赍志奇女 7

但是,双方瞩目的八里桥一战,清军失利。八月七日(9月21日),英法侵略军攻下八里桥,进逼皇木厂,京师岌岌可危。当天晚上,咸丰帝听到了僧格林沁、胜保失败的消息,惊慌失措,匆匆忙忙,预备车驾。八月八日午前巳刻(9时-11时),偷偷从圆明园北走。銮舆不备,扈从无多。他带着惠亲王绵愉,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焦佑瀛、杜翰等人,并其他随行者数百人,且带禁军2000人保卫,仓皇上路。这一天,咸丰帝只吃了两枚鸡蛋,第二天,也只吃了几碗小米粥。队伍行动迟缓,两天才走了80里,到达密云县石槽。走了两天,粒米未进,禁军饥饿难忍,粮食又无处筹措,部队散乱无状。面对此种情况,王公大臣们束手无策,只能相对哭泣。户部的堂官不得已返回北京,想方设法购买了几千斤肉脯果脯给大家分食,队伍才勉强得以前行。但队伍所过之处,地方官吏纷纷逃散,食物无人供应,皇帝拿黄金换制钱都换不到。据说,皇帝驻下后,御膳还没等做熟呢,士兵们就从锅里抢着吃。咸丰帝的仓皇出逃也真够狼狈的。

对于此次出逃,慈禧做何态度呢?吴可读记道:“当皇上之将行也,贵妃力阻。言皇上在京,可以震慑一切。圣驾若行,则宗庙无主,恐为夷人践毁。昔周室东迁,天子蒙尘,永为后世之羞。今若遽弃京城而去,辱莫甚焉。” 我们不知道懿贵妃当时是否真的劝阻了咸丰帝,是否真的说了以上那些话。但是,我们也没有充足的理由否认吴可读的记载。也许吴可读是得之比较确切的消息。从事隔一年之后的辛酉政变来看,懿贵妃是个很有主见的青年女子。她很有可能持上述见解。窦宗一说:“英法联军破北京,咸丰出亡热河,时年三十岁,病甚,慈禧益用事。” 懿贵妃“益用事”,主要是参与了国家政事。黄浚道:“当英法联军之役,西后方为贵妃,文宗出奔热河,西后乃力主帝当留京。” 黄浚是相信吴可读的记载的。

那么,懿贵妃的见解是否正确呢?笔者认为,她的见解是脱离客观实际的,是不可实行的空想。因为,一、领导不力。从咸丰帝到王公大臣到统帅将领大都缺乏破釜沉舟、抗战到底的决心;二、民心不齐。由于咸丰帝的软弱无能,影响到民心,北京城内官绅市民纷纷外逃,无坚守之志;三、士气不振。僧王屡战屡败,胜保“左颊右骽受炮子伤二处” ,二员战将的失利挫伤了士气。而且从各路调来的士兵是一群乌合之众,缺乏训练,素质极差,几乎一触即溃;四、武器不好。一个外国人评论八里桥之战时说:“法国和英国的炮兵压倒了他们的箭、矛、迟钝的刀和很不像样的炮。尽管他们呼喊前进,勇猛和反复的冲杀,还是一开始就遭到惨败!然而长官们和军中的勇士却前来列阵于八里桥上,这时大家就可以看到在整整一小时内,他们顶住了使他们惨遭伤亡的压倒火力。这些勇敢的,然而还不够灵活的战士,与其把战场易手,让给敌人,还是宁愿一步不退,勇敢坚持,全体就地阵亡。” 中国的军官和士兵是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败就败在武器上。落后的大刀长矛不是先进的大炮步枪的敌手。五、北京不守。北京是个不设防的城市。要想以北京为最后的堡垒,坚持固守,这是办不到的。

综上五点,如果咸丰帝不及时北撤,而是留在北京不走,那就很可能成为英法侵略军的俘虏。我们知道,咸丰帝不会有抗战到底的决心,也不具备领导全民族进行一次反侵略战争的统帅的个人素质。所以,懿贵妃在彼时彼地劝说并力主咸丰帝留京,那是不了解敌我双方实力而提出的错误建议。咸丰帝倒是知道自己的分量。他不顾一切,“木兰秋狝”去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