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世故皆学问(4)

强龙不压地头蛇,给别人面子就是给自己面子。西汉初,洛阳城两人有仇,城中贤士侠客多次调解无效。其中一方去请大侠郭解。郭解特意夜访另一仇家,仇家同意讲和。郭解对两家说:“你们虽然肯卖我个面子,但我不能夺洛阳豪杰的名誉!你们还得再请他们说一下,而且千万不要说我来过!”连夜回乡。

江湖骗局多,遇到事情时,一定要多用自己的脑子想想,最忌一时冲动。西汉昭帝十几岁登基,国家大权实际掌握在外戚霍光手里。有人检举霍光勾结校尉(中级军官),意图谋反,昭帝看着奏折,嗤笑说:“凭霍光的权势,真要谋反的话,用得着去勾结一个小小校尉么!”于是置之不理。

有些事,一定要明白说出来。隋末笔杆子邓世隆,原来在王世充手下,经常写文章骂李渊一家。唐朝建立后,邓世隆隐姓埋名,躲了快十年。李世民上台后,想起邓世隆有学问,便把他找出来做官,参与编修历史。但邓世隆虽然出来做官了,心里还老想着当年跟李家作对的那点事,精神压力很大,工作时也恍恍惚惚。李世民听说后,派房玄龄去告诉邓世隆:“当年那点事,各为其主,我早忘了,你最好也别老惦记着!”邓世隆这才放下心来。

东晋时,王敦发动政变,朝中有人建议杀掉在京城的王氏子弟,以示报复。王敦的族兄王导在朝中担任高官,听说后率领全族子弟跪在皇宫前求情。大臣周顗(字伯仁)正要去宫里,王导便请周顗向皇帝求情。周顗甩甩手不搭理,等见到皇帝,却积极为王家求情,回家后还写了一份求情报告,紧急送上去。但当着王导的面,周顗都是很不耐烦的样子。之后王敦打到首都,大开杀戒,把周顗也杀了。后来王导看到周顗帮忙求情的奏折,才恍然大悟,但悔之晚矣,留下“吾虽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千古哀叹。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北宋初年,有人检举魏州节度使符彦卿,宋太祖派大臣王祐去调查,并许诺等回来就升他做宰相。王祐调查之后,认为符彦卿是无辜的,不料宋太祖不满意这个结论。王祐劝告:“五代的皇帝们就是因为猜忌心太重,诛杀大臣,所以都成了短命王朝,陛下要引以为戒。”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王祐不但宰相没得做,还被贬到外地。不过王祐心态好,说了句:“我不做宰相,我的儿子必做。”而其子王旦,于宋真宗时做宰相,为宋初名相。

人贵有自知之明。唐朝宰相裴度,觉得自己其貌不扬,能力平平,却做了将军和宰相,真是祖坟冒青烟了。下属说:“怎么会呢,就算在当今宰相中,您也是最棒的!”裴度笑笑:“那是其他几位宰相太谦虚了!”

选择团队很重要,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便能成什么样的事。宋太宗曾经派一和尚去给自己的儿子们看相。和尚看了一圈,说:“诸人都比不上寿王。”寿王即赵恒,太宗的第三子,未来的真宗皇帝,这会儿还没起床呢。太宗问:“你都没见过寿王,怎么就这么说呢?”和尚答:“我看见他门前站着的那三个人了,都是宰相之材,由此可知寿王其人。”

无论在什么岗位,工作勤奋努力都是不会有错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勤于政务,不论是吃饭还是睡觉,但凡想起一件事,便马上记录下来,以免忘了。有时就把纸条别在衣服上,以至于衣服上常常别着许多纸条,朱自己戏称这是“鹑衣”,即破破烂烂的衣服。也正因他如此勤勉,才为明朝带来了“洪武之治”。

背后不说人恶。宋濂是明初开国功臣,明太祖朱元璋称其为开国文臣之首。朱元璋好杀、好特务政治,曾派人监视宋濂,第二天问他,昨晚在家吃了什么、喝酒了没,宋老实作答,朱才满意。又向宋濂打听朝中大臣的好坏,宋不敢不答,就只说哪些人有什么好,绝口不提谁的不好。朱元璋让他说说谁不好,宋回答:“我和这些人有来往,了解他们为人之好处,即使有不好,我也不知道。”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