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族的西江史(3)

1981年,经梧州港中转运输出口香港的货运量达40多万吨。为适应新形势,港澳船队于1983年改造、新增12艘共6000吨的船只。1984年投入使用后,当年装运进出口的物资达71万吨,这年,梧州港进入当年的全国内河十大港口之列,并被批准为广西对外经济贸易改革综合试点城市。

那时,承担着绝大部分货物中转任务的下关海关监管作业区,5台浮吊组成的5条作业线,必须一天24小时满负荷运作,才能应付货物中转的需要。整个下关作业区的江面,总是停满着顺江而来的重载船舶在等待装卸,场面热火朝天。

广西是中国三大侨乡之一,而梧州市及桂东南地区又是侨属和港澳同胞家属比较集中的地方。1978年到梧州或过往梧州的港澳同胞及华侨有1800人次;1981年,仅前九个月就达到了12500人次。因此,香港各界人士,特别是旅居港澳的广西同胞,纷纷要求恢复梧州至香港的水上直达客运航线。

1982年1月5日,国务院批准广西恢复梧州至香港(包括澳门)直达客运业务。

1983年7月18日,一艘由香港英辉造船厂建造的双体高速客轮——“漓江”号首航香港剪彩仪式在梧州隆重举行。

“漓江”号的营运,不但标志着中断了33年之久的梧州至香港直达客运正式复航,也宣告梧州西江航运业的重回巅峰。

这艘拥有120多个座位的“漓江”号,航行9个多小时就可到达香港维多利亚码头,其经济、安全、舒适与便捷性,就当时而言,是其他交通方式和线路无可比拟的。“漓江”号一经投入营运,前来梧州及广西各地旅游、商务的港澳同胞、华侨和外国人剧增,至1986年12月,“漓江”号就运行了1043个航次,客运量达4.3万人。一个与此相关的统计数字是,1986年,梧州口岸的对外贸易出口总值为1.9亿美元。

在1985年底,原属广西航运公司的梧州航运分公司划归梧州市管理,改称梧州航运总公司,原有的几个船队也改为了分公司:港澳货运分公司、客运分公司、内河分公司等;沿江而上还有多个港务所,在桂平有一个修船厂,梧州有一个桂东船厂。随着外贸出口小批量货物有日益增多的趋势,1988年5月,港澳货运分公司又投入3艘机动船,专运小批量货物,当天装货当天开航。这样,梧州的外运从1个船队增加到3个船队,航行港澳的船舶从1978年的38艘增加到91艘。

“全盛时期梧州航运总公司有货船舶300多艘,总运力占全区内河运力的70%以上,并且连续11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运输计划,年运输能力达到400万吨以上。公司有8000多职工,连家属达到五六万人,属国家二级企业,企业正职为副厅级。当时梧州分管交通的副市长,也是从梧州航运总公司过去的。”

“在公司里,一名职工的工资通常就可以养活一家子。奖金有时比工资还高,此外还有节日加班的双薪,一年可享受56天的工休假,跑船的有伙食补助,而一个单身的小伙子光这份伙食补助就够自己花销的了。公司里还有医疗、子女上学等福利保障,职工家属在公司的医院就医也可以享受优惠。说的这些虽然都是公司福利待遇的‘微观’方面,但也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梧州航运总公司的实力,以及梧州航运业的兴旺发达。那个时候,作为‘梧航’的一分子,是十分自豪的。”

梧州的繁华富足,与水上商贸紧密相连。

中国人常说,“以水为财”。傍水而居的梧州人,他们中的大多数,工作都与西江有关、与水有关,于是,水文化是那么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

梧州的很多口头语,都带着“水”,似乎一离了“水”字,便难以表达其中的义涵,便失却了生动的韵味——

“威水”,即“威风”“了不起”;“水头”,指有钱赚;经济实力雄厚则称“大把水头”或“水头足”,“薪水”就是工资;“磅水”是交钱;说到“食水深”,则是指某人赚得太过分了。

这些市井气息浓郁、“湿淋淋”的词汇,早已无声地浸润进梧州人的日常生活中。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