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走从政道路(3)

《自由人》刊物坚持到1959年9月13日才宣布停刊。在台“自由人”内部也发生分化,雷震等人抨击专制统治,与台湾当局关系紧张;亲台湾当局者仍保持相互间的联系。

20世纪50年代,王云五先后出任“考试院副院长”和“行政院副院长”,达到人生的权力顶峰。

在此期间,王云五先后参加了第一届“国大”的六次大会 ,而且都是主席团成员。其中他在一届三次“国大”上表现最为抢眼。这次“国大”于1960年2月19日在台北开幕,原定的主要任务是选举“总统”、“副总统”。因为蒋介石和陈诚的任期已满,根据“国大”通过的“宪法”规定,“总统”只能连任一次,而蒋介石已连续担任两届,按“法理”没有再度竞选的资格。另一个问题是,民社党、青年党、部分无党派代表和部分国民党代表,在会前提出要实施创制、复决两权,其实质是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而要获取创制、复决两权,前提是要否定《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因此,一届三次“国大”主要讨论三个问题 :所谓的“动员戡乱”的名称是否还有必要维持?创制、复决两权应否由“国大”行使?总统能否连任一次以上?这些问题首先在“国大”第一审查委员会修改临时条款整理小组讨论,然后提交大会讨论、表决。3月7日,在国民党操纵下,推定47人的整理小组,王云五为召集人。王云五以主持人的身份,提出“动员戡乱”名称不变,“总统”可以连选连任,创制、复决两权留待以后解决。整理小组的这次会议,意见颇多分歧,勉强达成一致意见,通过王云五所提建议。3月11日大会开始后,反对意见仍然激烈。这时,王云五突然起立,朗声发言,重点在于说明创制、复决两权必须拖延行使,但到时候必定能够行使,并以自身来自工商界,说话向来算数为保证。

王云五的发言让与会代表大吃一惊,众人面面相觑,知道再争吵也不会有结果,他们明白这位“矮个子白发老人”代表的是国民党当局的观点。既然创制、复决两权还有“研究行使”的一丝希望,于是持不同意见者也就缄口不言了。3月11日的会议修改了《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对“总统”连任问题作出新的规定:“行宪首任总统,不受宪法第四十七条连任一次之限制,连选得连任。”这一条显然是特地为蒋介石而修改的。3月12日,国民党临全会推定蒋介石和陈诚为“总统”、“副总统”的候选人。3月21日蒋介石再度当选“总统 ”,3月22日陈诚蝉联“副总统”。由于“行宪首任总统”可以不受限制地连选连任,蒋介石先后共连任五届“总统”。而第一届“国大”1948年在南京举行过一次,此后在台北举行了多次,一直没有改选代表,被台湾人民讥称为“万年国代”。

由此可见,王云五虽然不是国民党员,他的表现却比很多国民党员还积极,堪称蒋介石的挚友。

尽管反共立场坚定,但王云五有一个观点是不动摇的,那就是“两岸统一,一个中国”。对于“两个国家”,“一中一台”,他一直表示反对。尽管出于政治立场的考虑,他经常谈到“反攻大陆”,但身为高官,他明白台湾的军事力量和防御体系都很薄弱,根本没有“反攻”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台湾“立法院”一些人喋喋不休地要求台湾当局马上“反攻大陆”,让“行政院”院长陈诚不胜其烦,常托故不去“立法院”面受质询。不得已,王云五以“行政院”副院长的身份去代行这份苦差事。久而久之,王云五觉得很无趣,也就滋生了离开政坛的想法。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