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接班人 4

回老家,是为了调查当地的情况。尽管毛泽东没有接受彭德怀的批评,但他也确实感受到了工作中的一些错误给民众带来的灾难。在1960年年底、1961年年初的一系列中央会议上,毛泽东一再地郑重向全党提出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并宣布1961年为“实事求是年”,要“大兴调查研究”,因为最近几年吃情况不明的亏很大,付出的代价很大。情况不明,政策就不对,决心就不大,方法也就不对头。

黄峥:毛主席这么一说,他就认为自己作为党内第一副主席,应该带头响应毛泽东的号召。他觉得到湖南他的家乡去比较方便一些,因为那边还有些熟人,口音也比较相通,到那里可能比较容易了解到真实的情况。所以他选择了回湖南农村老家。

1961年时的湘南已经遭遇了连续8年的旱情,艰苦的现实亟待人们寻求解救之道。刘少奇也同样怀着急迫之心而来。到了湖南以后,他并没有先回故乡宁乡县,而是先到了长沙郊外的两个地方考察,一个是人民公社的模范天华大队。另一个就是听上去气魄惊人的万头猪场。

许永福(曾任刘少奇的警卫):去的时候,他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和要求。第一,要坐吉普车下去,不坐轿车;第二,要穿便衣;第三,不要叫他刘主席,而叫刘队长;第四,不要麻烦下边的领导同志和群众,要自己做饭吃。

易凤葵(曾任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馆长):他去了天华,在那里搞了18天的调查,发现天华作为(当地情况)最好的地方,当时也吃不饱饭,每一顿饭(平均每人)只有2两6钱3毫,3两米都不够平均,所以老百姓吃不好。

许佩珉:有一天,他到我们住的地方的后山上去到处看,看见一堆粪,就用棍子挑开。看了之后他说,这堆粪应该是小孩子的,一般大人都把好些的东西让给小孩子吃,那如果粮食够的话,从小孩子的粪里就可以看到粮食,比如吃了老玉米什么的,大便里就看得到。结果这堆粪里一点(粮食)都没有,就是几根纤维,所以他晓得这里粮食很缺。

实地考察的情况让刘少奇大为震惊。这和汇报给中央的情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尽管事先设想过这种差异的存在,但实际情况仍让他深感浮夸瞒报问题的严重。更让他惊异的是,当他来到著名的万头猪场时,却惊讶地发现,所谓的万头猪场里只有两头猪。

震惊之后,他在这名不副实的万头猪场里召开了下乡后的第一次座谈会。会议的参与者不仅有当地的领导干部,更多的则是普通的农民们。

姚力文:这样一谈家常,那些老农民什么话都说了,说这几年来粮食少了,人吃不饱,我印象很深的就是说猪都不怀崽了。妇女的两个乳房也都瘪了,就是“母猪不怀崽,妇女不怀孕”,困难到了这个程度。

这次走访让刘少奇的心情无比沉重。在告别了这两个地方后,他决定回到自己的家乡再看看,拜访一下父老乡亲。

重回故里,刘少奇的心中充满着怀念。

许永福:在这几天调查当中,他的情绪一直不高,很沉闷。到他家的头一天高兴起来了,像向导一样给我们讲解说这是我们家,我从小住在这间房,我妈就住在那间房,那一间是放粮食的,那一间是放工具的,一一给我们介绍,最后住在他母亲的那个房间里。这么多天没看见他这么高兴过,那天是因为回到家了,40年没回家了。

但回家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刘少奇心里清楚,这并不是一次充满欢欣、衣锦还乡的归乡之旅,而是来调查情况、处理问题的。于是,回乡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开座谈会,听听乡亲们的说法。

欧凤球(受到刘少奇接见的群众):他跟我们开座谈会的时候,那天下午还出太阳,阳光很好。太阳照在那里,他戴着蓝帽子,把帽子摘了,头发是白白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