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批判者的“有条件的爱”的游戏几乎无处不在,我开始同儿子玩一种完全不同的游戏,以防止强势的批判者在他的头脑中扎根。我开始挠他痒痒,并告诉他,想要我停下来,他就必须不断告诉我他内心的真正答案。下面是游戏过程,听见他笑声中夹杂着的答案时我才停止:
我:凯安,你知道我为什么会这么爱你吗?
凯安:不知道。
我:是不是因为你非常帅气?
凯安:不是。
我:是不是因为你非常聪明?
凯安:不是。
我:是不是因为你作业做得好,还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凯安:不,爸爸,不是……
我不停地问下去,提问的内容还包括了他的爱心和慷慨、他的运动天赋、他的敏感和体贴等。在某个时刻,我假装大受打击:
我:凯安,那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会这么爱你呢?
凯安:“爸爸,因为我就是我。”
偶尔我会要求凯安提醒我这个答案是什么意思。他说,意思就是我对他的爱不是以他做了什么为条件的,纯粹是因为他就是他。他知道,他本身就值得一直被爱。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处于人生的巅峰还是低谷,他从不担心会失去我的爱。
自我实现的预言
当然,批判者听到这一切会被吓一大跳。它会给你一些可怕的警告,比如:“这会让你的孩子变得懒惰或不负责任,如果他的行为不会影响你对他的感情,他为什么还要努力做事呢?” 这些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你对自己的爱是无条件的吗?某天,你犯下了可怕的错误,还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在这个糟糕的日子结束时,你觉得你对自己的爱还剩多少?
你的批判者有没有警告你说,如果没有他一直在身后督促,你将会变得懒懒散散、胸无大志、不负责任、扬扬自得或自私自利?这是批判者维持自身影响力的关键理论。这种观点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愤世嫉俗的观点,它断言,所有人类只有在压力之下,或者出于对内疚、羞愧或负面结果的恐惧,才能做出正确的事。这种愤世嫉俗的观点忽略了人类内心大量的正向潜力和本性。
这体现了正向激励与负向批评之间的差异。批判者通过威胁、恐惧、羞愧或内疚迫使你采取行动,而正向力则是通过各种积极的方式激励你行动起来,比如:通过让你对探索和发现的快乐充满期待,通过激发兴趣和人类内心深处寻找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的强烈欲望,通过对创造力和无限可能性的向往,通过人类内心对联系、关心和被呵护的渴望,通过对生命奥秘的欣赏以及通过以理性的行动获得理想结果的期许……
批判者的观点和正向力的观点都是自我实现的预言。我们每个人都是复杂体,既神圣又邪恶,处于正向力模式还是负向力模式决定着你会表现出哪方面的特征。你会为自己选择哪一种模式?为了你公司的员工和团队呢?为了你的配偶和孩子呢?除非你征服了自身的批判者这个头目,否则它就会替你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