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选拔:九品官人法是个好办法 2

陈群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名士家庭后裔。爷爷陈寔是老一代天下闻名的大名士,名气大到什么地步呢?举一个数据就知道了:他去世时,葬礼来了三万多人,占到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千分之一左右。他爸爸陈纪也是名士,前面说过,“难兄难弟”中的“难兄”就是这位仁兄。

陈群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成长起来,他对于汉朝末年的一项风尚可谓十分熟悉。这项风尚前面提到过,叫做“品藻”。当时汝南的许劭、许靖兄弟,每月初都举办一个叫做“月旦评”的交友沙龙,点评各色人物。被评价比较高的人物,等于鲤鱼跳龙门,立马身价百倍。所以当年,年轻的曹操就软硬兼施逼许劭给了自己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

这种风尚在各地都很盛行,甚至某些著名的评价被改编成儿歌让儿童们传唱,比如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由人及物,连赞扬马的歌谣都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这样造成了什么恶果呢?由于一经名人点评,立马点铁成金、身价百倍,于是沽名钓誉之徒就干脆安坐在家里等朝廷请他们出来当官。东汉末年的社会舆论格外强悍,一堆中产阶级闲着没事成天抨击政府。大伙儿一看,这么优秀的人才都在家待业,政府也太腐败啦!于是一起骂街。政府被骂得受不了,迫于舆论压力顶着口水来请这厮出来当官。

注意,这时候被请的人还不能轻易出来当官。因为当官是一件很掉价的事情,当隐士才是高贵的行当。所以这厮得做足功夫,端架子装腔作势严词拒绝出山。官府一看请不来,那说明的确是重量级的人才了,征召的规格一次比一次高。这厮一看,出价够高了,差不多了,那就出山吧。于是只好“勉为其难”地出山当官。甚至有的还要装腔作势的,官府只好拿了担架来他家,强行把他抬上担架送上公车直接去官府上任,那架势那场面跟医院捉精神病人差不多。

汉末就是这样一个精神错乱的时代。官府威信扫地,民间沽名钓誉。

所以曹操出来,一扫颓风。你不出山?整死你!比如当年二请司马懿,你要是肯出山,坐办公室;你要是不肯出山,坐大牢。要想在我曹操面前摆谱?可以,请用生命做代价。

这样,政府的威信就建立起来了,代价是知识分子(在汉末就是世家大族)尊严扫地。

另一方面,曹操用人不拘一格,而且还公开喊出口号:唯才是举!我就喜欢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徒!不管你是和嫂子私通,还是为了官爵连老娘都可以不要,连老婆都可以杀掉,只要你有一技之长,我曹操的幕府就对你开放!

如此一来,曹操的府中奇能异才之士车载斗量,但是一向重视纲常伦教德行的世家大族更觉得自己猪狗不如。

陈群一直在思考,如何既不降低政府的威信,又能提高世家大族的地位,保障世家大族的利益,从而创建一项杰出的用人制度。

有一天,冥思苦想的陈群突然灵光一闪:如果政府就代表世家大族的利益,那岂非就能两全其美?陈群想定之后,花了很大的功夫制定出一套精美的制度,于是找到曹丕。

正在思考如何淘汰汉臣中的垃圾和不合作者,从而建立新朝的曹丕看到陈群的到来,喜出望外:陈群啊,我也等你很久了。

读书导航