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日落的地方 1

真正日落的地方

公元8世纪初,阿拉伯远征军司令策马至直布罗陀海峡南岸的丹吉尔,只见夕阳沉落在茫茫大洋中,往前再也看不到土地,认为这就是世界的“极西”,因而不再前进。在阿拉伯语里马格里布(Maghrib,意为西方,即“日落的方向”)泛指北非四国,然而只有面对大西洋的摩洛哥才是“真正日落的地方”。

我第一次看到“真正日落的地方”是1998年8月。那天天气很朦胧,我站在西班牙最南端的小镇塔利法(Tarifa)的城堡上,尽管用望远镜,也只能看到轮廓而看不清楚面貌。就像巴西作家科埃略(Paulo Coelho)的著名小说《炼金术士》(The Alchemist)里那个牧羊童,我立志有一天要从塔利法渡海到丹吉尔。

2010年11月,我终于登上了从塔利法到丹吉尔的渡轮。下船时,码头大堂里熙熙攘攘,但见不到预先约好的导游。接通了电话,原来他还在路上,要迟到四十分钟。我和妻子在附近的一个露天咖啡座,边等他边观察过往的各色人等。我注意到许多摩洛哥男人都穿着带有尖帽的长斗篷(Jellaba),也有不少人穿尖头的拖鞋。我去过很多阿拉伯国家,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装束,想来这是柏柏尔人的传统服装。

这里让我想到在丹吉尔出生的14世纪的柏柏尔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他走得比《炼金术士》里那个牧羊童可远多了,不止去了牧羊童一心向往的金字塔,还在印度和中国住过相当长的时间。离家二十八年后,他回老家时受到苏丹的欢迎,并奉苏丹之命把他的见闻写成了享誉全球的游记。

余生也晚,没遇到过游记中提及的慷慨苏丹们,也没遭遇到大风中翻船的险境。但这些年来我常单枪匹马在“大中东”各地游走,是否在潜意识里受到伊本·白图泰的影响?

色彩斑斓的国家

摩洛哥的地理很有特色。它的最北部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海峡南岸的东端是近几个世纪一直被西班牙统领的休达(Ceuta);休达正对着西班牙南端的近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属于英国的直布罗陀。海峡的西端就是丹吉尔,是去欧洲最直接的海港。

摩洛哥境内,在地中海之南不远的内陆有一道与海岸几乎平行的利甫(Rif)山脉,再稍南有从东北向西南倾斜的中阿特拉斯(Middle Atlas)山脉和高阿特拉斯(High Atlas)山脉,再往南是反阿特拉斯(Anti Atlas)山脉。摩洛哥的气候、植被、民族、语言和生活方式被这三道山脉大致分成四个区域:最北是地中海型,最南是撒哈拉沙漠型;历史上摩洛哥的心脏地带是中阿特拉斯地区和高阿特拉斯地区。当然,大西洋沿岸是另一个形态。近代建成的两大城市——首都拉巴特(Rabat)和经济中心卡萨布兰卡就不符合传统分类。

在大西洋之东、地中海之南和中阿特拉斯山脉之北各约一百公里的肥沃平原上,有两个相比邻的文化胜地。

一个是建于公元2世纪的罗马古城沃吕比利斯(Volubilis)的遗址,其中的神庙、运动场、精致的庭院和马赛克地板,在在说明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发达。

每当在新疆见到汉代的烽燧,都会惊叹汉帝国的西陲居然到达如此的远方。在摩洛哥看到罗马帝国西陲的气势恢弘和优美精致的古城遗址时,我再一次体认到,公元2世纪时的东西两大帝国确是各有千秋。

附近的另一个文化胜地是建于山丘上的小城,叫做穆莱·伊德里斯(Moulay Idris),得名于它的开创者——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阿里的玄孙伊德里斯(Idris)。8世纪中叶,阿拔斯王朝兴起后,他由麦加逃难至此,受到柏柏尔人的接待和拥护,在这片西方乐土上建立了第一个阿拉伯人的什叶派王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