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见:富而不贵的生活(4)

相反相成的逻辑

富是物质生活的过剩状态,物质生活与人身体的存在维度相对应,是身体存在的过程;贵是精神生活的超越状态,精神生活与人心灵的存在维度相对应,是心灵运行的过程。“富”与“贵”两个词,指涉两种不同维度的生活,前者是“身体—物质”生活层面的概念,指人拥有众多超出正常需要的身外之物,包括财富和权力,是一种社会性的成就;贵是“心灵—精神”生活层面的范畴,指人生命存在品质的纯粹、崇高和光辉,是一种人性上的成就。两种不同维度的生活,存在着许多有趣的区别——

首先,“身体—物质”生活的富裕通过攫取、积累、聚集来实现;“心灵—精神”生活的高贵通过奉献、给予、布施、共享来完成,意味着人放弃对攫取、积累、聚集事物的贪着。富是对身外之物的拥有,贵是放下和舍弃对身外之物的执着,方向看起来恰好相反。“身体—物质”生活的增进服从于加法,“心灵—精神”生活的提升服从于减法;“身体—物质”生活以多为业绩,“心灵—精神”生活以少为成就,以无所趋附、无所依凭的自足性为圆满究竟;物质的进步需要一层层地积累,愈富足愈好,精神的修养要求不断地净化,愈清越灵明愈佳。这似于老子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心灵提纯最终趋近于空无;但物质的积累却愈显卓著。嗜欲深者天机浅,贪婪、痴迷等许多物质生活中十分有效的心理动力,在“心灵—精神”生活中可能成为遮蔽性灵的障碍。“身体—物质”生活与“心灵—精神”生活看起来方向恰好相反,但正是因为相反它们才可以相成。穷人并不是天然地具有精神上的超越性,拥有众多财富却不被财富所拥有的人才是真正的贵人。

其次,“身体—物质”生活粗糙,是形而下的、有排场的,因此这种生活很占地方,具有某种竞争性和排他性。这种竞争就像一片山林、一处沼泽里,植物与植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在生存空间上的竞争,社会的财富正是通过这种竞争来获得增长的。“神无方而易无体”,“心灵—精神”生活是形而上的,它的开展不占地方,不具有任何竞争性和排他性。一个人物质财富、权力的增长可能会侵占他人生存的空间,此长彼消;但一个人精神境界不论多么浩瀚,都不会妨碍别人精神境界的开展,相反还可以给别人以更多更大的精神加持。由于对精神生活特性的误解,加之物质生活权利谋略的卷入,一些宗教派别之间长期陷于血与火的残酷斗争之中,以天堂的名义在地上建造地狱,实在让人不胜悲忍。

再之,“身体—物质”生活是有止境的,“心灵—精神”生活却难以穷尽其中的境界。人的一生,以身体为主体的生活,从三十几岁开始就走下坡路了。特别是那些滥用身体,像挤榨一枚橙子那样拼命挤榨生命液汁的人,很快就露出其中的败絮,受到身体的惩罚。一度作为幸福快乐源泉的肉身,渐渐成为一口患难的枯井。但以精神为主体的生活,可以“苟日新,日日新”,一直在上坡的路上行走,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这种渐入佳境的行走极难达到止于至善的地方。林肯说过,四十岁以后,一个人必须为自己的相貌负责。而能够负得起责任的是人的心灵境界和精神气质,那些活到七八十岁还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的人,必定有不俗的精神造诣;那些年轻时如花似玉、貌比潘安,四五十岁就面目全非、鄙俗不堪的人,则应该反省自己的内心生活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