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社交活动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参与的人员龙蛇混杂,参与活动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无论你如何分门别类,参加活动的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目的各司其职:有的人为了签约新的客户、创造新的商业机会,有的人为了寻找可以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这实际上是一场“自私自利”的游戏,因为每个人的目的并不完全相同,所以也不会有明确的赢家。
我曾参加过一场社交活动,当时一位小伙子向我走来并做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是精心设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直奔主题的陈述,或者一场快速的电梯游说。这个小伙子跟其他人没有什么区别,按部就班的做完自我介绍,然后和我持续聊了四分多钟关于他自己的事。虽然我不是花钱来听演讲的,但还是要连续听别人絮叨四分钟。当你期待你们之间会有互动交流的时候,这种单向的演说实在不应该发生。真正的交流需要双方积极投入,相互尊重,轮流表达和倾听。一分钟高谈阔论之后,我明显已经走神,所以我选择退出我们的交谈。结束的时候,小伙子递给我一张他的名片,然后就离开了。
也许经常参加社交活动的人遇到的情况并不像我所经历的那样糟糕,但是有些问题是一致的:参加活动的人都在寻找快速的认同。因为他们想马上成功,所以错误的定义了成功以及成功的大小,如约了多少新的“潜在”客户、预定了多少场会谈等。
最近,《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加里维纳查克(Gary Vaynerchuk)——社交圈和商业圈的大师——陈述的就是上文中提到的社交观点。这提醒我们不要认为:“好的社交是按分发出去的名片数量来计量的;把名片递给参与活动的人总会有意义或者有用的”。加里对钱的看法是对的,他说“有效的社交游戏的玩法与参与者的直觉相反,直觉告诉我们要耐心和慢慢积累,不能一次完成。我们为无畏和勇气欢呼,而不是耐心和价值”。
在与我的四分钟“互动”过程中,名片上这位比利(Billy)没有询问过我的名字,也没有耐心了解我的公司业务是什么。实际上,他什么也没问,只是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他此次参加活动的目的上——告诉任何想听他倾诉的人关于他的事——以至于他完全忽略了“我”的存在。这个小伙子让我想起贝蒂·米德勒(Bette Midler)在电影《海滩》中所饰演角色的一句话:“我的事说得够多了,说说你吧。你觉得我怎么样?”
那个小伙子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给我身上洒下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是他给我留下的唯一称得上优雅的印象。有太多人喜欢在你身边张牙舞爪的介绍自己有多出色,他们通常手持一杯饮料,然后几乎必然的会以将饮料洒在你的身上作为你们之间谈话的结束。我真不愿意回想过去十年间我在干洗店的“投资”,全都是为了清理社交活动中被泼洒的一塌糊涂的衣服。
很显然,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社交经历。当然,社交活动中也有很多富有远见的人,他们尝试与其他的活动参与者建立有意义的合作关系,但是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