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走从政道路(2)

这时王云五已经58岁。他以经济管理专家自任,标榜自己“不是去做官,而是去做事”。但因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经济萧条,物价飞涨,经济部无力管制,王亦束手无策。第二年,他又升任为行政院副院长。

1948年5月,“行宪内阁”成立,王云五参加“ 行宪国大”,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兼财政部长。当时,国民党军事、政治和财政经济面临全面崩溃之势。为挽救濒于崩溃的经济,他在蒋介石的授意下,提出币制改制方案,以金圆券代替法币,限制物价,并获通过执行,但不久即遭到失败。金圆券大幅贬值,成为历史上最不值钱的纸币之一。

王云五本非最高决策人,但却是这一改革的始作俑者,故一时成为众矢之的,遭到各方面的弹劾,被迫引咎辞职,悄然离开南京去了广州。

从做财政部长到辞职,不过半年时间,可谓春风得意地来,狼狈不堪地走。

由于王云五从政时位居国民政府高官要职,且一贯支持国民党和蒋介石、积极反共,加之他设计的金融改革方案又闹得天怒人怨,因此在1948年12月25日新华社发布的43名战犯名单中,他被列为第15号战犯。

无奈之下,王云五继续南迁,到了香港。这时,蒋介石不断带信让他去台湾,1949年4月,王云五飞赴台湾,面见蒋介石,他表达了继续做出版社的意愿,蒋同意,并且拨款15万元新台币,作为新出版社华国出版社的开办费。

年底,华国出版社在港、台两地同时开业,王云五任社长,另聘了几个人做助理。这个出版社尽管是民营的,但因为有蒋介石的拨款,因此必然在出书方针上坚持反共立场,这一点王云五本人也不讳言。王云五的多种译著由该社出版,大多是一些适应冷战需要的宣传性读物,没有多少学术价值。

王云五在香港期间,除了做出版社,还领头成立了“自由人”组织和《自由人》杂志,这些“自由人”均为反共人士,本想在王云五领导下大干一场,不成想他却走了。王云五于1951年1月离开香港,去往台湾定居。

虽然到了台湾,香港的事王云五也管着。1952年3月15日, 在台“自由人”举行全体会议,由王云五主持,将《自由人》刊物的立论态度定为:“除积极地主张民主自由,消极地反共抗俄外,并须维护现行宪法倡导议会政治”,“凡外界对台湾有恶意攻击影响国本时,应予驳斥”,并增加刊物的新闻性和趣味性,以增加销路。

1955年3月,《自由人》又捅了娄子,其所刊载的文章论及扬子公司在上海时期的贪污案,批评了孔祥熙。国民党当局大为光火,决定直接干涉。在当局的威逼下,王云五写信给《自由人》刊物在港负责人左舜生,通知停刊决定。不料左舜生等人对国民党的专制行为颇为反感,明确表示反对停刊。从此,香港“自由人”自行其是,不再受王云五、阮毅成等约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