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2011)(3)

2011年1月26日 -28℃~-34℃ 针刺一样的冷 阳光里有零星雪花飘落

黑白分明,冷热两极,这是我在夜晚熄灯开始入睡后,突然想到的两个词语。

我带来的眼罩,根本派不上用场,因为我在夜晚睁着眼睛,都看不到任何的东西。那种黑,大约真的只能用“漆黑”来形容,是浓重的墨汁泼过来,瞬间淹没了一切。人除了进入梦中,对这样的夜色,基本无计可施。整个镇上,没有一盏路灯,如果要在这样的夜晚出行,没有手电筒,你只能迷失方向。但即便如此,一个人在几乎没膝的雪地里行走,也是危险的事情,一旦停下,只那针刺一样的寒冷,就会要了人的命。所以冬天的夜晚,人们大都早早地就睡了,连勤劳的狗,都停止了吠声。

炕上如凤霞与贺什格图一样的小夫妻们,不像阿爸阿妈一样,躺在床上闭眼就沉沉睡去,火墙里加上了两次满满的煤炭,就足够让一个寒冷的夜晚,变得热烈而且缠绵。我猜测刚刚结婚还没有从姑娘完全转变成小媳妇角色的凤霞,肯定会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变得劳累,并在心里对以前做女儿时的生活,生出眷恋和怀念。因为她不止一次带着向往,说等过完年,回自己家过元宵的时候,就可以天天吃父母做的饭了。她还惆怅地告诉我,不知道为什么,以前并不觉得恋家,嫁过来之后,突然就特别地想家了。这样的想念,一定让她在夜晚温暖的炕上,与贺什格图唠嗑的时候,生出过微微的抱怨。好在贺什格图是个温和性子的男人,夜晚来临后,对于凤霞的任何小脾气,他都能宽容接纳,即便凤霞故意让他一趟趟起床拿这拿那,他也总是微笑着没有怨言。所以夜晚的镇上,窗外的冷,与炕上的热,对比鲜明,雪原在这样的时刻,流露出它浓郁的善意与柔情。

中午的时候,我和凤霞出去大采购。先后去了三家,凤霞和超市的老板们,都很熟悉,因为她在其中的两家做过收银员,所以买菜的时候,他们信得过她,直接让她自己称好了结账。第一家的女人,在凤霞将上次欠下的饮料钱一起付上的时候,将五块钱的零头给轻松地抹去了,又笑着把一张自己家人开出租的名片,递过来说:“以后叫车,就打这个电话。”镇上的商店,在去巴彦托海或者海拉尔进货的时候,都兼营客运,反正车空着也是空着,而且镇上的人们也乐于这样的方便。尽管开到巴彦托海要七八十块钱,但是省钱过日子,不是镇上人们的习惯,他们的消费观念,是怎么舒服怎么来。这其中布里亚特蒙古族人更是如此,他们在商店里买东西,首先问价钱,然后直奔价钱高的,看也不看,就去付钱。曾经,镇上有一户卖编筐的人家,当初一个筐子卖10块的时候,他们一致坚定地认为质量不好,因为太便宜了;而等到后来涨到20元一个的时候,他们立刻跑去购买,觉得这么贵,一定是好货。在布里亚特蒙古族人那里,丝毫没有存钱的观念,能否用到最好的东西,才是活着的最高快乐。因此去了三家超市,但凡有穿肥大裙子的布里亚特女人进来,店主们都不会太过热情招呼,因为知道她们每次购物,必定消费不菲,是跑不掉的好客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