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人深致——“抒情”与“言理”的交融 3

序言虽然短,而且貌似只是简单介绍了柔奴的身份:她现在的身份是王巩的“歌儿”侍妾,复姓宇文,“京师”人,也就是东京人(今河南开封)。柔奴长得眉清目秀,而且很有口才,“善应对”,这就是关于柔奴的全部信息了。但这几句简简单单的介绍背后,其实蕴含了在北宋初年非常重大的一个历史事件,这个事件就是震动一时的“乌台诗案”。我们看序言中有一句“定国南迁归”,王巩从贬谪南方再回来,那王巩为什么会贬谪到南方呢?

这就要追溯到元丰二年(1079)的乌台诗案了,这一年苏轼四十三岁。当时北宋朝廷正被王安石为首的“新党”主宰,厉行新政,以司马光、苏轼为代表的“旧党”受到排挤。元丰二年,苏轼刚刚调到湖州(今浙江吴兴)任上时,被“新党”罗织文字狱,说他写诗诽谤新法,将他逮捕,同年八月十八日被投进御史台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是御史监狱的代称,因为汉代御史台外经常聚集了很多乌鸦,所以又成为“乌台”。要是被他们弹劾了,往往没有好下场,御史大夫因此又被戏称为“乌鸦嘴”。

不过,虽然新党不能容忍苏轼这样的反对派,新党首领王安石倒无意置苏轼于死地,他们只是政治立场不同而已。因此苏轼被关了一百多天后,经过亲朋好友的多方疏通,再加上太后也出来帮他说话,宋神宗还是下旨释放了他,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黄冈现在是全国著名的教育强市,说不定这还与苏轼当年在那儿留下来的一缕文脉有关呢。

乌台诗案发生后,和苏轼交往密切的一帮官员、文人朋友也受到牵连,这其中,就包括了王巩。王巩被贬到宾州(治所在今广西宾阳县),在当时这就已经是非常荒凉艰苦的地方了。王巩前往贬所的时候,侍女柔奴随同前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