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时下流行话语权,话语权就是谁钱冲谁话就多,没看见美国人满世界说三道四吗,那就是人家有钱呢。

饭店外面的霓虹灯一闪一闪地映照到室内的墙上,那墙面上有一整幅的抽象画,红红绿绿斑斑驳驳,看上去似乎没个主题,那碎碎的不规则的颜色,更没个主色调,就看你注重哪一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同学会的功能在逐渐地扩大。昔日的同学在一起,交流一下彼此的情况,叙谈一下昨日的友谊,这本来是人之常情。但同学会衍生出的内容可太丰富了,有回头找初恋感觉的,有建立关系网的,有做生意杀熟的,也有回避现实叙旧的。

典宏伟参加过不少同学会,初中的、高中的、大学的、党校的,他感觉同学会还有一种对比功能。因为一个人不能同时走两条路,就找当初处于同一起跑线的同学做比较,同学就成了参照物。比如他吧,这会儿就突然想到,当初要不是回机关写特产志,他会在省蓝旗参场干什么呢?或者已离开那里了吧?人生如网上游览,一层套着一层,闪烁的提示链接着下一个选项,到哪里都是一片天地。怎好预测。

二十年前,省农学院园艺特产系招了第一个特产班,正式设立特产专业,重点开设人参、鹿茸、貂皮等特产业的生产和加工课程。那时因招生匆忙,招生简章中还没来得及印上这个专业,就临时从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中抽了30人,编成特产专业班。到毕业分配时,这个班的毕业生特别抢手。那时大学不好考,只有百分之三四的录取率,但分配也不愁,尤其是这第一批特产专业毕业生,全班30名学生,除了肄业的郑介东外,都被两个单位包下了。一个是刚从省农业厅分设出来的省特产厅,正需要专业人才,就把这届特产班的7名班干部全部收入帐下。另一个单位就是省农学院,余下的22名同学都留校了,这些同学要和教他们的老师一起筹建特产系,特产系要从园艺系中分离出来,正缺人手。

典宏伟等几个风华正茂的学生干部就这样到了省特产厅报到。三天后,他们一同被分配到省特产厅直属单位,远在100公里外的省蓝旗参场。

蓝旗参场可是全省数一数二的红旗单位,是一个集人参科研、生产和加工为一体的大型国营事业场。他们七位又一趟车去了位于蓝旗县的省蓝旗参场。谁知,刚到蓝旗,省特产厅的一个电话又追了过来,要抽调一名文笔好的毕业生到厅新成立的临时机构史志办写《省特产志》。那一年,盛世修志,每个行业都抽调人员写行业志,来送行的人事处肖干事就点了典宏伟的名字,叫他跟车回去写史志了。

典宏伟当天又回到省城,写了一年多的特产志,和各处室联系也就多起来,就没再回蓝旗参场,调到业务处去了。二十年来,他从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一直干到处长。而去蓝旗参场的六位,有四位仍在场里,两位中途去了郑介东创建的腾升参业。

当初,郑介东作为肄业生,特产厅自然是去不了,母校特产系也留不下。还是学院和系里做了沟通工作,把他分配到他家乡蓝旗县的供销联社土特产公司。郑介东这个参农的儿子,读了特产专业后,又回来收购水参了,在县供销联社土特产公司,他继续默默无闻,没人把他当成大学生、专业人才,本来他也没正常毕业嘛。要不是实行供销社柜组承包经营,他也不会走到今天。

在供销联社土特产公司干了一年多,全省供销系统开展柜组承包经营改革,郑介东所在的土特产公司,虽没有柜组,但仍被分成了六个承包组,他被编入了六组。公司借给每个组12万元的垫底钱,除负责本组成员开支外,还要向公司上交1.2万元的管理费,说是用于支付公司管理人员和退休人员的开支。六组组长听说也是一个能人,他把他的五个组员召集在一起开会说,我们这个组也没什么业务,要不咱们这么的吧,咱们分开各干各的,垫底钱分开,任务也分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