知道,他们可能是真诚的,但是更大的可能是,他们只是正在实践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可以肯定的是,你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在社交世界里认识到这些了:那些向你询问怎样可以为你提供帮助的人,其实并不是真正想帮助你,他们在乎的其实是你能否帮助他们。

在学到这些道理之前,我走了不少弯路。当有人已经开始接受社交2.0理念的时候,我还苦苦挣扎于传统社交的泥潭中,对每一个我有缘相识的人保持着同等的善意和关心。无论是参考书、电子邮箱、住址还是一条人生感悟,我都尽量提供给需要的人。我相信知恩图报,这是我的商业哲学。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